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酥软的绿皮蚕豆、肉质鲜美的狼山鸡、香软可口的苏垦南通大米……作为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重点培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这些耳熟能详、蕴含丰富地域文化的土特产正走出“深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深挖资源
启东绿皮蚕豆跻身“国家队”
春夏之际,南通市民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盘清香可口的葱油炒青蚕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且最负盛名的启东绿皮蚕豆生产基地,启东5万亩青收蚕豆目前正大面积集中上市。
在启东市南阳镇设施大棚内,经过春化的蚕豆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在忙碌采摘。一旁,启东市永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将绿皮蚕豆打包装车。“这些蚕豆除了供给本地市场外,还将运往上海、浙江、武汉等地,大家喜欢吃,很好卖。”合作社负责人胡建东告诉笔者,最高峰时,合作社一天能收购两万斤。
启东绿皮蚕豆是启东地方特色豆类作物,鲜豆种皮碧绿,味甘鲜嫩,粒大皮薄,质地酥软,深受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等地消费者青睐。前些年,受多种不利因素制约,启东绿皮蚕豆品质退化、种子混杂、产量下降、效益低下,种植面积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启东挖掘这一特产资源,通过种质提纯、统一品种、推广“春化”早熟技术等方式,不断提高蚕豆产量质量。2018年,启东将之申报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7家蚕豆种植加工主体申报“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又实施《江苏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启东绿皮蚕豆)保护工程》,2023年成功建成25万亩的全国绿色食品(蚕豆)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前不久,启东市绿皮蚕豆又上榜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我们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启东绿皮蚕豆产业,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顾洪生说。
合理布局
特色农产品焕发新活力
一方水土,一方地产。在如东县洋口镇的如东狼山鸡种鸡场,一排排黑羽红冠、白皮青脚的如东狼山鸡排列整齐,精气十足。养殖者充分利用沿海优质生态环境,辅以天然矿物质饲料,同时引入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如东狼山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2022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什么样的农产品才能称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夏沛霖介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登录公告和核发证书的农产品。
依托乡土、找准特色,是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壮大的基石。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环境优势,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焕发南通特色农产品生机与活力。海安专注于“一粒米、一滴油、一只蛋、一条鱼、一根丝”,发展五个优势产业;如皋构建了花木盆景和“三黑三白”(黑塌菜、黑鱼、黑猪及优质大米、白萝卜、白蒲黄芽菜)等特色产业体系;如东聚焦狼山鸡和文蛤泥螺等海鲜产品,培育“如意东方”区域品牌;启东重点发展四青作物、淡海水渔业、海苔深加工等产业;海门围绕海门山羊、京海黄鸡、蔬菜果品等土特产,形成特色蔬菜、海门山羊、四青作物、优质家禽、特粮特经五大特色产业格局;通州不断发展壮大蔬菜、葡萄和传统腐乳茶食等为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海门山羊以及启东四青作物、如皋黑塌菜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多元营销
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
市民吴晗熟练地打开寻味本地小程序,在上面挑选中意的优质土特产。“我打算买一些李堡百页、散养草鸡蛋和冷蒸,隔天就能送到生鲜驿站,下班后去自提,很方便!”
吴晗使用的小程序是南通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通市大力推动名特优农产品在本地电商平台、知名电商平台、市内外多市场多场景的销售渠道,加快形成全网覆盖、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线上线下营销格局,进一步打开了名特优农产品市场,打响自身品牌。
去年,南通名特优农产品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打开苏通土特产微信公众号,B2C、B2B商城、南通土特产3D展览馆一一呈现在眼前。“这个平台集区域特色农产品介绍、虚拟展示馆、一键式链接销售、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等功能于一体,在这里,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南通各地的名特优新土特产。”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李国新介绍。
酒香也怕巷子深。曾经,由于缺乏销路,好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普遍瓶颈。为了破解这一困境,该市以农村电子商务联盟为主导,带动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鼓励创建网上销售平台、鼓励开发公众号、App、微信小程序、O2O等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新业态,促进农产品的品牌消费和农产品消费品质提升,涌现出“菜菜网”“优菜网”“寻味海安”“寻味如皋”“鲜格格”“猫宁易购”等一批典型。2023年全年,南通市培育农业电子商务网上营销主体1126个,网店数量1363个,农产品网上营销总额61.82亿元,同比增长6.1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