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是千年古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之美誉。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富集,是中国杞柳之乡、中国生态龙虾之乡、中国毛木耳之乡、中国生态食材之乡、山东十大淡水养殖强县之一。
近年来,鱼台县委、县政府以努力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鱼台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依托鱼台大米、鱼台毛木耳、鱼台甲鱼、鱼台龙虾、鱼台杞柳5个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重点规划培育了大米、龙虾、毛木耳、辣椒、面粉、杞柳六大特色产业集群。
鱼台县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为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常年种植水稻35万亩,全部为优质粳稻品种;依托鱼台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龙虾生态养殖,积极探索龙虾养殖与农业种植良性互动机制,推广“稻(藕)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全县稻(藕)虾共作生态种养面积已达13.5万亩,亩产龙虾150公斤;县内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农作物秸秆丰富,劳动力充足,为栽培毛木耳等食用菌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毛木耳栽培达5160万平方米;凭借优越的区域位置、广阔的种植面积、良好的辣椒品质、巨大的烘干能力、活跃的辣椒市场,辣椒产业充满生机活力,不断蓬勃发展,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鱼台县采用以点带面、链条式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生态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5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企业47家,全县农产品品牌注册总数达100余个。
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鱼台县农产品种植已驶入产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全县依然还是以各家各户的“单打独斗”种植模式为主,特色和优势产业链条短、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主导产业精深加工不多,缺少多元化发展模式。农产品企业与农民没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农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还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应用率低。一是农村老龄化严重,农民群众文化知识素质整体较低,在种植过程中打药、施肥大多靠祖辈经验和自身摸索,再加上农民培训机会少,接受能力弱等因素影响,使得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困难增大。二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没理顺,使得一线农技推广人员在知识更新、服务手段等方面滞后,导致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三是基层与城市相比,条件苦,待遇差,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本地专业人才往外“逃”,外地专业人才留不住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品牌宣传力度弱缺乏向心力。一是认识不到位。传统农业生产意识还占较大比重,缺乏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等现代农业发展观念。在生产上表现为一哄而上,在经营上,缺乏品牌意识和宣传力度。二是品牌观念差。不少企业虽然建立自己的品牌,但是品牌意识淡薄,认为产品只要注册一个商标名称、有了一个口号、一个漂亮的图案和包装就是品牌了,品牌缺乏辨识度和文化内涵。三是宣传营销力度不够。农业经营主体投入资金不足,自主宣传不够,品牌推广过于简单、品牌保护观念薄弱,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内香”的现状,宣传工作略显薄弱,没能走出去。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薄弱。“为了增产而增大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农户、合作社、企业更加重视农产品的成活率和卖相等”,从而忽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建议与对策
培育优势农产品,探寻长链化发展模式
一是充分发挥优势农产品的主导作用。以优势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加强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布局打造产、学、研双边或多边技术协作现代化智慧农业示范园,构建科技、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效绿色全产业链。实施优质稻米战略,成立国有农业集团公司,按照“123456”发展框架,做足做活优质大米文章。全方位提升生态龙虾、毛木耳、杞柳、辣椒、大蒜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品质效益。
二是延伸农产品价值体系。创建网络化、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的延伸产业链,带动农业相关产业发展。从加工、交易、文化展示、康养等方面挖掘产业价值,推进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逐步建立现代设施绿色可持续农业高效模式、“农业旅游+生态农庄”的高产出发展模式及养生休闲与景观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模式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实施寻优推进和错位发展战略。要因地制宜,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寻优推进、错位发展战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如鱼城蜜桃、王鲁毛木耳、清河杞柳、王庙羊肚菌等,确保特色农产品全县开花。
四是努力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并引导其规范运行,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升其服务农民、农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构建多元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外引内育聚英才,助推农技落地生根
一是抓源头,培养本土人才。“撒下一粒种,带来果满园”。高素质农民是将农产品做大做强的主力军,要不断深化“有用即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理念,树立长期挖掘培育导向,创建平台载体、采用课堂理论授课、基地观摩、田间教学等方式组织职业培训、开展交流活动,构建起支持乡土人才发展的工作格局,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同时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育一支支“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
二是抓乡情,念好“引才经”。“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拥有故土家乡的情愫,有回报乡梓的情怀,而且对农村更了解,可以探索实施“农民大学生”工程,鼓励这些人返乡创业,推动家乡发展。
三是抓下派,为乡村振兴给足智力支持。可以实施科技特派员选派计划、“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等,畅通智力、技术、管理、服务下乡通道,推动人才、项目和资源下沉到田间地头。
四是抓改革,让人才在乡村有干头、有信心。对人才培养和管理要实行正向激励,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在职称评审、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发工作热情,释放工作活力,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建立符合基层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激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增强宣传推广力,做大做强品牌建设
一是强化品牌意识,打造本地特色招牌。找准品牌定位。明确“鱼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方向,提高相关品牌建设的内在一致性,逐步打造成鱼台农业品牌矩阵,引领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凸显品牌优势。加快“国字号”称号荣誉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向实体价值、市场品牌实质性转化。深化与农业品牌运营团队的合作,聚合现有“三品一标”和美晶大米、一品香鹅、辣否龙虾、孝贤虾皇等资源,培塑打响“食尚鱼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树立信誉,营造口碑。要立足资源优势,挖掘农业特色,突出差异化,做好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品牌防伪工作,树立产品信誉、培养市场信任、赢得消费者信赖。
二是坚持全国视野办节会,打造品牌宣传新阵地。依托鱼台龙虾节、鱼台丰收节、杞柳博览节、稻米论坛、农产品展销会等特色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活动IP的节会效应、宣传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
三是做深做透本地新闻,突出地方特色。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利用鱼台新闻、鱼台融媒等新闻资源,力争全面、多时、详实地报道本地特色农产品,真正发挥官方网络“信息超市”的功能。
四是利用网络流量红利,培育农业“网红”经济新业态。随着流量、话题时代的崛起,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APP全面占领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因此,可以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APP的流量特性和便利特性,引导人们随手拍、随手看、随手转、随手赞,培育“鱼台+”农产品带货达人,进一步丰富品牌活动IP的推介手段,做到“墙内开花,内外香”。
建立健全合格证制度,引领农产品新发展
一是创新谋划“三大支撑”格局。首先是制度支撑,通过前期试点乡镇的反馈结果,完善并印发高质量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实施方案,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其次是财政支撑,县财政列支单独经费,专项用于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发展。最后是平台支撑,建设鱼台县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平台,形成农业农村部门监管、企业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政企高效对接的全县大格局。
二是拓展丰富合格证功能。电子合格证“二维码”一方面突出生产主体的视频承诺或签名承诺,另一方面附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检验检测、电商引流系统和本地农文旅资源宣传。
三是创新推动实施主体“四个全覆盖”。县域特色农产品全覆盖,风险隐患高的农产品全覆盖,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企业产品全覆盖,涉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覆盖。
四是统筹粮食安全与环境保护战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优质粮食工程”,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优化种养一体化发展,协调种养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建立化肥、农药零增长或负增长种植保障体系,强力推进和扩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种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