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古枣园系统:展现自然神奇之力
时间:2025-01-09 15:41:15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张琪悦 字号:【

  从陕西佳县出发,向北沿着黄河行进23公里,从三面环山的峡谷豁口进去,当视野瞬间开阔时,就到了被誉为“天下红枣第一村”的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千年枣树群——佳县古枣园。

  万里黄河水,千年古枣园。佳县古枣园总面积36亩,现存活古枣树1100余株,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佳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枣树种植经验和技术,形成以人文、景观、种植及生态为核心要素的佳县古枣园系统。

  佳县古枣园系统是陕西第一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西北地区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见证枣韵千年

  枣和桃、杏、李、栗同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五果。枣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战国时期,渭北地区就种植枣树。后来,枣树成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常见的果树之一。

  2000多年前,枣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战国策》记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一言将枣与水稻并举。可见,枣在古代人生活中就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周时期,人们开始酿制红枣酒,将之作为贡品。明清时期,枣的珍贵品种成为贡品。古代王侯的进食之品、诸侯间相互问候的用品,以及儒家“三礼”(即丧、葬、祭)中都有红枣。这些,更加充分说明枣的重要地位。

  枣还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药物之一,是古代中医配方中很常见的药引子。《本草纲目》记载:“大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北京同仁堂有“葭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说法。这里的“葭州”即今佳县。佳县民间也有谚语:“一日吃十枣,医生不用找;一日吃三枣,百岁不显老。”据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医生曾用佳县红枣消灭过当地的一场瘟疫。

  千百年来,佳县古枣园与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与红枣相关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历史记忆等,已经渗透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节庆礼仪中。

  在泥河沟村,每逢腊月初八,当地人就会吃枣焖饭,以此报答枣神护佑之恩。大年初一,长辈会给孩子们戴枣串、吃红枣以表祝福,希望小孩子平安长大。正月十五,村民会祭拜千年枣树王,敬拜枣神,祈求保佑枣树免除病虫害、有个好收成。男女喜结良缘时,要在婚床上放红枣和桂圆等,意在早生贵子、日子红红火火。

  “佳县的枣文化底蕴太深厚了,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枣饼、枣果馅、枣馍馍、枣粥等枣类吃食,以及枣串儿、枣篮子等工艺品,都体现了佳县红枣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佳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高剑说。

  佳县政府特别重视对佳县古枣园的保护和宣传,在泥河沟河滩的巨石和黄河峡谷的悬崖石壁上雕刻了“枣韵千年”和“天下红枣第一村” 的朱红大字。现在,佳县古枣园正在成为佳县文化旅游的一大品牌。

  保护古枣树群落

  “我家祖辈就以种枣为生。这棵枣树一年能产枣百余斤。”站在古枣园的“枣树王”前,泥河沟村村民武玉明兴致勃勃地说。

  “枣树王”是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千年枣林中最古老的枣树,被《中国红枣志》誉为“活化石”。“枣树王”高8.3米,干周3.41米,冠幅13.4米,就算两个成人合抱也抱不住。“枣树王”周围,还有不少千年枣树、百年枣树,形成了一个奇丽多姿的古枣树群落。

  陕西省林业部门专家鉴定,泥河沟村的古枣树群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人工枣林。古枣树群落占地2.4公顷,共生有各龄枣树1100余株。其中,干周在3米以上的古枣树有3株,最大一株干周为3.41米,树龄超过1300年;干周在2米以上的有30株;干周在1.5米以上的有106株;干周在1米以上的有300株。

  随着时间流逝,佳县古枣园也遭受了岁月的侵袭。

  据调查,古枣树群落中树体保护较完好的枣树有43株,占调查株数的29%;树体裂、空、腐等的枣树共106株,占调查株数的71%。现存枣树由于营养衰退严重,枣头长势弱,枣股普遍衰老,7年生以上枣股占70%以上。古枣树群落的枣树产量下降、果实变小。

  近年来,佳县充分利用枣林土地资源,通过枣粮间作、林果搭配、林下养鸡等方式发展林下种植立体复合型生产经营,通过推广“枣、核桃、山杏模式”或“枣药间作模式”等优化产业发展结构,通过倡导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改善枣园生态,追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古枣树保护方面,佳县已经对百年以上古枣园和古枣树开展普查,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对千年以上古枣树进行挂牌、围栏保护。

  高剑介绍:“近几年,我们针对古枣园实施了林地保护、树体保护、改进耕作技术、注册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利用好这些‘活化石’,更好地保护、挖掘、整理佳县古枣园系统这一农业文化遗产。”

  打造红枣产业链

  佳县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佳县古枣群落能够在这里茁壮生长、演变壮大,可以说明佳县古枣园系统生态功能的强大。

  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显示:在黄土高原干旱的自然环境下,佳县古枣园系统形成了独有的生态系统,可以调节土壤蓄积雨水的能力。

  枣树树干高大,枝叶覆盖度大,水平根系发达,向四周的伸展力强,成片栽植易成林,且长势明显强于其他果树,具有较好的抗旱功能。同时,枣树固持表层土壤能力强,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土功效。在黄土高原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枣树的这些生理特性,使得佳县古枣园系统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佳县古枣园系统的植株间隙为其他植被提供了生存空间,为喜阴植物的生存创造了环境,为坡度生态区种植缓和了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天然蓄水库’‘防风屏障’,改善了土质,提高了土壤肥力。”高剑说。

  随着产业发展,佳县古枣园系统的生态功能更加凸显。近年来,佳县不断拓展生态产业链条,将佳县红枣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推广,分层次开发不同种类红枣产品,推出千年古枣树的高端礼品、古枣园的礼品套装、生态标志产品、红枣深加工产品等,鼓励和扶持杂粮类休闲食品等深加工企业发展,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打造成熟的产业链。

  “今年,全县红枣林保有面积82万亩,其中有机红枣认证面积30万亩,红枣产值超13亿元。红枣的深加工产品如枣酒、枣饮料等,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古枣园系统申遗成功后,国外市场成为我们产业发展新的努力方向。”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马新平说。如今,枣树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红枣收入已成为佳县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通过古枣园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古枣树及枣文化保护、古枣园景观保护,佳县古枣园系统必将成为红枣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黄土高原红枣文化的展示窗口。届时,农业文化遗产深层次的价值体现将会更加突出,将会对红枣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高剑欣喜地说。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