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椹果:汁溢鲜嫩 味甘如蜜
时间:2022-09-28 09:46:09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李雪 字号:【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系统,是古树、沙丘、河流、村庄协调共生,农、林、牧一体发展,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遗产地位于夏津县城以东的黄河故道中,面积约30万亩。核心区苏留庄镇占地6000多亩。

  以桑治沙,沙山叠翠

  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夏津又多次改道,在夏津留下30万亩沙河地。这里风沙肆虐,土壤风蚀、水蚀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当地人民经过上千年的探索,发现桑树耐旱,耐土壤贫瘠,于是世代种植桑树防止沙漠化,发展桑蚕果经济。这种“以桑治沙”模式是中国鲁西北平原黄泛区防沙治沙的重要典范,不仅保障了区域生态安全,而且为居民生计安全提供了食、衣、药、用等多方位产品。

  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桑林种植面积达5000多公顷,现遗存400多公顷,现存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多株,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长、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植被以混交林为主体景观,有55科117属210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雉鸡、斑鸠、啄木鸟、灰喜鹊等随处可见。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古桑树群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集农、林、牧为一体的农业系统,使古桑树群生态系统内古树、沙丘、河流、村庄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果木混交及果粮间作是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长期以来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农业生产方式。夏津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桑树“种植经”,用土炕坯围树,畜肥穴施,犁伐晒土等施肥管理;用混交成林、油渣刷或塑料薄膜缠树干等防治虫害;采用“抻包晃枝法”采收等。

  夏津古桑群是国内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之一。桑树与其他果树形成混交林,百年以上的古梨树、古杏树、古柿树等其他果类古树就有1万多株,夏津有“小杂果之乡”的美誉。如今的夏津黄河故道,延绵数十里的森林植被景观,称得上“沙山叠翠”,既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形成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

  形似草莓,汁若醍醐

  历史上,桑树一直是黄河故道居民的“铁杆庄稼”“保命树”。椹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制作成椹干、椹糕、椹酒。将新鲜椹果晒制成干,继而储存食用的方式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夏津古代战乱年间普通百姓及军队的重要粮食来源。

  《齐民要术》记载:椹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历史上许多大饥荒年,黄河流域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是依靠椹果活命。且椹果号称“春果第一枝”,其成熟期一般在小满前后,此时麦子待熟,青黄不接,正是一年最困难时期。

  夏津椹果,味甘似蜜,汁若醍醐,营养丰富,其中白椹果粒大、汁液浓,品味尤佳。夏津县椹果的品种主要有大紫甜、白子母、白椹、红子母、江米椹、紫椹子、长柄白、小草莓8个当地传统品种,以及“大十”、黑珍珠两个外来引进品种。夏津椹果已获评“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等称号。

  鲜椹果可生食、酿酒、提取食用红色素(桑椹红)等。椹果也可作为中药材应用,《本草纲目》记载“桑椹,补五脏,通气血,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1993年桑椹被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植物名单,是药食同源佳品。

  绚丽多彩的桑文化

  桑文化是一种“上文化”(谐音),是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桑文化不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更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重要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一直就有敬树、爱树、护树的传统,对桑树尤甚,其风俗中也存在着桑树文化元素和个性特征。

  古桑树群沧桑发展的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元素,既承载了中国传统的蚕桑文化,又融合了黄河文化、寿文化和孝文化,桑文化与夏津的鼓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历代传承的文化系统,至今,保留着马堤吹腔、山东大鼓等30多项非遗文化,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代表和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

  桑文化已经渗透到当地百姓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在当地居民看来,桑树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古桑树是黄河故道的灵魂,见证着为适应贫瘠自然条件而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是精华的浓缩,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拉长产业链,价值翻几番

  近年来,夏津县以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运营为引领,注重桑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挣脱“一粒果”的束缚,从桑黄、椹果酒、椹叶茶到药品、食品、保健品,多元化利用,在桑产业发展中将农业、工业、旅游、康养等产业要素聚合,形成集桑树种植、桑产品加工、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于一体的完整桑产业链。

  目前,夏津县桑椹深加工企业20多家,研发了椹果酒、椹果饮品等近30类商品。同时,夏津县大力弘扬椹果文化、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把古桑遗产的潜在价值变成现实生产力,为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注入蓬勃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夏津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