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农业保险强化全链条风险管控,全力打好粮食抗灾夺丰收“主动仗”。截至2024年9月,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为59.80万户参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70.46亿元,同比增12%;已累计为12.67万户农户挽回农业生产损失11.73亿元。
突出事前预防,把好风险应对第一关
周密部署。制定《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重大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指引(试行)》,固化农业风险预防和应急响应措施,将事前预防关口前移。常态化开展各级灾前协调动员部署会,汛期灾害来临前召集财政、林业、金融监管等省级部门和重点市县农险协调部门以及省共保体,专题研究应对方案。精准预警。针对梅雨汛期和台风季与全省大部分水稻生长时间重合的特点,及时组织保险公司做好主粮保险续保。指导保险公司制定农险政策宣传与防灾减损指南,通过微信等平台精准推送给农户,并及时发送灾害预警信息提醒。今年“格美”“贝碧嘉”和“普拉桑”台风期间共计推送农户预警信息192万条。常态调度。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水稻等重要农产品承保进度日常调度晾晒,确保主粮应保尽保。协调植保、农技等职能部门与省共保体协作,帮助高风险农户提前识别风险,避免损失扩大。根据产业风险特点,已累计向相关农业经营主体出具农业防灾减损建议书4745份。
抓好事中救助,打好风险降低组合拳
抓协同作战。发生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时,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启动预案,浙江省共保体第一时间启用农险大灾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派员入驻现场参与调度指挥和理赔会商,各方协作应对灾害。抓要素保障。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先后11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传达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研究农业防汛防台和恢复生产工作。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快速理赔机制,提前预拨5.14亿元省级农险补贴资金,提高赔付效率,简化流程,快勘快赔;保险公司加强投入,健全培训体系,省、市分公司对县、乡、村五级农险网络每年开展覆盖全域的理赔专业培训与演练,提升大灾理赔实战能力。抓抗灾减损。浙江省共保体协同农技部门派出农险大灾服务工作组,“清单化”走访、“拉网式”排摸重点防御农户,协助农户抢收抢摘成熟的作物,开展大棚加固和收卷揭膜,调集农机设备,协调粮食收割、烘干与储运资源,努力将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全省承保机构本年度共派出大灾理赔服务工作组456组次,出动农险服务人员2376人次,车辆792台次,实现有效减损金额达700余万元。
强化事后理赔,扎紧风险兜底保障网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共保体共同搭建全省农业保险数字化平台“浙农险服务直通车”,通过制度变革重塑与技术迭代升级,将承保理赔各业务流程化繁为简,快速理赔。限时响应。通过对共保体各主承单位响应理赔时效开展督导与调度,农险理赔受理响应速度最快缩短到5分钟。绿色通道。按照大灾预案要求,灾后第一时间开通农险理赔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服务力量,受理农险报案索赔并实行预赔付制度。在“格美”台风期间,苍南县种粮大户黄乃椅通过“直通车”申请理赔后,保险公司仅用1小时就将10752元赔付到账。高效赔付。受灾农户在灾害期间可足不出户,通过“浙里办”App即可一键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受理后,通过无人机航拍定损与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配合,对损失情况进行快速识别,实现“重案精准赔付、大案预赔、小案快赔”,损失明确当天即可结案,保障灾后及时恢复再生产。“贝碧嘉”台风期间,因大棚设施受损的普陀区葡萄种植户方加省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收到了10300元农险赔款。
注重复盘总结,形成风险管控闭环链
每次灾害事故后及时开展复盘总结,收集整理基层反馈问题,分析原因堵点,研究解决方案,形成风险管控闭环链。今年以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及省共保体多次赴受灾地区开展农险理赔服务调研。组织省级相关单位、承保机构对收集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与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对待,建立整改清单,共同商议针对性的解决举措,逐一挂账销号。同时,定期组织各地总结交流优秀经验,举一反三,加快成熟经验复制推广。通过贯通各方涉农数据,与农技部门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合理简化理赔流程,已固化出一套高效率、高保障、操作性强的农险服务机制。
下一步,浙江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以政策性农业保险20周年为契机,迭代政策、完善机制,创新加快完善农业保险保防救赔的综合保障体系,形成群众得实惠、产业有保障、资金有效率、保险可持续的多赢格局。推进适应农业保险服务需要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实务操作规范,做到“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不惜赔、不拖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日常运行监测和共保体年度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浙农险”数字化水平,引导保险机构提升农险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险人才培育和宣传推广,提升农业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全省农险工作政策解读和宣传,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