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地处陕西南部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境内山川秀丽,物阜民殷,素有鱼米之乡、富硒之乡、陕菜之乡的美誉。汉阴境内50%的土壤富硒量达到中级以上水平,且常年气候温润,降水充沛,光照充足,是优质稻米的最佳适生区。
在凤凰山的南麓,留存着明清时期开垦的1.2万亩凤堰稻作梯田,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自古以来,当地农民采用传统种植,铁犁牛耕、手插脚薅、用农家肥,产出的富硒有机大米,亩产量虽说不高,却因其绿色有机,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米中黄金”。2014年,凤堰稻作梯田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2021年,汉阴县凤堰稻作梯田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凤堰梯田 移民智慧
乾隆年间,由于“地广赋轻,开垦易,以成业”,加之汉江黄金水道,交通便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汉阴成了外省移民的首选家园。汉阴迎来了大批湘鄂粤及赣闽移民,各地流民已“糜集其间”“生齿渐蕃”,使汉阴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县。
凤堰稻作梯田,就是清代中期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以吴氏族人为主建造。当时,当地农户不懂用池塘贮水,用沟渠引水适时灌田,而是指望降雨,如果久旱不雨,田则干得像石头。正因为没有种田技术,只靠旱地种植杂粮,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乾隆二十七年,湖南善化吴氏移民(汉阴始祖)吴上锡、吴上铭、吴上铨等兄弟四人迁徙汉阴,并在凤凰山南麓的漩涡镇堰坪村(旧时堰坪包括黄龙、茨沟等村)落业,帮助当地农民将坡地改造成梯田。之后,善化吴氏五大房,历经14 年,陆续迁徙来陕南汉阴,在此繁衍生息祖孙三代百余人,逐渐成为凤堰古梯田第一批建设的开拓者。
乾隆年间,当地除湖南吴姓移民外,还有赖、黄、刘、石、张、冯等姓氏的族人先后从外地迁入汉阴境内的汉江两岸,前后100余年,陆续大规模整坡造田,引水种稻,修造房屋,培养人才,建祠垒堡,绘制了一幅以梯田为主的生态景观图。具有不同生产经验和耕作方式的各地人民,各自依己所长,相互取长补短,团结一道,为发展生产而与大自然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从而促进了凤堰古梯田传统稻作系统的形成。
凤堰稻作梯田最为称赞的是水利灌溉系统,梯田灌溉系统完备,依靠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绝。据记载,当地移民依靠传统农耕稻作技术,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修渠作堰、引水灌田,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大小渠道纵横交错,绵延数十里,不知疲倦地灌溉着万亩梯田,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2010年,汉阴凤堰稻作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2年,中国北方第一座开放式生态博物馆——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揭牌。汉阴凤堰稻作梯田2016年入围农业部408项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农业生产系统名单;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堰硒米 稻法自然
地理空间上,梯田依山傍水,错落分布在海拔500米至650米之间,梯田级数均在300级左右,区域内雨量充沛,云海漫漫,潺潺流水四季不绝,形成独特的小气候。
凤堰稻作梯田紧邻汉江,江水常年拍打岸壁,激起巨大水雾,水雾再随空气落到层层田间,形成旱能蓄、涝能排,流放自如的自然灌溉系统。当地村民沿袭传统种植方式,坚持水稻与油菜两季轮作,很好地保护了梯田的形态和生态。
在湖广移民到达汉阴以前,汉阴此地以高山旱地耕作为主,除了种植豆类杂粮外,以种植粟谷为主。明清时期来自南方的移民,在这里开垦荒山之后,引水开田,改变了陕南山区原有的农业结构,采取了与南方相近的以水田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习惯。秦岭南麓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湖广移民不仅单纯地进行了种植作物的改变,水利灌溉系统的营建,传统稻作农业的所有组成部分,在陕南都进行了完整的移植并延续至今。水稻现已成为凤堰梯田最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250年前,当地人民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先进的技法缔造了万亩古梯田。如今,汉阴人继续传承好这一宝贵遗产,通过有效举措守好老祖宗留下的这片梯田,为地方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留住了最美的原色和底色。
凤堰稻作梯田以富硒大米为农作物示范产品,将传统种植手段与现代种植技术相结合,全面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病虫害防治,确保种植的稻米富硒质优。进入收获期后,成熟的稻子颗粒饱满,随风翻滚,稻香扑鼻,一片金黄。
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富硒土壤的滋润,产出的富硒大米,米粒香软,口感极佳,具有抗癌防衰老等功效,加上近些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里优美的环境,认识到富硒有机大米的健康价值,让原本低价的大米变得炙手可热,畅销海内外,由于产量有限,价格也水涨船高,让当地农民得到了实惠。
为鼓励村民发展有机种植,当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时推行“免费种苗”“产业奖补”“订单引进”等新模式,不断释放“梯田+”的叠加优势,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汉阴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天然的富硒资源,重点推进全县富硒稻米产业发展,科学编制了《汉阴县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从富硒大米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种植、高效种植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工、从田间到餐桌质量可追溯体系、互联网个性化定制、营销体系、品牌创建及多元化深加工体系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力争打响汉阴富硒大米品牌。
凤堰美景 产业延伸
作为清代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凤堰稻作梯田历经百年风雨,在南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涌动着生生不息的蓬勃活力。
从高处俯瞰,凤堰梯田层层叠叠,大如曲池,小似新月,优美的曲线勾勒出“小山如螺,大山如塔”的壮丽景观,尽显自然美、古朴美、艺术美。
吴氏家族迁入此地修建稻作梯田,不仅带来了南方先进的农业理念和种植方法,同时在繁衍生息中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和乡风民俗,形成独特的山地文化体系。
“梯田地好水好,都是无公害种植,产出的大米和油菜籽又香又有营养。”意外成为网红,堰坪村67岁的杨明荣觉得自己找准了路子。最初只是拍摄梯田美景、田间劳作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解闷”,结果一不小心收获了大量“粉丝”,这给了杨明荣启发。几年前,他开办了生态家庭农场,流转200多亩梯田,种植有机水稻和油菜,再通过手工作坊加工高品质的大米和菜籽油,让前来的游人在尽享田园风光之余,感受传统,体验农事。
“这些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手艺,得把它传承下去,让后人了解农村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很有意义。”杨明荣说,自己卖的不仅是农产品,更是陕南独有的农耕文化。
熊哲贵是凤堰当地的一位普通妇女,她的家就在美丽的凤堰古梯田的山梁上。她家开的“田梁农家”农家乐远近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中央电视台4套《远方的家》栏目曾专题播出“田梁农家”的故事。她和家人用智慧与双手实现了小康梦想,书写了凤堰古梯田农家人的传奇。
在梯田周边,还散落着10余处与梯田开发密切相关的古民居、古寨堡等文物建筑,构成了梯田区域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多元交错的空间结构。
保护和挖掘稻作梯田的内在潜力,文化的“活态”利用是关键。近年来,汉阴县立足顶层设计,聚力打造我国第一座以移民农耕文化为主题、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从文物保护、文脉传承、文创融合等多维度发力,全面呈现梯田文化的厚度与温度。
汉阴凤堰稻作梯田作为中国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农耕文明遗产之一,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地,是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是山区农业知识技术体系的集成地、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更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它作为秦巴山区农业生物和移民文化的“基因库”,对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业文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稳固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历史文化为脉络,以文物保护利用为引领,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支撑,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线,以带动村民致富为目的,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文物扶贫带动农业文化遗产富集区域快速发展的“凤堰经验”。深厚文化的给养,让汉阴凤堰稻作梯田不是一片空洞的“山野”,而是富有内涵与意境的生态艺术,流动着人气,焕发着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