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娜:让“太阳之染”焕发生机
时间:2023-10-17 10:56:57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任晓彤 李众伟 字号:【

  初秋的富平依然一派生机,田野里、山坡上到处都是青绿的柿果挂满枝头。走进薛镇湾里村柿小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样品展示厅,就如同坠入一片金色的海洋,草木染的茶布、衣裙、挎包、玩偶等,品种多达几十种,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柿子不仅可以做柿饼吃,还可以做成天然染料。不远处,主理人杨维娜正将柿染染好的布料放在阳光下暴晒。在工业发达的现代,柿染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几近消失,但现在,杨维娜让柿染工艺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机缘巧合爱上柿染

  陕西省富平县是中国柿子之乡,作为富平人,杨维娜对柿子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如何挖掘柿子价值,为柿子产业延链补链,成为家乡群众致富的产业,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为了梦想,2016年,她毅然从渭南永红职业学校辞职,回到家乡。不久后,她误打误撞进入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农业打起了交道。

  杨维娜发现,富平柿饼做得热火朝天,但青柿利用价值几乎为零。每年有大量落果腐烂在地里,柿农却毫无办法,树上有些品质不好的柿子,农民也不忍摘掉。2019年,机缘巧合下,杨维娜接触到一条柿染酒袋。独有的质感、特殊的纹理以及沉稳内敛的颜色让杨维娜深受震撼,由此深深爱上了柿染。

  “柿染是中国唐朝就有的一种植物染,与其他植物染不同的是,它防水、防腐、防虫、结实耐用,因此,植物染中只有柿染被称为漆,它不仅可用在面料上,还可以用在木器中,可开发价值很高。”杨维娜说,近些年,柿染工艺虽然在日本、韩国逐渐兴起,但缺乏规模化的加工生产和标准化产品,仍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

  富平有这么多柿子,如果建立一条现代化柿漆生产线,将青柿利用起来做成柿漆,既能起到疏果作用,又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柿农收益,岂不两全之美?

  从农村走出来的杨维娜深知这对整个富平柿农的重要意义。她当即开始翻阅古籍、查找资料、走访柿农、调研市场,全部摸清后,她觉得柿漆是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

  把爱好变成事业

  “经柿染的布料需要到太阳下晾晒,才开始被染成茶色并逐渐加深。因此,柿染也被称作‘太阳之染’。”杨维娜介绍,柿染具有独特的防水、防晒功效,柿染的物品天然无毒不褪色。

  爱折腾的杨维娜带着对柿染的喜爱,辞职回到曾经上学的地方——薛镇湾里村专心研究柿染工艺。“刚开始就是摸索,用传统的方法做一些玩偶、茶布等,另外就是四处打听各种关于植物染的展会、研讨会,只要有,我都会参加,去学习。”杨维娜说。

  “娃呀,你原来工作就挺好的,咱干这弄啥嘛?”

  “就是就是,这土的不行的东西,你看你弄出来谁要呢,赶紧收住,不要往里面砸钱了,现在还来得及。”

  其实,开始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的选择,面对各种压力、质疑,甚至嘲讽,她坚持了下来……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们拍摄的关于柿染的短视频,得到了全县领导干部的转发,几乎每条视频都是2万转发量,宣传效果非常好。现在柿染这一古老技艺焕发新生进入了大众视野,逐渐得到很多人喜爱。”杨维娜说。

  “太阳之染”未来可期

  如何让柿染从0到1,实现产品现代化生产,建立一条现代化标准柿漆生产线,一直是杨维娜心中最大的愿望。

  当一切都进展顺利时,最关键的研发现代化柿漆生产线仍然毫无头绪。就在这时,朋友说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具有研发现代化柿漆生产线的能力。杨维娜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立即联系。

  今年2月,富平县委、县政府组织带领当地奶山羊、柿子企业前往江南大学学习,杨维娜也在其中。学习途中,杨维娜找到带队领导,提出想要拜访一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我没有想到,县领导这么支持,不到两小时,便把拜访函送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第二天我们就见到了柿染研究团队专家。”杨维娜说。

  座谈会上,杨维娜详细介绍了富平县情、富平柿子产业,以及现代化柿漆生产线对富平柿农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当即表示可以去富平实地考察了解。

  杨维娜趁热打铁,向研究所提出柿染未来发展的四个方面:一是研发柿漆现代化生产线。二是将柿漆标准化,缩短发酵期。三是去除发酵的酸臭味。四是建立富平柿漆标准,将这个标准确定为整个行业标准。

  经过多方努力,5月9日,中国富平柿染研究中心在富平县薛镇湾里村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我们和植物研究所一起按照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研发的中国首个现代化柿漆中试生产线,目前正在试运行,一天大概可以生产柿漆3吨,今年的目标是生产20吨柿漆,明年预计可以突破80吨。”杨维娜指着不远处正在工作的生产线说。

  “太阳之染,未来可期。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关注到村子,让技术、艺术、产业赋能当地产品,提升区域附加值,改善村落发展生态,改变村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让湾里村成为‘中国柿染第一村’。”谈及未来发展,杨维娜信心十足。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