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时间:2023-10-20 11:10:37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陕西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 路树国 字号:【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市委、市政府及227万延安人民弘扬延安精神,依托自然资源,久久为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依靠发展苹果产业,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充分肯定,也是鼓励鞭策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让老百姓的日子更红火,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延安古称延州,位于陕西省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226.8万。2022年全市GDP2231.9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7元。延安土地资源丰富,土质疏松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1200米、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温9.9℃、年均降雨量550毫米,以优越的自然禀赋成为生产优质苹果的天泽之地,是我国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的优势苹果产业带和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中国及世界重要的苹果基地。

  2022年,全市水果面积375.3万亩、产量442.4万吨,其中,苹果面积331.6万亩、产量431.8万吨,分别占88.4%、97.6%。延安苹果面积和产量均约占世界1/20、中国1/10、陕西1/3,是中国种植苹果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全市有近100万人和近80万农民从事苹果产业,果农人均苹果面积4.1亩、人均生产苹果5.4吨。全市鲜果产值240.5亿元,综合产值446.0亿元,延安市GDP的6.3%、农业总产值的60.0%、农民经营性净收入的61.0%来自苹果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小苹果、大产业、大带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新时期,新要求,新征程。 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托创新驱动,紧扣“五大工程(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产后处理、产业融合、品牌提升)、四大体系(市场营销、果业经营、人才队伍、防灾减灾)、三大平台(科技研发、检验检测、会展交流)”建设,将延安建设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研发核心区、加工贸易集聚区、黄土高原苹果旱作节水集成示范区、金融支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延安样板。

  一、在种苗体系建设上求突破。认真贯彻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掌握苹果“种业”主动权。一是建设好国家级苹果种质资源圃。收集材料5000份以上,为国家备份保存核心种质资源。二是加大吴起楸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陕西吴起楸子、新疆野苹果、河北怀来海棠是中国苹果的“三大”种质资源。吴起楸子抗寒抗旱抗病耐瘠薄,综合性状优,非常适合黄土高原生长,是中国苹果根的佼佼者。以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制定《吴起楸子原生境保护与高效利用规划方案》,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合作,在吴起楸子种源保护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半矮化、矮化砧木等筛选;加快吴起楸子无性化繁殖和多倍体培育,形成吴起楸子砧木系列,如:延砧1号、延砧2号,等等。三是广泛开展芽变和杂交育种。充分利用国家级种质资源圃和330多万亩苹果园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加快选育更好适应黄土高原的延安苹果新品种——如“延安1号、延安2号”,等等。四是建立完整的现代苗木繁育体系。按照“标准化、现代化、专业化、企业化”苗木繁育要求,依托省级母本园,在延安南部、东部、北部建立3个市级采穗圃,培育一批集“育、繁、推”为一体的企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育苗,实现苗木本土化。

  二、在新型栽培模式上求突破。栽培规模上,突出适度规模经营,新建果园打破一家一户田块地界,推广“以亩代株”模式,变小田为大田、变条块地为宽幅地,以村或合作社为单元,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园、统一管理(或分户管理)、统一销售。栽培类型上,区分地形地貌和立地条件,以短枝型、矮化中间砧、矮化自根砧为主线,发展高效密植果园。延安南部、东部部分区域为塬地,肥水条件相对较好,发展矮化中间砧(包括双矮)、矮化自根砧为好;延安北部山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发展乔化短枝型、矮化中间砧为好。推广密植高效旱作节水栽培“3332”模式,矮化面积达到100万亩,3332模式达到50万亩。栽培品种上,突出富士优系3代4代及其他新优品种,增加黄色品种和特色品种比例,丰富品种结构。

  三、在集成技术优化上求突破。立足“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要求和“质量优先、效益优先”原则,优化集成栽培技术。土肥水管理方面,突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行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大秋季优质有机肥施入,亩施肥量不低于斤果斤肥,最好达到斤果斤半肥或者更多(一些典型的高质高效果园,亩施羊粪在8-10方);高度重视绿肥种植,全面推广“豆菜轮茬”技术,构建“有机肥+绿肥+配方肥(菌肥)”体系,实现“三肥”匹配。突出肥水一体化,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推广“集雨窖灌+覆盖保墒(地膜、地布、秸秆)+坑施肥水”“滴灌渗灌+覆盖保墒(地膜、地布、秸秆) ”两种模式,满足果树对水分需求,提高肥水利用率。在整形修剪方面,幼树管理突出早拉枝、强拉枝、多留枝、扶中杆“三枝一扶”,培养主干型或纺锤形树形;乔化成龄果园突出标准化间伐和立体式结果枝组培养,延长果园有效经济寿命。在绿色防控方面,突出农业防控,强化物理生物防控,有效化学防控(重点推广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积极探索无袋栽培配套病虫害防控集成技术。

  四、在防灾减灾上求突破。一是推进人影作业点标准化改造,加密果园气象监测点建设,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建立精准的果园气象预报模型,进一步优化完善延安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不断壮大“气象哨兵”队伍。二是开展冰雹源头防御体系建设试点,实现冰雹灾害由传统的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阻拦,建立“协同观测、智能识别、联合防御、科学作业”的延安智慧人影防雹减灾体系。精准区划重点区域,扩大重点区域果园防雹网覆盖率,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三是大力推广“坑桶器药”四法防冻、新型自动半自动防雹网、水肥膜一体化节水抗旱等防灾减灾技术,试点扩大风机干扰、防霜网覆盖、加温炉增温、果园围挡等防灾技术应用,积极开展防冻药剂、耐冻品种筛选等技术创新,总结集成防灾减灾技术。四是积极落实政策性苹果保险政策,扩大苹果“保险+期货”、价格保险等新型险种覆盖面,完善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机制,探索稳预期降风险新路子。

  五、在果园全程机械化上求突破。建立延安果业全程机械化试验站,开展果园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建立果园宜机化建园标准和全程机械化模式,由点到面,逐步向全市覆盖。引导企业开展适合山地、坡地、塬地等不同地形地貌的省力高效机械推广和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果园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果园机械使用质量和水平。推广自动化专业装备和智能化监测设备应用,提高果园信息化生产管理水平。

  六、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求突破。统筹全市果业科技服务力量,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聘计划,用好“土专家”“田秀才”,实现每村一名技术人员。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省级以上农民田间学校。持续开展果业鸿雁人才“1234”培育行动暨专业人员技术技能“三论”活动(鸿雁论剪、鸿雁论讲、鸿雁论写) ,引导科技人员在果园、车间培养才干,建功立业。2025年,培育10名市级业务骨干、200名县级业务骨干、3000名农民技术员、年培训果农40万人(次),形成市县乡村果业头雁人才支撑体系。

  七、在品牌体系打造上求突破。编制中国(延安)苹果产业指数,逐步形成产业、价格发布中心。实施“延安苹果”品牌规划提升和有差异化的“双品牌”战略,修订完善品牌标准及授权使用管理办法,健全苹果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组建品牌营销联盟,巩固提升“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品牌地位、影响力和溢价能力。继续实施“延安苹果”上太空品牌宣传计划,扩大飞天苹果基地建设。持续开展企业品牌培育,围绕功能、效用、品味等开发一批特色产品品牌,丰富品牌文化,打造全国苹果榜样品牌和百强企业品牌。全方位开展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百强品牌创建,加快形成以区域品牌为引领、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品牌矩阵。完善规范“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认养。

  八、在全产业链建设上求突破。按照“苹果+”思路,贯通苹果产业与食品制造、机械装备、造纸印刷、化工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间的联结点,强化数字赋能,巩固提升宝塔、洛川苹果产业集群建设成效,加强示范引领,促进全价值链提升。加快创建以苹果为主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加强大型加工企业引进培育和产品研发,加快加工设备和技术改造升级,开发苹果起泡酒、冷压鲜榨果汁等新产品,推动苹果加工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快培育果袋、果箱(筐)、有机肥、防雹网等关联产业和果用机械研发生产等装备制造业。提升以苹果产业为基础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打造一批集生产体验、科学普及、果游观光为一体的苹果综合示范园区。

  九、在金融支持果业发展上求突破。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建立果业发展基金等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渠道,探索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仓储分拣设施等抵押贷款和库存、订单、仓单等质押形式,提升金融保障能力。采取招商引资、项目实施、股份合作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扩大投资,鼓励集体经济入股参与经营,形成多元投资支持果业发展机制。积极探索财政投入方式创新,试点开展果业专项资金用于经营主体、果农贷款贴息,发展产业。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