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农业,相信很大一部分人会想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场景。田间地头劳作的辛苦毋庸置疑,因此,很多家庭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事农业。
1996年出生的陈一帆却说,“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怕吃苦,不怕晒黑,我喜欢这个职业,我就是一名普通的90后现代农民,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2017年,陈一帆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去到沙溪镇半泾村绿阳蔬果专业合作社,后调入太仓市城厢镇电站村,现成立苏州莘禾万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太仓农业,已在农业领域奋斗了六个年头。这期间,有过家人的反对,他人的质疑,棘手的难题,始终不变的,是陈一帆在农业路上坚定向前的决心。
2023年,陈一帆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这位95后新农人大胆逐梦,踏实躬耕的青春风采大放光芒。
毛头小子也能种好地
大学刚毕业,陈一帆选择回到家乡太仓继续从事农业种植,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尤其是同为农民的爷爷奶奶,觉得自己种了一辈子地,怎么孙子还要再种一辈子地。陈一帆理解长辈希望自己不要那么辛苦的好心,却也没有让步,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坚定。
一次去外地开会,陈一帆在当地食堂吃到水果玉米,觉得味道特别好,试图将这一品种引进太仓,2018年,他踏上水果玉米的种植之路。亲自体验才知道,种地远没有想象的简单。风吹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单水果玉米的种植,就需要先进行育苗、施肥、除掉侧枝等工序。
问题接踵而至,陈一帆见招拆招。陈一帆常常看书、查阅资料,“我经常到网上去搜搜别人的解决办法,年轻人就是要发挥一下年轻人的优势。”除此之外,陈一帆还向经验丰富的外公或其他农民请教相关知识。
和普通玉米相比,水果玉米最后长成的高度较矮,在一米八左右,陈一帆便调节株行距来提高产量;
水果玉米甜度大容易招虫,陈一帆便整日琢磨怎样让玉米健康成长,又可以少施农药;
农业有句话叫“多一份阳光,多一份产量”,陈一帆将地膜更换为能反光的银膜,可以反射一定光线到玉米叶子的背面,使玉米吸收更多的阳光;
农业靠天吃饭,农民得根据作物成长安排自己的作息。玉米收获时节,天气炎热,陈一帆只好早上四点起来采摘,避免高温与暴晒的折磨;
采摘之后,又面临包装、销售等一系列工作,时间很紧,陈一帆每日起早贪黑,在将玉米送到顾客手中后,他才能松一口气。
苦心人,天不负。捱过这段艰难的时光,陈一帆的努力得到回报,种水果玉米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他还成功自主培育出免煮即食的牛奶水果玉米,这种玉米的糖度最低15度,最高20多度,最低的糖度超过最甜的西瓜,口感清甜、鲜嫩、多汁,在市场上非常少见。陈一帆带着水果玉米走上太仓市农产品展销会,打响了当地水果玉米品牌。
目睹陈一帆种地的点点滴滴,附近的老农民都很惊讶,纷纷感叹“毛头小子也能种好地”。“付出都是有回报的,自从我种水果玉米有了收益之后,我爷爷奶奶也渐渐接受了,他们也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工作。”陈一帆笑着说。
打出科技与文化组合拳
作为新时代青年农民的陈一帆,大大发挥自己新农人的优势,将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
在学校时,陈一帆自费去荷兰接受培训三个月,获得了不少现代农业知识,又从相关的现代绿色果蔬种植书籍中学习,使用生物药剂,利用有机质培养无公害绿色盆景蔬菜。他培育出了豆苗、小青菜、大麦菜等绿色蔬菜,并成功在菜玩家超市上架。
他还成功实现套种技术,把三年的翠冠梨树搬入大棚里种植,在梨树下种植水果玉米,等玉米成熟后,又可种植草莓,玉米的秸秆又可做肥料。同时,他尝试开展订单农业模式,利用网络扩大宣传,让城市居民来认领梨树,梨园的80棵树已经找到认养者,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签下了首批订单。
除了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陈一帆也极其重视农业文化的浸染与传播。
他升级转型电站村的“开心农场”项目,发展旅游农业,以“让农业更有趣,让更多人爱上农业”的理念管理农场,已经吸引三百位当地市民及上海白领前来认领土地种植蔬菜。
面对来合作社参观的学校和社会团体,陈一帆常主动给他们上课,普及植物、环境知识以及现代农业技术,让孩子们感受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和众人一起体验采摘的快乐。他还自己设计水果玉米的LOGO和卡通人物,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大有将农业做成文化事业的展望。
科技化为强势突围的利剑,文化变作助农育农的新风。蒸蒸日上的繁荣背后,是陈一帆在忙碌的工作里抽出时间,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勤勉刻苦,是陈一帆在空闲时间开车到常熟、吴江等现代农场学习请教,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水平的毫不懈怠。
一刻不停地前进很辛苦,而陈一帆甘之如饴。“兴趣是我从事工作的源动力,真正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并想办法把事情做好的过程,是快乐的,也是对紧张生活的有效调剂。”
农业多面手,致富引路人
谈及“农民”这个职业时,陈一帆表示这是一个不太能“摸鱼”的职业。没有节假日、周末双休,农民的假期跟着庄稼走。
工作再累再忙,陈一帆从未停下提升自己的脚步。他先后获得了拖拉机驾驶证、收割机证、农业无人飞机操作证书,参加了江苏省农科院组织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创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实践、创意农业策划与营销等各类相关培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多面手”。
独善其身时,陈一帆还做到了兼济乡亲百姓。
经过从书本到实践的千锤百炼,陈一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水果玉米种植经验,他不忘将这些经验技巧教给周边的种植户。
同时,他还通过线上直播和社群团购的方式,帮助附近的种植户销售农产品,并通过微信小程序设立产销对接的平台,在太仓本地市区设立农产品自提点,帮助村民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问题。
未来,陈一帆有新的计划,他希望打造一个居民与农民密切沟通的平台,分享种植技术,交流种植经验,带动周边农民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他也开始尝试利用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开启视频种植教学,视频分享,希望让更多人热爱农业,投入太仓农业的发展之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