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蚕茧 享誉全球
时间:2022-03-16 07:42:39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刘学兵 字号:【

  阳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位于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宜人,森林繁茂,水源充足,适宜桑树生长。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阳城形成了一套以阳城蚕桑为主的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

  “阳城蚕茧”以历史悠久、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于世,其色泽好、上车茧率高、解舒率高、出丝率高、双宫茧少、黄斑茧少、柴印茧少、死笼茧少。用“阳城蚕茧”所缫的梅花牌SE桑蚕丝,质地柔软,光润洁白,远销日本、英国等20多个国家。

  阳城蚕桑源远流长

  据考证,阳城栽桑养蚕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竹书年记》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桑林即在今阳城县的蟒河镇,曾经是一个乡的所在地,也是商周时蚕桑的集中产地,至今这里的大山中还有成片的野桑树林。周穆王之所以休于获泽(阳城),其目的就是为了观赏当地人民采桑养蚕的盛况,并在桑林之地召集各路诸侯,大摆饮宴以示庆贺。

  在垣曲、沁水、阳城交界处,至今还保留着原始混交桑林。现阳城县寺头乡、河北镇、董封乡和横河镇等地,都蕴藏着丰富的桑树品种资源。许多古老桑树,树龄多在一二百年以上,有的达五六百年。这些都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珍稀树品。

  两汉和隋朝时期,流经阳城沁河流域的蚕桑丝绸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到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这地方的蚕丝生产达到了鼎盛,创造出中国丝绸史上最为辉煌的品牌。特别是明代,闻名全国的“潞丝”主要出产于潞州(今长治市)和泽州(今晋城市)。明代北方著名散曲家沁水人常伦在《沁水道中》云:“处处人家蚕事忙,盈盈秦女把新桑,黄金未遂秋卿意,骏马骄嘶官道旁。”可见当时沁河流域蚕桑生产是何等兴盛。明万历年间阳城籍吏部天官王国光刻在石碑上的诗文,“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生动描述了明朝当时阳城蚕桑业的盛况。

  据同治版《阳城县志》记载:“缫户虽多,邑中不织绸缎,皆鬻外。”宣统《阳城乡土志》记载:“挽手、黄丝皆系外商驻买,黄丝约二万余斤,挽手六七千有奇。”当时阳城县里的商号东晋福曾为外地的蚕丝商人办理汇兑业务,可见蚕丝贸易相当可观。民国初年,阳城外销商品中蚕丝价值为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阳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一优”蚕业,蚕桑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87年养蚕4.8万张,产茧324万斤,步入“三万担县”行列;1995年全县养蚕6.7万张,产茧408万斤,首次踏入4万担县,2012年养蚕7.6万张,产茧710万斤,成功迈上“七万担县”台阶,成为远近闻名的“华北蚕桑第一县”。

  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没有放松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和扶持,强化基地建设,使蚕桑产业逐步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纯农业乡镇和山区乡镇集中和转移,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化、专业化格局得以形成。“阳城蚕茧”被国家质监总局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城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蚕桑衍生产品生产企业40多家,生产出的丝绵被、桑葚饮品、桑叶茶、桑果酒、蛹虫草、蚕沙药枕等农副产品,为阳城蚕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蚕桑技艺独树一帜

  阳城地区无霜期较短,桑树修剪方面阳城人民创造出一套适合阳城气候特点的“出扦”修剪法,在全国独一无二,并总结出了桑树出扦修剪的“三出三不出”原则,即“出下不出上、出粗不出细、出外不出里”。这种管理办法,虽然对春季的桑叶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桑树新梢的生长期较长,枝条生长健壮充实,在阳城无霜期较短的情况下,保障了桑树的健康生长,为秋季以及明年的蚕桑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阳城独特丘陵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地埂桑树栽植方式,地埂桑生态优势是其他经济作物不可比拟的。因为桑树是落叶植物,又是叶用植物,一年采叶和伐条需要2〜3次,对作物的生长影响不大,只对夏秋季近桑树边际的庄稼有点遮萌,从整个生产角度来看,也是利多弊少。其主要生态优点:一是地埂桑不用专门为桑树施肥,解决化肥土壤侵害;二是不用专门为桑树耕作、锄草和松土,节约桑园管理用工;三是地埂桑是单行种植,树冠扩展面大,单株发育良好,通风透光,病虫害较少,减少农药用量;四是地埂栽桑,利用强大的根系群,互相盘根错节可以起到护塄的保水、保肥、保面积减少、保地面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四保”的作用;五是既绿化了山川又保障了农民群众粮食生产和经济收入;六是地埂桑在春夏秋形成了“从下往上看,座座桑树山;从上向下看,片片米粮川”田园美景,为阳城打造“ 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四季旅游”的“悠然阳城”生态旅游奠定基础。

  蚕桑文化特色鲜明

  阳城蚕桑文化源远流长,它发轫于西周,兴盛于唐宋,迄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相传黄帝元妃嫘祖娘娘曾于阳城云蒙山教民养蚕,周穆王也驾临获泽(阳城)视察当地蚕桑。

  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有一条绵延不断的溪流——蚕桑养殖习俗在渗透传承。它与其他文化相融发展,形成了大量与桑、蚕、丝相关的诗歌、风俗、礼仪、服饰等,构成了蚕桑文化的丰富内涵。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祭的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传统习俗,已经深深融入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儿女婚嫁和日常生活中。它不仅丰富了乡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栽桑养蚕在更广泛的空间里得以传承,这也是阳城蚕桑能随几千年文明史延续至今,并且一枝独秀的重要原因。

  蚕桑文化是阳城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且不能为现代技术所代替,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大力传承发展。同时,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农耕文明的成熟。蚕农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注重对蚕性的观察,不断研究和探索出了一整套蚕桑养殖习俗流程,总结了蚕种的选育、制种、给桑、防病、禁忌等。这些习俗对栽桑养蚕、缫丝技术、桑蚕文化以及后世蚕桑业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阳城蚕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为全域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两届阳城农业嘉年华中的“丝路语,耕读阳城”全方位弘扬阳城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寺头乡连续五届桑葚采摘节的成功举办,吸引山西晋城、长治、临汾甚至河南、河北等省内外游客到此采摘、游玩和休闲,“蚕韵寺头”的名片越来越亮。次营镇“丝想小镇”的建设,农业公园绿道环绕,万亩桑园装点山野,勤劳致富的精神传承,展现出蚕桑产业新的活力和希望。

  蚕桑文化不仅渗透到了历史、神话、文学、绘画之中,从地理方面也都能找到蚕与桑的印痕。阳城部分乡镇或村庄用“桑”进行命名,足见桑树或蚕桑产业与地域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桑或蚕桑成为该村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蚕桑产业在阳城历史的悠久。阳城县以“桑”命名的乡镇有白桑乡、桑林乡(2000年与台头乡合并为蟒河镇)2个;以“桑”命名的村有蟒河镇桑林村、下桑林村、范桑沟村、上白桑村,白桑乡白桑村、横河镇桑园河村6个;庄有寺头乡张家庄村的桑树弯;董封乡岩山村的桑园沟;芹池镇刘东村的桑凹;东冶镇南寺沟村的桑园沟4个;桑葚区共有24个村庄,位于阳城县河北镇九甲、赵沟、六甲一带,桑葚区是这一带24个村的总称,其名称已没有证据可考,但这一说法在当地由来已久。

  (作者单位:山西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