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遗良品’培育计划”。 农遗良品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出产的优质农产品。
时至今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已经22年,我国开展这项工作也已经12年了。但是可能还有不少人不太熟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更不用说“农遗良品”了。
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传统智慧的结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我国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如此。此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有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可以说,每一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重要的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库。因而,也具备了出产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优良的品种、优良的技术,还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农遗出良品,绝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农遗良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贯穿古今,绵延不绝,和其博大、包容等特质息息相关,也与其有着丰富的典籍载体密不可分。保护传承好一种文化,必然要保护好发展好它的载体。也可以说,保护发展好农遗良品,是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农遗良品,还是保护和传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某种角度上,就在于它的濒危性。相比于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农业文化遗产中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往往产出低,效益也低,缺乏直接的、易见的市场吸引力。农业文化遗产要“活”起来,或者说,要“活”下去,就必须把农遗良品的优良品质和文化内涵,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
敖汉小米、福州茉莉花茶……这些享誉盛名的农遗良品,都来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这些优质农产品,不仅凝结着古老的农业生产智慧,传承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也闯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正是“农遗出良品,文脉承古今”的生动写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见证了我们古人的智慧。我们今人的智慧,应有信心,在农遗良品上来彰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