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始终将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为农业生产撑起风险防护之盾,助力农业稳健发展,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完善政策 构建农业保险新格局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安徽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把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保障农业生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先后出台《安徽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安徽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成立省农业保险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全省农业保险工作。
建立了“基本险+完全成本险+商业险”三级保障模式和特色险供给机制,接续构建了以中央财政补贴险种为主,以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为辅,叠加地方政府巨灾保险、创新型商业保险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不断“扩面、增品、提标”,让农业保险成为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器”、广大农户的“定心丸”。
健全机制 整体推进农业保险纵深发展
建立涵盖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作物的保费补贴体系。印发《安徽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实施细则》,将中央财政补贴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3大类14个标的21个险种全部纳入省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并对险种保额及费率、各级财政补贴比例、皖北地区倾斜政策、奖补资金分配方式等内容进行细化优化,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以奖代补”引导支持各地根据政策导向、种养特点和农户需求,自主开发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经果林、大棚蔬菜、山珍等110余类地方特色农产品500余个保险产品,基本覆盖省内种、养、林、渔主要特色品种,形成“大宗农产品+地方优势特色品种”的完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体系,满足不同农业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
推进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印发《关于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文件,按照“客观公正、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以行政区划、大类险种等标包方式为最小颗粒度,遴选确定县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建立承保机构遴选评审专家库及承保机构退出机制等,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整个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安徽省具备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资质的保险机构10家,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站4442个、服务点4.4万个,专兼职农险人员、协保员4.7万人,实现农业保险网络“乡有点、村有人”,服务“零距离”。
规范资金绩效管理,放大财政资金效应。做好承保审核、理赔现场查勘核定工作,对承保理赔的真实性、准确性、透明性和及时性进行校验,每年开展保费补贴资金综合绩效评价和区域绩效自评。坚持“大灾大赔、小灾小赔、无灾不赔、以丰补欠”原则,2021—2023年,累计赔付126亿元,全省简单赔付率71%,特别是在遭受非洲猪瘟、特大洪涝、高温干旱等严重灾害年份,全安徽省简单赔付率均在100%以上,农户平均受益度近40倍。省财政累计补贴保费33亿元,提供风险保障5487亿元,省级财政资金引导和使用放大效应达166倍。
创新驱动 满足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
实行完全成本险差别费率。为提高农业保险的精准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安徽省开展农业生产风险区划研究,对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险分险种、区域和档次实施差别费率,打破全省“一费制”历史,使得保险产品更加精准地匹配农户的风险状况。其中:稻谷费率分三档,分别为5.5%、6%、6.2%;小麦费率分两档,分别为4%、4.5%;玉米费率分三档,分别为5.8%、6%、6.2%。农业经营主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保障,提高了他们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保险机构更准确地评估和管理风险,实现保险基金的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引领农业保险创新服务产品。为深入实施安徽省委省政府有关“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决策部署,强化财政金融服务联动,安徽省设立肉牛特色保险,安排肉牛保险专项补贴资金,分设8000元/头、12000元/头、15000元/头等多档保额,省和市县财政各补贴40%,为肉牛养殖主体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障;开展种植收益保险试点,在已有的完全成本保险基础上,探索叠加小麦、水稻种植收益保险,小麦每亩保障收益约200—350元、水稻每亩保障收益约300—500元,2023年简单赔付率约70%,解决种粮丰产不增收问题,引导农户多种粮、种好粮;聚焦高标农田建设与运管全过程,开展高标准农田保险,保障新建高标准农田的沟渠、管网、泵站、相关构筑物及设备等,保险周期10年,创建了“事前评估+事中预防+事后修复”三位一体的农田工程质量保障新模式,探索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金融助力新路径。
试行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针对安徽自然灾害频发重发、蓄滞洪区点多运用多的实际,2022年5月起,在沿淮等11处蓄滞洪区开展农业补充保险试点,将区内受灾符合政府补偿的农作物、经果林、特色养殖等纳入保险范围,与政府补偿形成合力,弥补农户灾损缺口,强化特殊年景兜底保障功能。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资源。2022年10月,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实施6项行动17条政策,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构建“政银保担基”紧密合作、“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机制。
安徽省将不断砥砺前行,以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激情持续描绘一幅多维保障、科技赋能、金融协同的农业保险蓝图,不断提升保险服务的精准度和管理效率,持续强化保险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增信功能,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障和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工具,为农民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