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稻鸭共生的从江田鱼
时间:2022-09-28 10:00:25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罗均 字号:【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指在水稻田中“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为特色而形成的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遗产地位于黔东南的从江县,现有稻田面积17万多亩,其中保灌面积12万多亩。从江稻田养鱼鸭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400多年。

  在层峦叠嶂的贵州从江县山区,有一种鲤鱼,习惯在稻田里生长,所以俗称田鱼。从江田鱼味美、肉细,无泥腥味。特别是鱼肝,味美肥糯,堪称一绝。据说味道和普通鲤鱼有天壤之别。

  从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苗岭山脉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地带。这里气候湿润,多雨多雾,不同海拔梯度衍生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生态系统。当地先民在大山之上开垦梯田,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景观——腰带梯田。

  梯田在涝时蓄水,在旱时滋养土地,具有“小型防洪水库”的功能。独特的生境不仅衍生了独特的物种,也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江县不仅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侗族大歌之乡”。

  侗族大歌,吃相思,新米节,侗鱼节都和稻鱼鸭复合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稻、鱼、鸭,不仅是单纯的物种概念,更是从江少数民族的精神图腾。“从江田鱼”便是衍生于此系统中的农遗良品。

  千百年来,从江县偏居贵州南部月亮山腹地,地缘隔绝造成了生殖隔绝,从江田鱼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品种。从江田鱼生长较缓慢,个体小而肚子大,性成熟早,怀卵量高,腹鳍、胸鳍、臀鳍、尾鳍和尾柄带鲜艳的黄色,长期是人放天养,主要靠肥水养鱼,即使投喂,原料也是煮熟的谷子、米糠及菜籽饼等农家替代性饲料,其生长周期较长,肉质紧致,味道鲜美,水煮久而不散不烂。同时,从江田鱼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种类齐全,脂肪及胆固醇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丰富。

  从江田鱼的吃法多种多样,煎、炸、煮风味俱佳,但最有民族特色的当属从江烧鱼、腌鱼和酸汤鱼。

  从江烧鱼是从江苗、侗族最喜爱的一道山野佳肴。当地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家有粮食千万担,不搞烧鱼不下饭”。摘禾时节,人们邀约亲友,带上糯米饭、盐和辣椒。大家到田里一边摘禾,一边放水抓鱼找香料,张罗着烧鱼。先找一方平地烧起一堆篝火,再用小木棍或竹条把刚从田里抓来的鲜活的鲤鱼从鱼嘴直穿至鱼肚,然后放在火边慢慢地烘烤,不断翻转,使鱼烧得金黄,然后拌着从田边找来的野韭菜、折耳根(鱼腥草)、大蒜、花椒、辣椒等作料而食,是一道地道的绿色佳肴。

  从江腌鱼也是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做法。秋收时节,放干稻田,捕来放养半年的鲜活鲤鱼,每条约有半斤左右,将鱼从背部剖开,除去内脏,加食盐、料酒、茴香等作料,晾至半干,再把盐水浸泡过的糯米饭,加辣椒粉、花椒等拌成腌糟,将腌糟填入鱼腹,然后在腌桶或腌坛里铺一层腌糟,铺一层鱼,层层相叠。若是用木制腌桶腌制,装满后需用大张木叶、水芋叶等将桶口包好密封,数月之后就可食用了。过去腌制用具多为专用杉木制桶,直径30厘米左右,高约60厘米,每户均有3至5桶,足够一年食用了。用木桶腌制的鱼存放时间长,不易变质,香味浓,有甜味。现在很多人家用烧制的陶坛腌制,其特点是发酵发酸快,能提前食用,但味道不如木制桶腌制的鲜美。腌制一年后的腌鱼,其色呈红色,干湿适当,酸度适中,特有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放入口中酸、辣、香、甜,让人精神大振,食欲大增。

  从江酸汤鱼选用自酿的红酸汤或白酸汤,鱼去内脏清洗干净,均匀分段。姜切片,葱切大段,蒜剥皮,辣椒切片,西红柿切小块。锅中倒入油,六成热时加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然后加入西红柿煸炒出水分。在锅中加入酸汤、清水,放油、糖、鱼块,烧开后将浮沫撇去,加入盐、味精、胡椒粉,煮5分钟左右,最后锅中加入香菇和青笋再小火煮5分钟。将姜末、蒜末、香菜末、香葱末放入碗中,加胡辣椒面和盐,舀一勺煮好的酸汤汁水冲入碗中,搅拌均匀即为蘸料。从江酸汤鱼的做法力求保持鱼的原味,兼具酸、辣口味,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近年来,从江县在高增乡小黄村、占里村、岜扒村建设面积3000亩的稻鱼鸭复合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增加泡冬田养鱼面积,使全县保灌养鱼面积常年保持在7万亩以上。鼓励农户施用农家肥,使土壤中的无机营养得到循环利用,使稻田不会因为常年耕种造成地力下降,有效保护了传统的生物多样性。

  在稻鱼鸭复合系统中鱼、鸭摄食昆虫和水稻脚叶,有效地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同时,也进一步保护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稻鱼鸭复合系统中,除了稻、鱼、鸭外,目前仍然共生着泥鳅、黄鳝、青蛙、月鳢、斗鱼、田螺、虾米、水生昆虫、浮萍、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等生物,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作者单位: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