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生猪大省,生猪产业是湖南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后,湖南及时优化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推进湘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全省出栏生猪6122万头,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出栏生猪4532万头,同比增长3%,稳居全国第2位,中部地区第1位,能繁母猪373万头,是国家确定保有量的104.8%,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200万头以上,产量产值再创新高。
优质湘猪工程全面实施。一是集群式发展湘猪优势产区。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推进4个特色鲜明的生猪优势产区集群式发展,初步形成湘南外向型优质猪肉供应区、长株潭肉食精深加工区、洞庭湖农牧循环种养结合示范区、湘中湘西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区。全省65个生猪调出大县的出栏量占全省出栏总量的84%。二是集约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2019年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万头以上大型猪场1052个,已建成投产762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基本实现养殖全程机械化。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021年,全省有5家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达到100万头以上,其中唐人神、佳和农牧进入全国生猪养殖企业20强,全省前10强头部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占全省生猪出栏量的19%。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23家省外大型生猪龙头企业来湘投资发展,全国前10强生猪企业均在湖南发展生猪养殖或相关产业。支持省内养殖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有1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41家省级龙头企业,有新五丰等5家主板上市公司,湘村高科等25家后备上市公司,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支持生猪屠宰和肉类精深加工发展,有年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的生猪屠宰企业14个,“运猪”向“运肉”加快转变。四是提升优质湘猪产业竞争力。按照“常规品种出特色、特色品种走高端”的思路,培育了宁乡花猪、大围子猪、沙子岭猪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湘村黑猪、浦市铁骨猪、全一手等一批产品品牌。建设有中国驰名商标1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5个,其中饲料品牌有骆驼、浏阳河、九鼎等,种猪品牌有美神、佳和、天心、鑫广安等,猪肉及制品品牌有唐人神、U鲜、湘村等。在长株潭生猪产业创新发展区实施以宁乡猪、沙子岭猪、大围子猪、湘村黑猪等地方猪为重点的优质湘猪产业集群项目,推动域内地方猪出栏量增至14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110亿元,优质地方猪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成效明显,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有效提升。
种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湖南以种业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大力推进种猪产业发展。一是率先全国开展省级联合育种。湖南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以种猪生产为重点的全国畜禽种源核心基地。由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瑶生牵头,开展湖南瘦肉型猪核心种源自主选育,推进省级区域性联合育种,生猪育种水平全国领先。在2021年的全国种猪大赛上,佳和农牧选育的杜洛克种猪以综合指数最高得分获“猪王”称号,天心种业、唐人神等种猪企业的种猪指数和供种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二是加大生猪新品种培育。以地方猪种为母本,培育的湘村黑猪、湘沙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目前,湘潭市、常德市、娄底市等地持续在开展湘岭猪、石门土猪、广益黑猪等生猪新品种选育,育种来势较好。实施良种补贴,全省生猪良种覆盖率90%以上,规模猪场的能繁母猪PSY值提高到22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头以上。三是提升种猪供应能力。目前,全省建有5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天心种业、新五丰、佳和农牧、唐人神、湘村高科),21个生猪原种场、87个一级扩繁场、51个种公猪站,生猪繁育体系健全,种猪企业数量跃居全国前列,生猪种业年产值达310亿元。
绿色种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是坚持整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近年累计投资96亿元,先后支持109个县、1.4万个规模养殖场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意识有效提升,养殖环境与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出台《湖南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年)》、修订《湖南省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定》,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与工作体系,明确了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的主攻方向。在全国率先出台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常抓不懈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向纵深推进。目前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3%、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9.6%,其中大型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均超出国家规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支持粪污处理社会化。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进养殖废弃物社会化处理、产业化利用。全省建成第三方畜禽粪污处理机构627家,其中有机肥厂68家。三是推进以地定养种养结合。依托大型养殖企业,采取“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粪污处理、统一疫病防控、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发展与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适度规模养殖。全省70%以上的新建规模猪场建在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山区和丘陵区。在12个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在22个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指导规模养殖场配套种植基地,引导种植户就近利用畜禽粪肥。项目区的化肥使用量减少16.8%、有机肥施用量增长22.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处在全国前列。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