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乡出好米
时间:2022-04-28 02:48:56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赵飞 田薏 李阳 字号:【

  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是以壮族水田文化为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南圩、那桐、乔建等10个乡镇,水稻种植面积22万多亩。早在6500年前,壮族先民在隆安创造了大石铲文化,同时创造了“那文化”。

  广西隆安县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是以壮族稻作文化为特色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隆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北角,自古就是壮族聚居区,目前壮族人口占94.6%,区域内河道纵横,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在壮语中,“那”即是水田的意思,“那文化”即指壮族的稻作文化。隆安县“那”文化底蕴深厚,以大石铲祭祀遗址、“雒田”遗址景观、稻神祭习俗遗存最具特色,被著名学者梁庭望先生赞誉为“壮族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地”。

  2015年,广西隆安县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核心保护区包括四个区域:右江流域沿岸连安村至博浪村为核心区域,内有娅怀洞遗址和大龙潭遗址;丁当河流域沿岸的更也区域,内有鲤鱼坡贝丘遗址;渌水江西大明山至博浪村区域;罗兴江谷波湖到博浪村的区域。

  逾万年的水稻利用史

  隆安县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在稻作类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占有重要位置。覃乃昌、梁庭望等学者提出,壮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民族之一,这种观点被称为稻作起源的“那学说”。2012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发表论文《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为“那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成果支撑。该研究根据栽培稻和各地野生稻的基因比较,大致推断出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的珠江流域,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了粳稻。

  隆安县所在的“那桐—坛洛”平原,历史上曾有广泛的野生稻分布。据相关研究,广西野生稻有两个多样性中心,其中之一便是大明山西南侧的隆安、扶绥和邕宁交界处的左、右江和邕江河谷地区。近年,考古人员在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和距今2.8万年的疑似水稻植硅体,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利用稻的考古证据。

  隆安厚重的稻作文化有着多元的展现。全县自然屯中有133个以“那”命名,村民耕作的地名也会冠以“那”名。民间有古老和系统性的稻作起源传说流传。不同时节对农田的劳作,衍生出许多以稻作农耕文化为母体的节日,如二月社日、三月初三歌圩节、四月初八农具节、六月初六芒那节(祭禾节)、七月娅王节等。隆安于2013年获评中国那文化之乡,四月初八农具节、壮族芒那节、红良打铁技艺、南圩亥日、隆安稻草龙等稻作相关非遗项目陆续入选自治区级保护名录。

  “十二个太阳都不怕”的稻作农业

  隆安县有右江、渌水江、罗兴江、丁当河等22条地表河和18条地下河,水资源非常丰富。勤劳智慧的壮族先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兴建了大批水利设施,包括水坝、自流渠、筒车、碾坊碓房、鱼床等。

  明嘉靖《南宁府志》有载,隆安县罗兴江边的村落“水车溉田,极称便焉”;在渌水江沿岸,“以塞水陂作水车灌田”。在隆安,“十二个太阳都不怕”的谚语自古就在民间流传,意指隆安水源丰富,水利设施齐备,即便有十二个太阳,也不会耽搁稻作生产。雁江镇有一个自然屯名叫“那艾”,意思就是“种水稻容易”。隆安县属国家粮食大县,年水稻种植面积1.46万公顷,总产近8万吨。“那”乡出好米,优良的水土条件造就了优质的稻米。

  2018年,雁江香米入选首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近年来,隆安县大力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优明占、五优116、荃优丝苗、湘优1126、野香优2号、野香优688等一批优良品种。一批新型农业发展企业以“基地+合作社+农户”为经营模式,打造以雁江香米为代表的农业品牌,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带领当地农户走上致富路。

  通过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等农业生产方式,隆安以稻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貌。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农业系统的稻作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民国《隆安县志》载,隆安县的栽培稻有早稻、冬谷、晚稻和旱谷四大类,其中冬谷、旱谷均为糯稻品种。在传统农业生产技能和稻作制度安排方面,至今仍然得到传承和应用。在传统的水稻栽培组合中,约有20%水田耕作采取“早稻+晚稻”,10%是“中稻+小麦(荞麦)”,70%为“中稻+冬翻休闲”。1956年开始大面积改一季稻为双季稻。1964年后推广种植稻底绿肥、冬烟和油菜,水田耕作逐步改为“稻+稻+绿肥”“稻+稻+冬烟”“稻+稻+油菜”。1982年农业生产包干到户后,部分水田采用水稻与甘蔗、水稻与香蕉轮作。近年来,“南瓜+稻+冬种蔬菜”的轮作模式也较为多见。畜禽水产养殖一直是隆安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2020年,全县生猪出栏20.87万头,牛出栏1.49万头,羊出栏3.26万头,家禽出栏1084.7596万羽,肉类产量38263吨,水产品产量12700吨。

  隆安县鱼类资源丰富,有9目21科129余种,常见的自然生长与人工养殖鱼(虾) 类有青鱼(黑鲩)、草鱼(平头鲩)、罗非、鲢、鳙、鲮、鲤、鲫、鲋、长头鱼、鳊、鳜 、卷口鱼(老鼠鱼)、禾花鱼、银飘鱼(兰刀鱼)、团头鲂、盔鱼(骨鱼)、刺鳅(锯鱼)、塘角鱼、斑鳢(花鱼)、鲇(鲶)、黄鳝、泥鳅、虾等。隆安江河的鱼类多样,其中以罗兴江所产的鱼最为人熟知。罗兴江的鱼虽然大多不重,却因其肥美和鲜香而美名远播。在鹭鹚村,有一处横跨罗兴江的“九门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据《隆安县志》记载,“鱼类群集于此(九门桥处)”。究其缘由,当地人将其归功于河底“沉香木”的存在。清乾隆年间进士、隆安人马延承的诗作《九门桥》中有载:“九门桥,一名鹭鸶桥。相传此处波底有沉香木,鱼食之,故其味异于他所。每岁佳节,邑令必躬至河干,集渔人捕之。”

  壮乡的特色稻米美食

  制作大米食品是平原稻作区隆安壮族的特长,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十余个系列、一百多种精美的大米食品。粽子、糍粑、榨粉一直是隆安稻作区民众节事活动款待亲朋的必备美味。雁江米粉、雁江粉利是美名远播的传统美食,其中后者的制作工艺现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雁江街天(圩日)的各个粉店门前,总是有排着小长队在等候吃粉的人们。在街市上,也经常会听到人们以“你吃粉了吗”来互相寒暄。

  梁庭望先生曾指出,隆安县具有浓郁的稻作文化氛围,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所有节日必需以大米制品敬神的习俗”。在隆安县,“三月三”期间,民众普遍制作五色饭,用来赶歌圩食用,或祭祖之用。五色饭因糯米饭呈黑、红(或蓝色)、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当地民众也把它看作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制作五色饭的染料,取材于紫蕃藤、密蒙花、枫叶、红蓝草等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五色饭只是糯米饭的典型代表,在隆安稻作区,一年中的好多节日节气,人们都会用糯米来点缀生活。春节有大粽子,“三月三”有五色糯米饭,端午节有三角粽,中元节有绿叶糍粑。农忙过后的霜降,人们喜欢吃裸糍(即不包芭蕉叶的糍粑)。恰如一位隆安人在文章中所言:“老家的味道,是糯米香的味道。壮家人,一生都跟糯米有着不解之缘。”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