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先民们在近海山区常遇台风暴雨、松溪两岸的砂质土壤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农作的条件下创造发明的一种独特的河流砂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形成的种蔗制糖产业系统。遗产地保护范围涵盖松源街道、郑墩镇、茶平乡、河东乡和旧县乡,总面积为400平方公里。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地处福建母亲河闽江上游建溪支流松溪河流域的源头,属闽西北区域。系统形成起源于公元前202年左右的秦汉时期,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当时,闽越王国的先民们将野生甘蔗自然杂交的竹蔗移植到松溪河两岸冲积的火山岩质沙洲台地上进行人工栽培制作糖类,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并且形成了独特土地利用系统与农业生态景观,具有典型的历史、经济、生态及文化特征。
河流两岸独特砂地利用与生态循环系统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先民们在近海山区常遇台风暴雨、松溪两岸的砂质土壤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农作的条件下创造发明的一种独特的河流砂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形成的种蔗制糖产业系统。
在整个系统结构中,先民们先将野生竹蔗种植于松溪河沿岸河堤及砂地中,因竹蔗像竹子一样具有地下走茎(鞭),随着地下走茎及根系不断生长及交叉、相互连接,竹蔗在地下形成一个发达庞大的根系网络结构,从而加固了根际土壤,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和松溪河岸稳定。
水土流失减少,使土壤层逐渐增厚,从而也促进了竹蔗与其他作物生长,竹蔗地面生长旺盛反过来又促进地下走茎及根系生长,加固根际土壤能力更强,水土流失更少,松溪河岸及砂地更加稳定。
蔗杆收割制作糖后,蔗叶与杆渣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形成了“河岸砂地植蔗、蔗根固土、土厚促蔗、蔗杆制糖、杆渣还田”的河流两岸独特砂地利用与生态循环系统。同时,甘蔗又具有高固碳作用。因此,系统不仅减少了福建母亲河闽江源头区域河流两岸的沙地的水土流失,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空气质量,对提高闽江源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珍贵的世界甘蔗种质资源
甘蔗为禾本科甘蔗属植物。目前,甘蔗属内的栽培种主要有热带种、中国种和印度种,竹蔗是中国种中的一个主要传统栽培甘蔗品种。
甘蔗生产多采用无性繁殖,即利用蔗茎作种。收获甘蔗后遗留在地里的蔗蔸含有较多的茎节和蔗芽,可在一定条件下萌发出土长成甘蔗。上季甘蔗砍收后,遗留在地下蔗蔸里的蔗茎上芽萌发出土后长成的新株称为宿根蔗。在生产上,由于宿根蔗栽培具有省种、省力、早熟、加速良种繁殖等优点,从而可有效地节约甘蔗种植生产成本。据统计,宿根蔗栽培可节约整地费10%、种蔗费3%〜6%、蔗苗费10%〜12%,共计达23%〜27%。
因此,长期以来,甘蔗宿根栽培都是国内外甘蔗产区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栽培制度。宿根蔗长势强弱和产量高低、宿根栽培年限长短、宿根性好坏是评价一个甘蔗品种宿根性好坏和重要指标。据记载,目前我国大多甘蔗宿根栽培年限一般2〜3年。国外宿根栽培年限中,有古巴25年、毛里求斯5〜12年、夏威夷7年、西印度群岛地区5年等的记载。
据历史资料记载,原产于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的竹蔗(百年蔗)种植于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7年),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现存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竹蔗品种,其宿根栽培年限目前已达295年,是目前世界上蔗龄最长的宿根蔗,堪称世界第一蔗。
松溪竹蔗(百年蔗)与其他现有甘蔗栽培品种相比,最显著特征,也是其他品种没有的:就是像竹子一样,有很粗壮的地下走茎(鞭)。通过地下走茎(鞭)不断地长出新蔗、新根,形成发达的根系,对防止松溪沿岩沙洲台地的水土流失、保护松溪与闽江水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松溪竹蔗(百年蔗)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珍贵的甘蔗种质资源之一。
传统的竹蔗深耕破垅(畦)栽培技术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中竹蔗宿根栽培仍然采用传统深耕破垅(畦)栽培技术。当气温已稳定在15℃以上时(约在清明前后)即行深耕破畦,破畦时,用锄头把蔗蔸四周的土壤扒开,深度达到蔗头以下。将挖出的土壤随即在甘蔗行间做成垅,并在垅上种植豆科作物。
与其他宿根蔗破畦相比,传统百年蔗深耕破垅(畦)更早、更深、更彻底。百年蔗破畦的时间比一般宿根蔗田要早3〜5天,此外,一般地方破畦深度只挖到原蔗种的上部,而百年蔗破畦深度达到蔗头以下,因而破畦更深、更彻底,形成了上大下小的蔗蔸形态。深耕破垅(畦),一是切断部分表根及驻扎根,促进新根发展;二是既促使土壤风化晒白,又使蔗兜通气;三是容易把蔗头附近的地下害虫彻底除掉;四是促进在蔗兜基部的芽萌发生长。
悠久的制糖技术发展史
据记载,系统至少在秦朝已经熟练掌握了利用野生竹蔗资源制作蔗糖并与牛乳混合制成石蜜的技术;在唐宋时期系统已能通过捣蒸方法制造出红糖、水糖、冰糖等不同糖类品种,即用水碓将竹蔗捣烂榨取汁,然后将汁放置烧开水上蒸,即用高温脱水法把糖水加工为固体糖。至元代,用加树灰凝固代替高温脱水凝固制糖法,不仅克服了高温脱水凝固制糖法无法除去糖中酸素、糖难以凝固等方面缺点,而且糖液加入碱性树灰后,酸性被中和,便会很快凝结。至明清时期,加石灰凝固替代加树灰凝固制作红糖,并将元代采用将甘蔗捣烂后即加入灰改为加温提炼达到沸点后再加入灰,从而能迅速使糖液凝成板块。
同时,明清时期还发明了黄泥盖糖脱色法制作白糖,即取红糖再行烹炼,然后将鸡(鸭)蛋打入搅拌,使红糖中渣滓上浮,用铁笊篱撇取渣滓干净后,置瓷瓮中,至三月雨季时,用黄泥将瓷瓮封住,伏月剖封出糖,则糖水尽,其色加白,成白糖。如经过多轮次重复,则白糖更为纯净。
明清时期,也用白糖来制作冰糖。即用白糖再煎,候视火色,加入姜汁,经过一宵,即成天然冰块。目前,系统松溪竹蔗(百年蔗)红糖、福建著名仙游白冰糖、长泰黄冰糖等都传承传统制糖技术,在国内市场上销路极好。
此外,根据历史资料,在明清时期系统区域是国内最早使用蔗车的地方。蔗车工作的主要原理是用牛拉动两个并立的木制(石制)辊筒,将整根甘蔗直接放入辊筒间夹碾压,则蔗汁一次性榨出,且可以连续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系统内蔗农还将松溪河水车与蔗车相结合,利用水车的自然动力带动石头辊筒转动,碾压蔗杆榨汁,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明末清初时,系统的种蔗制糖技术还传播到菲律宾、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占城(越南)三佛齐(印尼苏门答腊岛东部一带)、单马令(今马来西亚境内)等国。由于系统内大量蔗农向东南亚等国移民种蔗制糖及开展以糖为主的贸易,故系统在古代海上丝绸形成过程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灰凝固制糖法和黄泥盖糖脱色法技术的发明及使用蔗车机械直接压榨蔗杆取汁取代将甘蔗杆剁成二寸长的小段放入水碓中进行人工捣烂榨取汁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种蔗制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糖的质量,而且使我国制糖业逐步走向了工业化,在中国制糖史上具有重要划时代意义。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经过2200多年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夫妻岩、选管家及治好了太后的妇女病等甘蔗传说故事,同时形成了村前或村后种风水蔗、每年竹蔗发芽之时拜“蔗神”、竹蔗收割开镰节、立冬时节吃甘蔗、清明祭祖用蔗、新娘完婚第三天和新郎回娘家要带上两棵连根带梢的“连尾蔗”婚俗、生孩要送红糖、新娘新郎牵入洞房时要喝红糖“交杯酒”等多种多样的种蔗与食用红糖习俗。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