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支持配合金融机构,多点发力、精准着力,扎实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实践探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力量。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团队,在梳理各地、各金融机构选送的金融支农惠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遴选出可复制、可推广、可学习借鉴的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现予发布。
【摘要】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强化部门协作,联合财政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开展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试点,推进金融机构围绕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吉牛云”大数据平台、组建支牧联盟,共同推进打造肉牛活体贷,打造了破解肉牛养殖主体融资难题的“吉林样板”。
创新背景
2020年10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提出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奶牛和梅花鹿四大支撑产业。2021年9月,下发了《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吉林省委、省政府明确地提出,到2025年全省肉牛饲养量力争达到1000万头,要把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工程,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打造全国“大肉库”。之后,又相继出台“牛十条”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管用顶用的政策举措,组建了吉林省“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从保险切入,大力推进肉牛“活体贷”,破解肉牛养殖主体缺少抵质押物、缺少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等难题。
主要做法
(一)出台文件措施,破解政策瓶颈。2021年3月16日,吉林省金融局、畜牧局、财政厅,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银保监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吉林省推进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肉牛等畜禽活体可作为抵质押融资物,贷款额度一般按动物活体保险金额的80%—120%发放贷款,贷款期限为1—3 年,贷款利率最高不高于LPR 利率加 120 个BP(基点)。2021年4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明确肉牛政策性保险每头牛最高保额由10000元提高至15000元,保费不变,养殖主体还是承担保费的20%即100元。2021年9月8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整村授信,将符合相应条件的育肥牛贷款期限延长至 2—3年、基础母牛贷款期限延长至 3—5 年。利用省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以奖代补试点政策,对开展基础母牛农业保险业务的市县,省财政按规定给予奖补支持。2022年1月11日,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畜牧局联盟联合下发《吉林省“强牧贷”业务实施方案》,建立“强牧贷”风险共担机制,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建立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省农业融资担保与银行合作,对发生的符合“强牧贷”要求的不良贷款本金由风险补偿金按照30%的比例进行补偿。
(二)创新服务模式,破解产品瓶颈。以活体畜禽的保险价值确定贷款金额,以畜禽生长情况、出栏时间、风险状况等确定贷款期限,依托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登记,通过保险公司为抵押的活体畜禽投保进行风险防范,集中推进“禽畜活体登记+农户自愿保险+银行跟进授信+政府或第三方监管”的活体抵押贷款业务。通过肉牛政策性保险,解决金融机构后顾之忧,通过牛只活体监管,变动产为不动产,解决活体抵押难题,实现肉牛活体金融属性。各金融机构先后创新推出吉牧阳光贷(吉林银行)、吉牧e贷(农行)、活体抵押贷(邮储)、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农信)、吉畜贷—活体抵押贷(中国银行)、九牧宝(九台农商)、裕农吉牛贷(建行)等多款“活体抵押贷款”产品;创新推出信用户贷款(邮储)、畜牧丰(农信)、惠农e贷(农行)、吉畜贷—整村推进贷(中国银行)等多款“活体信用贷”产品。
(三) 建设服务平台,破解抵押监管难题。2021年3月,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创新推出“吉牛普惠”“吉牛监管”“吉牛·云繁改”“吉牛·云健康”及“吉牛·云交易”。依托“吉牛普惠”小程序,给牛只佩戴普查耳标,完成全省范围内种牛、可繁母牛、育肥牛、犊牛的普查,建立了牛只基础档案,摸清牛只数量、分布及性别等情况。依托“吉牛普惠”小程序,推进普惠金融政策落实,养殖主体完善养殖户或企业法人身份证、企业营业执照信息,同时授权金融单位查询征信报告。依托“吉牛监管”平台,通过电子耳标、视频监控等设备,对涉押牛只实时监管,掌握涉押牛只存栏、出栏等信息。依托“吉牛·云健康”平台,通过监测耳标对牛只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温度监测,及时对牛只进行健康防控。完成肉牛价格发布平台的设计开发,定期发布“鼎e鼎”肉牛行情价格及走势,为各银行机构综合考量肉牛活体的保险价值和市场价值,按照适当比例确定贷款金额提供权威参考。
(四)强化组织推动,保障政策落实落地落细。召开全省肉牛普惠暨落实普惠金融政策视频工作会,推进普惠金融政策落实。下发《关于做好“吉牛云”平台部署与管理使用的通知》要求,完成“吉牛·云政务”平台的全省部署,畜牧部门可全程掌握辖区内肉牛饲养量、牛只结构、养殖主体、普惠金融、繁育改良等数据动态更新情况。授权“吉牛云”平台与“政银保担”支牧联盟内金融机构开展肉牛普惠金融信息共享合作,帮助广大养牛户通过活牛获得贷款。下发《开展肉牛养殖主体信贷保险直通云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即“吉牛云普惠”服务活动,对“吉牛普惠”小程序进行升级,完成了融资需求申请、平台初审核验、畜牧复核推荐及银行保险受理等业务功能开发,组织8家银行、6家保险公司和吉林省农担公司等15家试点金融机构,推出10种模式34款金融产品,将保险机构业务区域、银行信贷产品系统嵌入,实现信贷保险需求智能受理、精准服务,搭建养殖主体与畜牧部门、金融机构联系桥梁,打通融资需求、养殖、保险、贷款、贴息等数据流,构建“吉牛云+融资”“吉牛云+保险”常态化服务模式,建立大数据融资服务平台。
(五)加大宣传推广,推进政策及政务服务直达。下发《关于加强“吉牧云课堂”建设及推广应用的通知》,创新推出“吉牧云课堂”微信小程序,整合畜牧业“政产学研推用”相关专家授课资源,搭建畜牧业综合便民学习平台,录制《联盟说融资》,设立金融保险专栏,上线活体抵押贷款产品解读视频。创新推出96603“畜牧”热线广播,录制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节目,利用农村“大喇叭”平台,开展村民广播宣传,宣传活体贷等金融产品及政策。开通96603融资服务热线,受理广大养殖场户融资诉求来电,将诉求对接给联盟内银行,由银行对其进行线下对接跟进。依托“吉事办”对30多万肉牛养殖场户进行金融政策及产品信息精准推送。通过吉视传媒公司,制作“吉牛天地”电视节目,上线“普惠金融”专栏,宣传金融产品。
支农成效
截至2022年末,“吉牛云”平台已登记牛只385.3万头,注册养殖主体近33万户,登记繁改员2045人,线上累计销售冻精18.4万剂,为省内49个县区251个繁改站点提供服务。2022年,全省肉牛贷款余额达到242.68亿元,同比增长98.2%,其中活体抵押贷款累放金额62.43亿元,同比增长198.6%。全省肉牛政策性保险在保牛只115.77万头,同比增长56.34%,保险覆盖面达到29.56%,同比提高13.56个百分点。
下一步工作安排
吉林省将继续加大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推广,扩大保险覆盖面,推进肉牛养殖商业性保险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保险与信贷联动服务。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肉牛产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以“吉牛云”大数据平台为主体,整合涉牧领域信息资源,建设肉牛大数据中心。推进养殖场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开展信用评价,探索开发养殖场户“养殖信用码”,开发纯线上信用金融产品,构建肉牛数字化融资体系。加快“吉牛帮”乡村服务站建设,通过“一键呼叫”的方式为养殖场(户)提供繁改、兽医、融资、保险、交易、技术指导、政策宣传等综合性服务,构建肉牛数字化服务体系,提高肉牛质量,提升信贷保险获得率。
(供稿: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