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奶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积极落实国家奶业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奶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乳业集群收入已达220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日前,全市推进奶业振兴大会的召开,再次释放出大抓奶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奶业振兴的强烈信号。呼和浩特市着重打造“育好种、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好链”的全产业链条,迈出奶业振兴新步伐。
育好种:造好奶业发展“芯片”
在位于大青山脚下的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羊草、紫花苜蓿等重要草种的收集、筛选工作。“我们产学研深度融合,已经在呼和浩特建有乡土植物、牧草、特色农作物、蒙中药材种质资源中心库,收集保存植物种质资源4.4万余份,通过资源收集、评价、筛选,进行新品种选育。”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长虹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在草种方面,已在全国率先启动优质牧草技术攻关,依托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科院、蒙草集团建成了3个草种基地,总面积达到85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
除了育好草种,还要育好牛种。在和林格尔新区,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每天都在进行奶牛干细胞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赛科星已建成世界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年产高产奶牛性控胚胎5万枚,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位于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的国家乳业科技创新中心总部基地将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表示,届时将发挥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赋能作用,提高育种创新和良种繁育能力,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国家奶牛繁育基地,让呼和浩特的牛真正“牛”起来。
种好草:增好奶业发展“口粮”
近日,笔者在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台基营村3000亩优质紫花苜蓿种植基地看到,大型机械已经开始在田地里松土、施肥、浇水。另外,去年已经平整好的近3000亩荒废闲置土地,正在准备填土整治,按照计划,将在6月进行紫花苜蓿种植。这就意味着,今年台基营村的优质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将达到6000亩。
“在台基营村的引领下,周边村庄也正在流转土地准备发展优质紫花苜蓿种植,目前,已经流转了近5000亩土地,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台基营村党支部书记卢金柱说。
种好草,加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提升优质饲草自给率,是奶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呼和浩特市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今年,呼和浩特市在饲草种植方面,将新增优质紫花苜蓿种植6万亩,依托正时农业和现代牧业,分别在土左旗伊利生态廊道、和林格尔县台基营村各打造一个1万亩的紫花苜蓿种植观光基地。今年,全市紫花苜蓿种植达到17万亩,青贮玉米种植110万亩,燕麦草18万亩,饲草总面积将达到145万亩以上。
养好牛:建好奶业发展阵地
今年春节前夕,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和林格尔4万头奶牛产业园区正缘嘉立荷牧场迎来3000头进口荷斯坦奶牛。目前,正缘嘉立荷牧场还在完善牧场建设,经过两个半月的饲养,3000头奶牛个个膘肥体壮。
“这3000头奶牛到年底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了,牧场准备再进3000头奶牛。”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范仁义介绍,正缘嘉立荷牧场项目从开工到进牛仅用了7个月时间,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进牛,建设周期比预计缩短了一半,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笔者从呼和浩特市农牧局了解到,目前,全市规模化奶牛牧场达到154个,奶牛存栏34万头,年产鲜奶180万吨以上,奶牛数量位居全区之首。“今年,呼和浩特市还将新建续建10个规模化奶牛牧场,推进伊利集团在托克托县18万头、土默特左旗沙尔营4.5万头智慧养殖示范园区,蒙牛集团和林格尔县正缘4万头牧场建设和优质奶牛引进繁育,年内新增奶牛6万头。”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局长高涵说。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十四五”期间,蒙牛集团启动了“万吨奶”行动,以呼和浩特市为产业核心,新建43座牧场,增加奶牛存栏33万头。到2025年,蒙牛集团在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奶牛存栏和产奶量将实现“双倍增”,存栏超过60万头、日收奶突破1万吨,其中约70%保障呼和浩特市生产,为首府牧场端扩能升级提供保障。
产好奶:打好奶业发展品牌
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参观者可以直观了解乳制品的整个生产流程,感受智慧加持的牛奶味道。作为伊利谋划最久、布局最大、投入最多、周期最长的战略性项目,投资建设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多项全球领先的生产加工项目及牧场等配套项目累计投资已达300多亿元,奶产业集聚集约集群的综合效益正在不断凸显。
王磊是伊利集团金海工厂的一名生产经理。在金海工厂中控室内,入职10年的王磊正通过查看生产曲线、过程记录,判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点是否符合标准。“我每天一迈进工厂大门,脑海里就会展开一幅工作流程节奏图,几点配料、几点生产、几点结束,生产运行节奏一直在脑海里。”王磊说。
王磊见证了伊利集团从获得“全国质量标杆奖”到全球首家通过“BRCGS标准认证”,再到获得“亚洲质量卓越奖”这一历程。
以全球领先标准锻造高品质乳产品,是呼和浩特推进奶业发展的初心。随着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奶粉、智造体验中心,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5G数字工厂低温奶、鲜奶、奶酪等项目竣工投产,呼和浩特市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4万吨,乳制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依托伊利、蒙牛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呼和浩特打造了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两大乳制品加工产业优势区,形成了液态奶、乳粉及风味乳制品等各具特色奶制品产品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2家,“中国乳都”品牌影响和城市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伊利以1762亿元高居品牌价值榜榜首,蒙牛以1376亿元居于第三。呼和浩特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乳产业高地。
据了解,今年呼和浩特市将加快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三期、奶粉二期及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九期奶粉、圣牧低温日产500吨乳制品等项目建设,全速推进“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
建好链:补好奶业发展短板
得益于呼和浩特奶业快速发展,呼和浩特饲料、兽药等生产企业发展,特别是反刍动物饲料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市现有87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涵盖了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去年,全市饲料商品总产量159.1万吨,总产值57.2亿元;现有兽药生产企业13家,产业覆盖兽用疫苗、原料药、预混剂、化学药品、消毒剂、诊断制品等多个品类,为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去年,呼和浩特市成功获批“十四五”首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韵达、中通等项目建成运营,伊顺物流园主体完工,圆通、九州通等项目顺利推进。利乐、纷美、康美包装等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
“今年,呼和浩特在自治区提出的‘奶九条’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奶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为企业点对点的服务,共同打造全球一流的‘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乳业全产业链生态圈,力争到2025年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包钢介绍。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