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牢舌尖安全链 走实质量兴农路
时间:2024-08-08 15:51:02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乔斌 字号:【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产管并举”,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切实加密监测、强化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聚焦守牢底线

  全程监管持续深化

  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制度,健全完善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落实村级协管员制度,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服务全覆盖。稳定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市建成定量检测机构4家,均通过CMA认证,其中2家通过CMA和CATL“双认证”,检测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为促进监管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白银市农业农村局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告知承诺、投诉举报等制度,紧盯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集中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严防假冒伪劣农资流入生产环节。接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以14个治理品种为重点,制定治理措施,发布重点产品生产技术措施,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逐项梳理职责清单和专项整治任务,强化巡查检查和执法监管,压实主体责任。

  2023年,摸排重点治理品种主体686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累计检查152家经营主体,发现各类问题112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6份,所有问题均整改到位。建立了食安、农安和公安“三安”联动机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5起,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件3起,甘肃省农业农村厅采纳公布1起。

  推进智慧监管,依托甘肃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建成监管追溯平台90套,纳入平台生产经营主体2995家、建立电子档案的主体1503家,追溯产品达1.3万批次。2023年纳入承诺达标合格证名录管理生产主体858家,开具合格证2.7万余张,带证上市农产品达2.8万余吨。持续深化部门协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告知书》,促进产地与市场有效衔接,构建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强化防范风险

  监测预警逐步优化

  白银市按照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一盘棋”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2023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坚持上下联动、各有侧重,监测品种和参数互补,科学实施风险监测,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时节随机抽样,将“甘味”特色和特色小宗品种纳入监测范围,扩大风险监测品种和数量。

  2023年,该市抽检种植、畜水产品样品4.52万个,其中,定性检测4.2万个,定量检测样品3222个,不合格样品6个,监测合格率99.81%。市县定量检测2774个,完成农产品定量检测1.7批次/千人任务的108%。聚焦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违禁药物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监督抽查6次,抽检样品371个。对不合格产品全部开展溯源调查和依法查处,及时深挖问题成因,开展专项整治,防范系统性风险。

  突出提升品质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以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产品为重点,白银市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66项。推进实施“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种养殖基地。会宁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列入创建范围,规模5万亩;创建第一批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单位8个,新认证绿色食品19个,全市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4个;新认证会宁胡麻油等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打造“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达到51个。

  条农集团皇冠梨、会宁县高原夏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豆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景泰县和尚头挂面、景泰大枣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品牌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逐步提升。靖远县、平川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景泰县、白银区第三批省级安全县创建不断加快进度。同时,加强宣传培训,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绿色食品宣传月”等活动,促进全民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白银市将着眼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覆盖、监管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全市广大人民吃得安全、放心、健康。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