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冷链物流作为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之一,能做到打破地域界限,让美食和高品质好物离我们更近。在全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来自山东、山西、湖南等8个地方的参会代表围绕利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经验做法作典型发言。现将有关发言整理刊发,供读者参考。
2020年以来,山东省以农业农村部实施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为契机,创新思路,补链强链,着力构建“高效长效”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初步测算,“十四五”以来,山东省鲜活农产品腐损率下降18%、冷链流通量占比提升20%。全省冷库总量达到2300万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达到4.5万辆,基本形成了覆盖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乳品、速冻食品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打造“三级”节点,构建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立足补齐冷链短板,建设“田头仓储保鲜设施”。重点支持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和配备农产品预冷、清选分级、冷藏冷冻等设施设备,加快补齐田头冷藏保鲜设施短板。2020年以来,累计支持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000多个,新增库容800多万立方米。
立足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冷链集配中心”。依托具备分级分拣、物流配送等功能的存量冷链物流设施,重点引导打造产地冷链流通区域中转节点。截至目前,初步发展形成了具备冷链集配功能的设施75个。
立足提升服务能级,创建“冷链物流基地”。重点面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支持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着力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成功创建了济南、青岛、威海、烟台、潍坊等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探索“三种”模式,提升冷链物流运营效益
“一库多用”模式。鼓励和引导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主体利用多温区、多样化经营方式提升运营效益。滨州市沾化区景胜冬枣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类信息化服务,2000立方米的冷库实现了对外出租,直接增加效益20万元。
“集中联建”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建设和运营合作。潍坊市临朐县6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申请用地、联合建设、联合运营,集中建设了1200吨容纳能力的冷藏保鲜设施,合作社由鲜果直售改为代存销售,实现增收200万元,同时冷藏能力的大幅提升,让合作社对产品拥有了自主定价权,销售价格较往年提升25%左右。
“共享冷库”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探索建设冷库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共享冷库”。菏泽市曹县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冷库利用率由原来的65%提升到84%。临沂市蒙阴县通过智慧化冷库管理平台,高效促进了冷库供、需“双向奔赴”,成功帮助3000余家采购商、种植户等解决仓储问题。
强化“三项”支撑,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强化标准支撑。制定《冷链物流信息管理要求》等国家标准30项、《速冻食品物流规范》等行业标准13项,发布实施《水产品冷链物流数据元》等省级地方标准16项,开展冷链物流领域标准化试点建设,培育“山东蓝润”等50余个省级冷链物流领域标准化试点。
强化物流企业支撑。全省公路冷藏运输企业及个体户达14337家,形成了山东港口物流、日日顺、荣庆物流、中外运等一批实力强劲的冷链物流企业,全省国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26家,居全国前列,其中5星企业2家、4星企业14家。
强化资金支撑。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各项资金超过40亿元,支持建设了济南维尔康、龙大肉食、齐东海通等一批冷链物流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冷链物流设施基础。
推动“三链”协同,增强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拉长“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通过实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带动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销售、服务以及加工企业的聚集和联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泰安市新泰市山东食安公社通过冷库建设,推动现代农业、食品工业、订制配送“三产融合”,开辟了“从农场进市场”的新格局。
贯通“供应链”,促进产销对接。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了集仓储、集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显著提升了农业供应链服务水平。烟台市福山区在张格庄大樱桃市场内建成6000立方米果品气调贮藏库1处,实现农产品检测、预冷、加工冷藏、配货、收储等一体化服务,年预冷、贮藏700余万斤大樱桃,并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
赋能“价值链”,提升产业效益。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大幅降低了鲜活农产品产后损耗,延长“保鲜期”,拉长“销售期”,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德州市武城县通过冷库低温存放,年储存辣椒流转量20余万吨,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辣椒的成色品质,降低了农产品损耗,年增加经济效益3.8亿元。
下一步,山东省将持续优化完善“物流基地+集配中心+田头仓储设施”三级节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努力推动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减耗,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体系,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消费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