青海省湟源县:创新特色种养循环模式 打造高原畜牧业高产高效发展新样板
时间:2024-03-15 09:44:02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湟源县位于青海湖东岸、日月山东麓,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具有较好的农牧耦合优势和丰富的农牧业发展资源。近年来,湟源县立足全县高原冷凉气候和无污染绿色优势,依托饲草、青稞、牦牛、藏羊等优势主导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小步探索、分类推进的原则,以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高原畜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新典型,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经过多年的发展,湟源县饲草产业已成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全县饲草种植面积9.3万亩,存栏牦牛藏羊保持在50万头(只)以上,以青贮饲草作为日粮主要组成部分,每头肉牛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600余元。

  打造绿色原料基地,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

  建设饲草基地。在符合条件的乡镇加大标准化绿色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累计完成青稞、马铃薯、饲草、蔬菜及小油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07万亩,建立集中连片饲草料生产基地48个,优质饲草生产基地5.8万亩,年产鲜草20万吨,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服务体系,为稳定循环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种养结合。通过人畜分离项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引导种植养殖大户从单一养殖向饲草种植、种养结合、加工销售等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通过种草养畜循环发展,实现村集体和养殖户创收双赢。应用绿色技术。引进饲草新品种15个,创新使用禾豆混播、分带间作、轮作、起垄覆膜穴播、有机肥替代化肥、追施叶面肥等技术,解决了传统饲草种植品种单一、产量偏低、品质欠佳、土壤盐渍化等根本问题,有效促进了饲草种植品种多样化,大幅提升了鲜草产量。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全县饲草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饲草料种植收入显著提升。以种植燕麦、黑麦饲草作物为例,亩产鲜草2.5吨,纯利润300余元,较传统种植增收200余元。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种养结合发展

  加快规模化发展。按照“整体推进、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发展思路,推动畜禽产业持续壮大,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有年出栏100头(只)以上的家庭农牧场、规模养殖户1000余家,建成年出栏500头(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36家,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实施粪污资源利用。新建“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小区7个,不断完善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配套设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90%。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构建循环格局。培育饲草秸秆收储运、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种养双方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利用农牧交错区特色农牧业资源,推行“西繁东育”、草畜联动、飞地加工等模式,实现农区牧区结合、产业经济循环、区域协同发展,构建“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农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牧业一体化循环发展新格局。

  深耕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罗列产业链项目清单,绘制产业链图谱目标企业,建设高原地标农产品交易港、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园、日月牦牛国家级产业强镇等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年产1000吨高原农畜产品、年产1万吨青稞及系列产品加工、“茶马互市”产业链、藏羊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湟源畜产品加工产业稳步向规模化、聚集化方向发展。推进全链条发展。围绕“讲好一头牦牛的故事”,推动牦牛生态养殖、精细分割、肉制品深加工、皮毛血骨脏深加工产业发展,建成青海众和、日月山牧场2条万吨牛羊屠宰线。稳步扩大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提升新兴企业生产加工能力,推动牛肉干、青稞米等特色农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

  强化品牌打造营销,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打造“河湟田源·日月臻品”区域公共品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33个、“湟源牦牛肉”等地标农产品3个。按青贮标准体系调制加工成青贮饲草喂养的牦牛,与传统以精饲料为主饲养的牦牛相比,其特有的脂肪色泽比传统舍饲养殖的更加纯正,肌间脂肪增加,肉质嫩鲜,具有“草膘肉”的独特风味,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积极推广营销。建成全省首个“茶马互市”线上活畜交易平台,实现年交易量20万头(只),交易额达到3亿元以上。建立“公司+基地+村集体订单销售+养殖合作社订单+养殖户订单”生产运营模式,通过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优质畜产品推向市场,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5万人以上,年输出绿色有机畜产品20万吨以上,为优质畜产品进城树立良好的典范。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