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式简介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部分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大多靠村里资产资源的对外租赁或承包获得收入,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能力不足,经营性资产空白村集体占比较大。为更加有效地调动金融资源,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原农险从推进土地托管入手,通过资源引入、项目带动、保险保障、金融助力,着力构建以中原农险为核心纽带,政府、村集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四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打造风险可控、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1年首次在安阳内黄宋村乡西沟村落地,实现西沟村集体当季增收26万元的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以乡镇政府为抓手,增强合作粘性。指导市县机构,按照因地制宜、自主自愿的原则,向当地县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乡党委政府进行沟通汇报,取得党委政府支持,与乡镇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签订《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合作协议》,确立中原农险在该模式上的主导地位,增强合作粘性。
(二)以要素成熟为标准,推动试点先行。一是优选试点村集体。优先选择乡镇政府支持且村支书试点意愿强烈、有能力、敢担当、群众基础好的村集体。二是优选试点地块,特别是投保履约险的试点村,严格审核耕地地力、灌溉条件、历史产量等关键要素。三是摸准资金及托管需求,协调中原银行、农商行跟进贷款,同步做好托管合作、订单资金对接或自筹资金准备工作。
(三)以保险增信为牵引,破解资金瓶颈。一是积极链接银行机构,开发推广村集体专属贷款产品,构建“银保担服”“银保担”“银担”等风险共担机制,引导信贷资金直接支持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创新开发村集体订单履约保证险、种植托管履约信用险产品,链接订单资金,构建资金方、村集体、托管组织互信机制,实现各方可持续经营。托管履约保险的引入,不仅可吸引更多订单资金下沉到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缓释托管组织信用风险,化解乡镇政府、村集体后顾之忧。
(四)以土地托管为途径,明确职责分工。一是中原农险负责链接有实力、信用好的大中型专业化托管公司,制定综合性保险保障服务方案,对托管土地的农作物提供保险兜底保障,可完全覆盖地租、物化成本和产业资金投入履约等风险,确保项目运作无风险。二是乡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托管土地集中,优先选择可在集中连片的村集体试点。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组织服务团队,开展土地耕、种、收全流程托管服务,并与村集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
(五)以场景服务为载体,强化赋能融合。为保障试点地区全流程风险监控,中原农险不仅引入应用郑州大学豫种田系统,建立了服务大田作物数字化过程管理系统,还积极发挥惠农网服务专员贴近服务优势,逐步开展相关金融保险、生产生活等服务性工作。同时制定《惠农网融入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专业种植)模式落地标准》,组织惠农网专员开展信息收集服务工作,不仅能获得基础服务收入,还实现了大田作物“线上+线下”风险有效管控。
三、取得成效
(一)创新支农模式,引领行业发展。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探索“政府+保险+银行+服务”四位一体协同服务新型村集体经济,是当前金融保险支农模式的重要创新。对仅有土地资源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原农险将不同金融资源横向整合,既节约了客户获取、渠道维护、合作谈判等经营成本,又加强了信息互联共享,提升了业务风控水平。2022年该模式已在河南省11个地市、19个县区、31个乡镇、56个村落地。
(二)破解融资难点,促进产业兴旺。针对土地托管组织现实经营中的制约条件,能够提供涵盖风险分散、信用提升、资金获取等功能的综合服务,有效破解了当前在乡村金融市场中如何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需求的难题。2022年已在温县番田镇6个村集体融资850万元,并实现履约保证保险24笔,提供履约增信2000万元。
(三)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增产增收。帮助土地托管组织扩大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解决了小农户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2022年该模式共服务村集体土地2.6万亩,农户不仅可以获得正常地租,还可以获得分红和务工收入;村集体方面,每村按500亩土地参与托管服务计算,通过收取管理费用及收入分成,每年两季可增加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
四、下步安排
(一)全方位拓宽金融融资渠道。发挥农险客户精准营销与服务优势,协同银行机构持续推动合作银行优化信贷产品、落地政策,进一步优化授信、放款等审批流程,开展“村集体贷款+托管履约险”模式推广。
(二)全面推进土地托管模式扩面。继续推进“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托管履约险”双保险试点,构建大田作物规模化经营风险闭环管理,加快“村集体+订单/产业资金+双保险“服务村集体经济模式扩面推广。
(三)充分发挥农业服务平台优势。积极链接种子龙头企业、化肥、农药厂商、农机服务机构、仓储、烘干、粮食贸易、加工企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农业保险+农业供应链+防灾减损”一站式综合服务。
(四)探索多类型服务村集体模式。探索开展“村集体资产+租金收入保障”“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股份合作+高标准农田建管护”“村集体经济+光伏建设投资”等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模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