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上千年历史,以种养结合为特征的稻鱼农业生态系统。遗产地位于浙江省青田县东南部山区,核心区为方山乡龙现村,现有农田500多亩,水塘140多个,是富有田鱼文化、华侨文化的特色村。
有一种鱼,温善易养,肉嫩味美,鳞软可食;
有一种鱼,当地农民将其视为逢年过节的珍品,甚至作为嫁妆赠送给出嫁的女儿;
有一种鱼,由其衍生出的“青田鱼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就是来自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的青田田鱼,它不仅凝结着农业生产智慧,传承了千年的稻鱼文化,还在新时期走出了一条从共生到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田鱼,在浙江省青田县养殖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当地先民种植水稻的同时在稻田浅水养殖鲤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鲤鱼鱼种,体色丰富,有全红、全黑、粉玉、大花、麻花、粉花和粉麻,还有杂斑色,俗称“田鱼”。其肉质细嫩,无泥腥气,鳞片柔软可食。
谈起田鱼的由来,要从唐代前后说起。一些江浙人迁移到青田生活,他们原先的“饭稻羮鱼”生活中河海鱼失去了来源,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青田县志》载:旧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以丘陵低山为主,虽地处瓯江水系,水资源丰富,但“浙动溪水峻急,多滩石,鱼随水触石皆死,故有溪无鱼。”在山区种植水稻,可以利用山间的流水和自然降雨获得保证,但是食鱼仅限于溪水涧里的少量鱼类,山区又难以普遍开挖池塘养鱼,因此无法满足需要。
在对优质鱼品追求的驱动下,部分头脑灵活的青田人锐意创新,将鱼放到稻田里繁殖。经过反复试养和驯化,终于从鲤鱼中选择出一种适宜稻田饲养的“田鱼”来。
这一耕作方式,引发了蝴蝶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开始在青田各乡村推广开来。
“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生态互利,稻鱼双丰收。”青田县农作物管理站高级农艺师吴敏芳说。
所谓稻鱼共生,就是在稻田里养殖鱼类,而水稻为鱼类提供小气候、庇荫和有机食物,反过来鱼类则可以为水稻除草、耕田松土、吞食害虫等,同一块土地上可以获得种稻、养鱼的双重收益,鱼、稻、田等形成一个可以自身维持正向循环的高效生态系统。这样,在有限的山地里寻求到最大产值的青田人将稻田养鱼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伯希·米西卡表示,中国古老的稻田养鱼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雨水、稻田、人、河流形成良性循环,为人们提供有机的食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基于神奇的稻鱼共生系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青田人还形成了“尝新饭”“青田鱼灯舞”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农业知识和文化底蕴得以绵延赓续。这些超越“时空”的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由于这里稻田养鱼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持续至今的实践,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现村则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田鱼村”。全村养鱼梯田有500多亩,水塘140多个,“有塘就有水,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构成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濒危性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显著特征之一。相较于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这种低产出低效益的精耕细作方式本应明显缺乏市场吸引力,然而,近十多年来,青田田鱼却呈现另一番繁荣景象。2021年,青田稻田养鱼面积有5.54万亩,田鱼总产量1662吨、总产值1.16万元。这是青田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发展壮大田鱼产业的喜人成果。
为什么田鱼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答案是,品质。
多年来,青田县坚持保护为先,保护与发展共存的原则,推广稻鱼共生标准化技术,规范品牌监管,创新产品开发,着力提升青田田鱼品质,打造青田田鱼品牌,增强稻鱼共生系统保护的内生动力。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从历史中走来的青田田鱼,呈现出了新的风貌。田鱼不仅国内市场走俏,一斤可以卖到50元,还被华侨带往海外。许多海外华侨对田鱼有着别样乡愁,喜欢带田鱼干出去分享。三至四斤活鱼可以烤制一斤鱼干,价格通常在200元以上。尽管价格不菲,但青田华侨对田鱼干的热情从未减弱。
“青田田鱼”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田田鱼、田鱼干2014年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02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
依托“稻鱼共生”系统这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名片,青田田鱼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征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