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大会致贺信时指出,“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促进农遗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我们赴浙江、江苏开展“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主题调研,深入了解地方在农耕文化技艺传承、生态智慧延续、农遗品牌塑造、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困难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重视农耕文化技艺传承
一是加强农耕文化传承。南浔以鱼桑文化为主轴,设计探鱼源、养鱼经、捕鱼乐、品鱼味等多种课程,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对市民百姓开展鱼桑文化宣传。德清打造珍珠文化园和博物院,系统讲述中国珍珠技艺发展历史,面向中小学生加强科普宣传。吴江建立了丝绸历史陈列馆、蚕桑文化园、丝博园、宋锦文化园,政产学研在蚕桑文化传承方面开展交流协作,提升民众对蚕桑种养与丝绸文化的保护意识。启东依托农家屋舍打造了传统农具馆、沙地民居馆,将沙地圩田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特色、民风习俗完整地保留和再现。
二是加强农耕技艺传承。南浔先民将挖塘、养鱼、种桑、养蚕、织布等环节生产规律概括为三个原则并传承至今:保持种桑、养鱼、养蚕、缫丝各环节的完整和联系;保持动植物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生态循环;保持六分塘、四分基的固定比例。得益于此,当地至今仍有桑地6万亩、鱼塘15万亩。吴江保留有一整套丝绸制作技艺,包括缫丝、丝织、丝线制作、丝绵制作、丝绸后整理(练绸、染色)、丝绸工艺品制作(刺绣、扎染、手绘)等。这些技术不断传承改进,如木制立式脚踏缫丝车直至20世纪60年代还在使用,对当代缫丝技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是强化交流扩大影响。南浔加强国内外交流,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扩大基鱼塘的影响力。德清制作英文宣传片、纪录片、出版物,阐释农遗保护与传承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吴江连续举办丝绸旅游文化节,设计文化展示、非遗展演、美学展览等农文体旅活动宣传丝绸文化。
(二)积极延续生态智慧
一是用好传统种质资源宝库。南浔利用传统蚕种资源,辐射带动当地蚕农开展良种繁育、小蚕共育、彩色蚕茧生产,提升产业档次。德清投入资金建设淡水贝类种质资源库,包括资源保存池、核心群体保存池、繁育车间、亲本配种车间、选育车间、育种实验室等,为传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吴江在完成农村土地整村流转的基础上,致力于保护遗产地核心区的田园风貌,恢复优质生态桑林近2000亩,建设现代农业蚕桑示范基地,秋蚕秋茧得以再现,既让桑农在良好生态中获得收益,又将丝绸产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实现农文旅产业新提升。
三是大力加强生态修复。启东滨海沙地圩田是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早期实践,为更好呈现传统圩田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开展了沙地圩田整改修复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建立了垦牧文化馆、种质资源馆,再现了圩田系统生产过程、村居风貌、民风习俗。
(三)大力塑造农遗品牌
一是依托平台,创造品牌。南浔开发“桑基塘鱼”“桑陌”等二十多个品牌,大力发展桑叶茶、桑葚汁、桑葚酒等各类生态绿色食品。吴江依托蚕桑历史文化优势,通过对“一根丝”的智能化改造,串起了当地丝绸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了一系列高端丝绸品牌。启东依托圩田文化技艺,打造“江风海韵·美丽启东”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长三角游客。
二是举办活动,打造品牌。南浔连续举办十四届鱼文化节,游客看表演、品民俗、尝鱼味,体验传统丰收场景,成为当地展示桑基鱼塘文化遗产的重要节庆活动。德清梳理民间珍珠类文化活动,推出了越剧《珍珠魂》、敬农珍珠文化节、珍珠球体育运动等文化活动,形成了特色珍珠活动品牌。吴江每年举办丝绸文化节、蚕花节、桑葚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已成为群众系统了解丝绸文化的特色品牌。
三是创新载体,营造品牌。德清制作《中国珍珠王》有声书,通过喜马拉雅等平台宣传;优化珍珠研学项目,通过国风汉服体验、线上虚拟现实展示,把珍珠博物馆打造成抖音热门亲子打卡地点。启东依托沙地圩田的传统纺织技艺、芦苇技艺、民居建筑知识技术等非物质资源,宣传推广农遗文化;通过央视《朝闻天下》在端午假期播出文旅活动,展示启东沙地圩田乡村风貌。
(四)不断强化政策保障
一是统筹谋划,绘制保护发展“大蓝图”。南浔举办桑基鱼塘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同为农遗保护与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吴江、启东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编制农遗发展规划,明确遗产特征与价值、保护发展总体策略、能力建设、保障措施。
二是财政支持,深化保护发展“助推器”。南浔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桑基鱼塘系统核心保护区的修复工作。吴江出台蚕桑生态补偿办法,对桑田给予一定生态补偿,基本覆盖农户种养成本。
三是人才培养,锻造保护传承“生力军”。苏州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浙江成立省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专家组,持续开展遗产地农民技术培训,培育壮大“农遗传承师”队伍。
(五)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南浔不断深化对桑基鱼塘的文化底蕴、传统技艺和习俗礼仪等资源的挖掘,构建“桑基鱼塘+荻港古村落+荻港渔庄”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学在桑基鱼塘、游在荻港古村、住在荻港渔庄”的精品游线,设计生态旅游、水乡生活体验、文化熏陶、科普教育等丰富内容,于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收入可观。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就业。德清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培训村民最新养殖技术,全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形成由河蚌养殖到珍珠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珍珠产业从业人员近3000人,带动延伸就业超2万人。
三是不断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吴江围绕丝绸产业大力发展新业态。有的研发新面料,服装产品入选了国礼;有的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深得青少年喜爱;有的打造“丝绸小镇”“旗袍小镇”,不仅大幅提升了吴江丝绸的地位,而且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
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遗知名度不高,地方认识尚浅
民众对GIAHS的了解不多,对农遗的活态性、濒危性和独特性等概念较为陌生。地方对农遗的认识相对较浅,不了解农遗申报的全套流程和操作规范,对本地农遗的历史、文化、生态等内涵挖掘研究不够,从而对申报GIAHS的信心不足。
(二)专家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市场主体作用发挥需要引导
GIAHS专家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与地方的合作交流不够密切,对地方农遗事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撑作用还需要加强。市场主体的作用要把握好尺度,有些地方围绕农遗开展招商引资,“资方”的建设方案与本地农耕文化、生产特点、风土人情结合不够紧密,对一些具有较长历史的村居民宅造成了一定破坏,其工作思路没有完全得到村民认可。
(三)农遗数量仍然过少,服务支撑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不够
目前我国共有22项GIAHS,虽然位居世界首位,但与我国5000年的农耕文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相比,GIAHS数量仍然过少。区域和产业分布也不均衡,有些农业大省、经济强省仅有1项,很多省份目前尚无,畜牧业、渔业方面的GIAHS也不多。
(四)农遗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标识
各地虽然均对农遗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工作质量有明显差别。有些地方修建了博物馆,较好展示了农遗文化,加强了农遗宣传,发挥了良好作用,而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的农遗博物馆,当地民众对农遗的了解就相对较少。GIAHS缺乏统一标识,难以形成综合影响力,成为制约农遗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短板。
对策与建议
(一)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进一步研究GIAHS的核心要义,明确农遗的内涵外延,建立健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全方位理论体系框架。加强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农遗发展的共性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深入挖掘农遗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科技等多功能价值,使农遗更好服务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二)着力加强体系建设
将GIAHS专家委员会打造为农遗高质量发展智库,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为农遗发展厚植理论基础。厘清政府与市场责任,政府担负起申报主体职责,丰富监测评估和警告退出措施,牢牢把握农遗发展的方向和原则。积极调动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创新农遗业态,推动产业升级,尊重农民意见,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遗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认定评审推荐力度
定期遴选充实GIAHS候选名单和预备名单,及时将条件成熟的农遗资源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鼓励地方建立省、市、县农遗评审机制,深入挖掘各地农遗资源。优先推动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遗产所在地申遗进程,积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提高农遗评审推荐速度的同时,严把申报文本、规划质量,明确农遗核心区、辐射区范围,确保农遗“不降级、不掺水”。
(四)切实加强保护利用
找准农遗工作的共性问题,包括农耕文化赓续、生物资源保护、生态智慧传承、管理能力提升、监测保护强化、三产融合发展、农遗品牌塑造、农遗旅游发展、传承人技能提升、国际交流引领等,指导遗产地统一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农遗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大力加强宣讲宣传
与中央媒体合作拍摄GIAHS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农遗知名度。加强GIAHS宣讲,邀请相关专家、优秀企业家和政府负责人,赴相关省份宣传农遗的定义要求、重要价值、发展措施等,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和基层农民等农遗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农遗发展的热烈氛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