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国土面积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万公顷,常年种植水稻面积70万亩。近年来,颍上县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积极推进稻米产业全链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在生产环节上,扎实推进稻米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制定《水稻绿色氮高效碳减排品种评价技术规范》,筛选推广优良食味水稻绿色品种6个。构建“增汇优先、降耗为主、减排为重、循环利用”低碳稻作技术体系,推广面积达30万亩次;集成稻麦轮作土壤碳汇—农田地力—产能品质多目标协同跨越技术,应用面积达150万亩次。培育稻米区域公共品牌1个,认证“颍上大米”等“三品一标”农产品12个,“阜淮”“国望”等优质稻米品牌市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制定《湿地生态景观稻田建设技术规范》等作物健康栽培、稻麦适度加工等技术规范26项;遴选命名享心园等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
(二) 在加工流通环节上,积极构建稻米产品绿色供应链。全域推广联合收割机前置粉碎作业减损收获技术,水稻收获籽粒损失率降低到1〜2%;加大低温低能耗清洁烘干综合生产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及补贴力度,最大限度满足稻谷高质量及时烘干入库的需要;推广糙米微缝灭酶增香、精准柔性分层碾磨等技术,使稻米碾磨度降低到9%以下;推广稻米“低温存储”技术,使大米“黄金赏味期”延长到60天以上。推广“粮超”“直供”“网上粮仓”等营销新模式,完善县、乡、村电商物流网络,培育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5家。搭建颍上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全县80余个稻米企业品牌产品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
(三)在产业链布局上,全面推进稻米产业集聚循环发展。聚焦现代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等5大任务,建设加工集群培育、物流商贸提升等10大工程,融合生产、加工等6大环节,创建了以稻米为主导产业的颍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产业园实现总产值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8:50.7:32.5。以产业循环式生产发展为核心,建设“地下管道+智能配肥+精准灌溉”稻田水肥(沼液)一体化绿色生产基地3.5万亩、苕稻鸭萍鹅等“稻田+ N”新型农作模式30.5万亩;以企业循环式组合发展为核心,加大稻米加工副产品高效增值利用项目奖补力度,开发了米乳饮料、碎米高蛋白粉等高值新产品,提升了稻米加工增值能力。
三、工作成效
(一)科技支撑更为稳固。颍上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与科研院所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5个、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
(二)利益联结更加紧密。颍上县积极推进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构建,组建现代生态稻米产业化联合体3家,农户参加合作社比重达65%,稻米订单生产比重达75%以上。
(三)产业发展趋于融合。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科研+示范+推广三结合”“市场+龙头+基地”“市场+龙头+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融合、多功能聚合”现代稻米生态产业化发展格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