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贷款
时间:2022-12-29 14:43:48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

  2021 年,农业农村部推动金融机构探索创新支农服务,强化地方金融支农工作指导与支持。在积极总结地方和金融机构报送的金融支农惠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梳理形成了金融支农八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本刊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摘要

  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加大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2017年以来,甘肃省人民政府设立实施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贷款,通过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政银企对接和政银担合作,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发放流程,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创新背景

  2017年以来,甘肃省制定出台了特色产业发展贷款的有关文件,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201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的意见》(甘政办发〔2019〕47号),这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破解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助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创新之举,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富民产业和县域经济,支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具备一定规模、对农民增收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主要做法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银保监局等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积极筛选推荐农业产业项目,每年召开会议加强银企对接和银担合作,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发放流程,加大特色产业发展贷款投放力度。

  (一)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通过省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成立了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金控集团),下属甘肃金控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甘肃金控担保),再通过参股或控股市县担保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构建起省、市县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2018年5月,甘肃金控集团发起设立了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甘肃金控担保,2018年8月起甘肃金控担保出资43.5亿元、市州政府配套出资15亿元,成立了13家市级担保公司,全省建立健全了“1家省担保公司+13家市级担保公司”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担保服务覆盖到了所有县域;同时,积极对接运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分担风险,争取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贷款上最高给予20%的风险补偿。

  (二)完善各级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推动86个县(市、区)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设立风险补偿金14.16亿元,用于分担县域特色产业贷款发生的担保代偿,承担20%的代偿责任。同时,按照“谁推荐、谁服务、谁监管”原则,由县级政府认真做好符合申贷企业、项目的推荐和初审把关工作,并协助银行、政府性担保机构做好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贷款使用等工作,督促指导贷款企业规范经营。目前,甘肃省基本健全了以省金控担保为基础、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市级政府性担保机构、县区政府、放款银行共同承担的特色产业发展贷款风险分担体系。

  (三)逐级推荐优质农业企业和项目。为落实利用好特色产业发展贷款,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建立了全省特色产业发展贷款项目库,指导各市县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龙头企业申报、县区初步筛选,市州汇总审核、农业农村部门复核推荐”的程序,积极摸排企业贷款需求,不断补充完善和调整项目内容。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分4批共推荐龙头企业3020家,经省级审查,入库企业1865家,贷款需求967.9亿元。

  (四)强化政银企对接平台建设。甘肃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多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银政企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对接事宜。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发改委、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共同签订了三方合作备忘录,就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甘肃特色产业发展达成合作意见;与省邮储银行达成合作协议,设立了“农牧邮储产业贷”专属信贷产品;协调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农行甘肃省分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与甘肃金控担保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多方合力推动贷款落实,形成了省金融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金控担保、银行、企业等互相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为推动特色产业贷款落实提供了保障。

  (五)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200家以上,将龙头企业培育任务分解至县区,通过引导龙头企业科学布局、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创建农产品加工业强县、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进行支持。积极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的融资、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指导市州、县区整合涉农资金,采取贷款贴息、先建后补和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龙头企业给予扶持。

  (六)创新特色产业发展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建立“银行让利、企业带动、农户受益”利益联结机制,推出“银行+公司+农户”“银行+合作社+农户”“担保+信贷”“保险+信贷”等多种金融支农模式,帮助贫困人口以雇佣劳动、订单交易等形式增加收入。例如农发行甘肃省分行的“统贷共管”产业扶贫联合体贷款模式、国开行甘肃省分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贷款模式、农行甘肃省分行的“陇原农担贷”、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的“就业+产业”扶贫模式等,有效发挥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支农成效

  截至2021年末,甘肃省累计发放特色产业发展贷款1613.54亿元,其中2021年发放312.86亿元,有力助推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促进了金融支农产品创新供给。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风险分担的优势,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研发推出了“政策性金融+政府性担保”组合产品,形成了专人对接、专项服务的有效机制,推动了银行市县支行和市州担保公司业务下沉。例如,“金合担”为15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4.4亿元的免抵押担保;“金农保”通过“担保+保险”模式引入1亿元保险资金支持省内企业发展;“小农创新”业务试点先行、全面推广,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以内,为595户小微、三农、双创和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了32亿元担保;“金税保”为纳税良好的企业提供了额度合理的信用担保。

  (二)促进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和区域性优势产业贷款主体,做到应贷尽贷,力贷快贷,支持各市县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培育形成了“一县一产业、一村一精品”的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目前,甘肃金控担保围绕六大主导产业的担保总额2097户、金额204.9亿元,其中牛产业担保企业378户、金额32亿元,羊产业担保企业300户、金额34.1亿元,菜产业担保企业365户、金额37.9亿元,苹果产业担保企业723户、金额64亿元,马铃薯产业担保企业58户、金额5.3亿元,中药材产业担保企业273户、金额31.6亿元。

  (三)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对经营基础强、产销对接好的省外重点引进企业,给予最高额授信,提供保姆式服务,满足企业在甘项目建设长期大额融资增信需求。例如,支持16户国家级农业龙头和247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担保金额52.4亿元,其中康美集团1.4亿元,中天羊业5.65亿元;支持宕昌羌藏公司、庄浪农发公司、环县湖羊公司等15家承担县域产业扶贫职能的公司担保31.2亿元,助力“宕昌模式”“庄浪模式”“环县模式”等扶贫模式全面推进。

  (四)促进了企业主体融资增信降费。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发挥最高信用评级优势,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获得低成本长期资金。例如,平凉市崆峒区扶贫收益债担保8亿元,扩大了产业扶贫资金来源;实施1~1.5%的分档优惠费率,帮助企业减费让利30866万元,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担保费率1%,县域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担保费率1.2%;对市州担保公司500万元以下的原担保业务免收再担保费,引导市州担保公司进一步减费让利。

  推广价值

  创设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为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撬动了金融资金活水精准浇灌特色富民优势产业发展。

  (一)通过政府性担保增信,有效解决了农业企业贷款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难题。农业企业贷款长期面临的难题是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金融机构难以直接为其发放大额中长期贷款。针对这个问题,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全过程引入国家、省级、市级农业融资担保服务,有力增强了金融机构参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贷款投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解决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

  (二)通过政府筛查推荐,有效解决了融资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县级政府按照“谁推荐、谁服务、谁监管”的原则,筛查推荐符合条件申贷企业和项目,全程参与贷前调查、贷后管理、贷款使用、资金监管等工作,并建立风险补偿金,承担20%的代偿风险,有效加强了这一贷款模式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并组织银行、担保、企业三方直接沟通,有力解决了银担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贷款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对接。

  (三)通过组织银担企直接参与,有力激发了农业信贷产品的创新供给。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通过组织银行、担保、企业直接参与,支持建立“银行让利、企业带动、农户受益”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了各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联合开发“政策性金融+政府性担保”组合支农产品,研发推出了“担保+信贷” “保险+信贷” “陇原农担贷”等多种融资产品,有力实现了金融分层分类支持不同贷款主体的目标,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信贷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

  (四)通过探索全产业链联合发展,有效开创了产业发展富民的新模式。引进企业示范、龙头公司带动、合作社衔接、贫困户参与,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重要途径。甘肃省实施的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在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总结推广了“国有扶贫开发公司(富民公司)+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合作社+农户” “县级市场化扶贫开发公司+协会+金融机构+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销售终端”的精准扶贫模式。

  下一步工作安排

  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为推动破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融资难题探索了新路径、开辟了新通道,得到了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的普遍欢迎。下一步,甘肃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创设专属金融产品,加强风险管控和风险分担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将其打造成为金融支持全省实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的有效支撑平台,把更多金融资金活水引入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之中。

  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