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自2018年试点开办“保险+期货”项目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玉米价格保险项目填补了山东保险市场在大商所“保险+期货”的空白,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棉花价格保险项目填补了山东保险市场在郑商所“保险+期货”的空白。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繁种大豆区域收入保险县域覆盖项目是山东省保险领域首次入选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也是首次将农业卫星和遥感技术为一体的大数据生产力引入农业。
创新做法 科学推动早落地
自2019年以来,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积极参与大商所县域覆盖试点项目,获得大商所立项的县域覆盖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继续积极落实总公司关于全面推动“保险+期货”创新项目的要求,本着早启动、早部署、推动创新、实现突破的精神,连续多年举办“保险+期货”项目孵化会议,邀请了合作良好的期货公司业务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业务经办人员,通过解析“保险+期货”项目,逐一介绍孵化项目,形成实施路径,逐步推动项目走向落地。
高度重视政府作用。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通过日常汇报、工作简报等形式,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让政府充分了解信任,在取得政府的认可和政策支持下,在多个项目中进一步实现了省、市、县各级配套资金支持。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各级领导和创新业务经办人员积极深入孵化项目涉及的中心支公司和支公司,协助一线向地方政府和各主管部门汇报、沟通,提前促成合作意向,提前获得当地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支持,为项目的启动和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频对接期货公司。在举办“保险+期货”项目孵化会议后,进一步采取一对一对接会等形式多轮次进行沟通交流,确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方案,保障项目效果。
关注强化科技赋能。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执行团队,在山东省内率先将天空地模式(遥感测产+无人机+地面测产)引入“保险+期货”项目,确保项目精准承保、精准理赔。
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在传统“保险+期货”模式下不断创新,引入粮食商行、银行信贷支持等新概念,确保试点项目做出亮点。
加强保障 服务农户显成效
在积极推动项目落地的同时,全力做好相关保障措施。持续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影响面。树立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在山东保险市场“保险+期货”第一品牌的形象,在政府层面上展现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保险+期货”业务上的引领地位。组建“保险+期货”专业团队。开展定点专业培训,形成分公司主导、专业期货公司配合、各项目落地中心支公司和支公司直接参与的模式,管理下沉到底,确保沟通顺畅。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对“保险+期货”产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根据新产品或新服务模式(对承保理赔各环节做出优化、创新服务)的规模、效益及可推广、复制的价值等方面,由分公司在不同阶段组织评选,对评选出的优秀产品、优秀服务模式涉及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奖励。
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于2014年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23年,在山东省15个地市、114个县区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落地险种73个,其中种植险53个、养殖险14个、林业险6个,全年保费收入9.21亿元,累计为165.17万户次农户提供了218.37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6.3亿元,受益农户63.9万余户次。
自2018年至今,已在全省15个地市开展了300个“保险+期货”项目,品种包括玉米、棉花、大豆、红枣、苹果、生猪、花生、猪饲料、鸡蛋等。
2019年,参与大商所“保险+期货”项目3个,保费收入763万元,赔款支出1283万元。其中,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繁种大豆区域收入保险县域覆盖项目获得全国第二名,保费收入592万元,赔款支出1011万元。
2020年,参与大商所“保险+期货”项目7个,保费收入3662.96万元,赔款支出1108.96万元。其中,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县域覆盖项目获得全国第三名,保费收入2678.4万元,赔款支出855.6万元;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繁种大豆区域收入保险项目也名列前茅,取得了良好的项目成效,保费收入692.18万元,赔款支出181.57万元。
2021年,共开展“保险+期货”项目19个,涉及苹果、生猪、花生、玉米、猪饲料、大豆、鸡蛋、红枣等品类,总保费7208.81万元。其中,在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县域覆盖项目评审出山东省县域覆盖项目5个,其中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获得3个,武城项目、桓台项目和兰陵项目分别以全省前三名成功立项,三个项目保费金额6031.2万元,共获得大商所资金支持1607.25万元。
多方支持 成果经验获认可
玉米收入“保险+期货”项目在山东省武城县、桓台县、兰陵县等产粮大县进展顺利。特别是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期货”项目,得到山东省领导重要批示。
2020年,在山东省财政厅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城县“银行信贷+收入保险+卫星遥感+基差收购+粮食商行”全产业链风险管理项目顺利开展,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前、中、后端完整的产业链服务,保障了农户的平稳经营以及种植、销售收入。项目在经济日报、山东电视台、德州新闻以及保险、银行、期货等业内相关媒体开展大范围宣传,并向山东省各单位多次汇报项目成果及相关经验,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创新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现场调研会议在武城召开,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期货”项目创新的经验做法获得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批示,也得到了山东省财政厅领导充分肯定,为2021年项目继续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7月,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期货”项目在“银行信贷+收入保险+卫星遥感+基差收购+粮食商行”模式的基础上,农户积极投保玉米收入保险,提高了种植效率以及农户的综合收入,也提高了基层凝聚力。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在推动玉米收入“保险+期货”模式落地的同时,为政府、农户有效化解市场风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路径选择,为推进山东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