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时的殷切嘱托,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提升粮食及水产品可持续生产能力、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抓手,助力破解国家“稳粮”、农民“要钱”、生态“增绿”等难题,在推动农业强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以来,全省稻渔面积连续4年保持新增100万亩以上,2023年增加84万亩,总面积717万亩,增量、总量暂居全国第1位、第2位,其中稻虾面积近700万亩,霍邱等9个县进入全国小龙虾30强。从当前种养主体反映看,预计今年稻渔亩均纯收入在1500〜2500元之间,种养效益保持稳定,农民普遍感到满意。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三个“聚力”方面。
聚力政策引领,扛稳粮食和水产品安全政治责任
稻渔综合种养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连续四年写入省委1号文件,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打造千亿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稻田小龙虾已成为安徽省渔业的主导品种,年产量达65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25%,有力缓解了水产品稳产保供压力。2023年4月14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调研途经青阳县时,随机停车来到合心村,实地了解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情况,要求各级因地制宜抓好稻虾等乡村特色产业。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全省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文件,并纳入省委乡村振兴考核体系,每年邀请稻渔大县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出席渔业专题会议,一年接着一年抓到位。在安徽省体量最大的六安市,稻渔面积由2015年的3万亩扩大到2022年的166万亩,带动水稻种植面积由569万亩增长到609万亩,增量40万亩。2019年以来,省级统筹资金3.4亿元,带动地方及社会投入40亿元,建成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片37个、千亩片379个,以及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4个、特色专业乡镇30多个、专业村200多个,发展大户1.2万户、专业合作社3000多家。
聚力补齐短板,夯实稻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根基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坚持补齐加工短板,拉长产业链,打好增值牌,把小龙虾做成大产业,把好资源变成好商品,作为推进全省渔业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2021年,在农、财两部共同支持下,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到2022年底,53个项目全部开工,完成验收30个,8个产业园区、23家规模加工企业辐射养殖基地300万亩,带动就业30万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20亿元。2023年,举办地方性稻虾节庆活动27场,注册小龙虾区域品牌28个、渔米品牌97个,在中国地标节组委会、《品牌观察》杂志社《国家地理标志小龙虾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合肥龙虾品牌价值395.27亿元,排名全国第3。当前,安徽小龙虾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打造出合肥“中国淡水龙虾之都”、霍邱“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无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等一批“金色招牌”,稻渔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聚力基础服务,筑牢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支撑
注重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力量强化稻渔产业的指导服务和措施落实。一是加强种业创新。建成2个省级小龙虾良种场、430处规模繁育基地,江淮水系小龙虾良种生产体系基本建立,整体上实现了苗种自给自足。芜湖盛典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良种选育攻关,现有的第三代小龙虾个体更大、尾肉更多、品质更好,奠定了新品种的培育根基。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为根本前提,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其中霍邱县原生态无环沟(平板式)繁养一体稻虾、定远县“稻田+小龙虾+罗氏沼虾连作”入选2023年全国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模式。三是加强金融服务。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将稻渔产业纳入渔业油价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支持范围,与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国元农业保险等公司合作,推出多项小龙虾价格指数保险政策,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签订银企协议,多渠道为稻渔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下一步,安徽省坚持“种养一起抓、粮渔一起抓、头尾一起抓”,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全产业链建设,让“徽字牌”的稻渔产品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为加快建设渔业强国展示更多安徽担当、贡献更多渔业力量。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