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交了6份提案,主要聚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等多个维度。
增强民企投资信心
信心重比黄金。作为一家以现代农牧与食品等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刘永好将“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提案作为他的“一号提案”。
他表示,近年来,为改善营商环境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地方持续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取得显著成效,让广大民营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策红利。随着疫情放开、经济重启,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信心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体企业经过三年疫情冲击,普遍处于发展低谷,虽然旅游、消费等行业已经率先出现了强烈复苏信号,但全行业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过去几年的民间投资下滑明显,企业看不清方向,多持观望态度,选择‘躺平’不投资或少投资。”刘永好分析说。
刘永好称,过去几年的民间投资下滑明显,自己作为川商商会会长,对民营企业家目前信心不足深有感受。例如,去年川商返乡投资额下滑了接近一半,以往返乡投资规模在1000亿左右,去年只有500多亿。此外,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这让民营企业对未来预期不够明确。
为此,他建议,分类分层多维指导理解把握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开展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精准解读。定期举办高层次的经济形势(宏观形势)分析会,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避免方向上的重大误读误判。对新出台的涉及到民营企业的重大政策、重要观点,指定相关部门及时划定红线、解释内涵或及时制定明确实施细则。
同时,他还建议,引导更多具有行业代表性民营企业参与地方产业规划和项目招引,保护和增强民营企业家参与发展经济的主体地位;将更多民营企业纳入地方政府、央企、国企集采库,尤其是让中小微企业明显感受到平等待遇的市场空间,从实效上支持更多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开发长周期金融产品,“熨平”产业周期
刘永好表示,金融在经济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而我们国家农业相对比较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以养猪为例,行业有4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波动,行情好的时候赚钱比较多,差的时候也亏损不少。但是现在,往往是赚钱的时候金融机构会给予支持,但亏损的时候金融机构就会规避风险。”刘永好介绍说,“如果能够推出覆盖整个周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也就是养猪赚钱的时候有支持、亏损的时候也有支持。这样整个周期下来对金融机构来说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对企业的支持则是非常重要,这是农业产业的特征决定的。”
对此,他提出,针对农业产业周期性强的特点,金融机构研发支持农业领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比如对养猪业、养禽业、大豆种植业、玉米种植业等都设立专项金融产品,帮助农业企业对抗产业周期性波动,“熨平”产业周期,提高企业对农产业进行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农村经济带头人是乡村人才的关键少数。农村经济带头人包含了乡村基层治理者、乡村产业经营者、新型农业经营者等主体,加强对这类群体的培育,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支点,体现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刘永好表示。
对此,他建议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完善农村经济带头人激励机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建立人才专项基金,用于农村经济带头人的培训计划、项目孵化以及其他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的专项奖励,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完善农村经济带头人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果突出的优秀人才,给予资金专项激励,在实用技术、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评选认证时给予倾斜,争取形成集聚一批人才、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示范效应。
把冷链物流行业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牛鼻子工程
“农业最大的下游产业是食品行业,只有建成食品强国才能将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保证农产品和食品品质安全、减少农产品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食品供应链流通效率是建设食品强国的路径及目标,而四者交集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是建设现代化冷链行业。”刘永好认为。
刘永好介绍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冷链物流发展纳入战略层面,国家层面过去一年出台了50多项与冷链物流相关的政策、规划。然而,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断链”、伪冷链、高素质人才缺乏,标准不完善、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恶意竞争等现象。
“每年因冷链‘断链’造成约1200万吨水果、1.3亿吨蔬菜的浪费,经济损失超千亿元,极大地影响了冷链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刘永好用数字说话。
为此,他认为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认证和信息化水平,应该作为建设食品强国和农业强国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并提出四方面建议:加大市场规范力度,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提升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供应渠道监管和认证,建立食材供应全流程可追溯机制;举国家之力优化并引导实施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
具体而言,他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将冷链物流运输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强化企业运营监管,加大“小、散、乱”物流企业的整治力度,形成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安全绿色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对冷链运输车辆在货车类别划分上进行单独分类,健全冷链食品运输人员从业资格审定;加快建立农产品全流程追溯机制,加强农产品的流通网络管理,支持骨干冷链企业参与国家及地方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建设项目建设和标准制定,并在科技创新资金引导、财政奖补等方面给予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