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白蕉,鲈游四海
时间:2022-06-16 03:08:33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崔明理 字号:【

  国人餐桌上每10条海鲈鱼,就约有7条产自白蕉镇,白蕉海鲈品牌也因此扬名全国。这个距离澳门特别行政区20余公里的小镇,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被称作“中国海鲈之乡”。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白蕉海鲈的招牌不断被擦亮,白蕉海鲈已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鱼”、乡村振兴的“希望鱼”。

  千里珠江水,醉美白蕉鲈

  海鲈学名七星鲈,也称花鲈、白鲈,是东北亚特有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北部湾海域和台湾海域。

  海鲈养殖的经济效益良好,能够在海水、半咸水及淡水水质下养殖,在有咸、淡水资源的河口池塘和网箱养殖产量更高,是我国半咸水土池塘和海水网箱的重要养殖对象。近年来随着海鲈自然资源的日趋减少与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加,且海鲈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适应广、价格高、效益好等特点,国内外海鲈养殖产量都呈上升趋势。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光热资源丰富,夏长冬短,降雨丰沛,境内有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三大水道,江海交汇,饵料丰富,水温长期处在海鲈生长最适宜的范围内,所养海鲈比其他产区生产期更长。

  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海鲈人工养殖以来,斗门区通过白蕉海鲈文化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亚太水产养殖展览会、亚洲海鲜展等平台及媒体不断宣传推介,将白蕉海鲈打造成斗门区对外展示的金名片。2009年,白蕉海鲈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白蕉海鲈入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1年白蕉镇特色品种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2万亩,全年总产量达12.31万吨,约占全国海鲈养殖产量的七成,其所在的斗门区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海鲈产区。

  产学研合作强化本地良种繁育

  斗门区以河口渔业研究所及本地种苗企业为载体,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黄渤海白蕉海鲈原种为对象,重点突破白蕉海鲈繁育与选育核心制约环节,解决了斗门区苗种长期依赖外地种苗的被动局面,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本地良种繁育体系,探索黄渤海—广东珠海良种培育新模式,解决苗种因多代繁育种质退化、成活率低、抗病力弱、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白蕉海鲈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斗门区推广白蕉海鲈健康养殖模式,试验示范白蕉海鲈淡水养殖技术,提高了白蕉海鲈产品品质和效益。建立水产(白蕉海鲈)共性技术平台,制定《无公害食品白蕉海鲈养殖技术规范》和《白蕉海鲈地方标准》,指导白蕉海鲈科学养殖生产。

  斗门区还建立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开设“农渔通”信息网络,为养殖户提供“斗门区水产品安全预警系统”和“水产专家系统”信息化服务,推进白蕉海鲈产品价格、产品信息网络化,实时向养殖户提供技术、市场等资信,发展网上营销,提高白蕉海鲈营销信息化水平。

  农民增收“致富鱼”,乡村振兴“希望鱼”

  经过多年发展,白蕉镇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交易集散中心,还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海鲈加工基地。近年来,海鲈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成为中国渔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斗门区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区成立了16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中区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有力辐射带动周边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扶持海鲈企业“新型鱼塘+新型车间养殖+品牌连锁”的产业链管理模式,由企业出资金,养殖户出人力和技术,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合作发展产业模式,健康养殖基地由一个村发展到一个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千家农户走上致富路。

  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多家水产企业通过升级加工设备、研发创新、发展深加工农产品、质量监控等措施,打通了白蕉海鲈产业中种苗、养殖、饲料生产销售、海鲈收购、海鲈加工、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从鱼塘捕捞、运输、开背、放血、冰鲜、冷链到成品,产业园研发了一套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的生产设备用于全产业链生产,实现一条鱼从捕捞到餐桌只要1.5小时左右。

  当前,白蕉新港片区正在建设“以白蕉海鲈综合加工生产基地、物流集散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随着海鲈深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丰富,白蕉海鲈产业将迎来百亿元规模,有望打造成为广东现代渔业最具地域特色、竞争力最强的品牌之一。

  擦亮白蕉海鲈品牌

  自2017年起,白蕉镇围绕白蕉海鲈策划系列品牌活动,串联融合海鲈产业、美食特产、文化习俗和旅游资源,将白蕉海鲈形象打造成为白蕉镇的文化符号。当地建设了集白蕉海鲈文化宣传、知识科普、产业发展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白蕉海鲈特色展馆,推进品牌展示实体化。研究探讨海鲈营养价值、品质特点、烹调方法等,并印制和制作相关图文视频宣传资料,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开展专题栏目制作,加大新闻曝光度,培育和带动一批海鲈名牌产品成长发展。

  近年来,白蕉海鲈也乘上了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作为农产品食品化万亿市场的新产业新赛道,预制菜正引领新一轮的消费潮流。今年初举办的白蕉海鲈品牌网络活动周暨第四届白蕉海鲈旅游文化嘉年华上,进行了2021中国海鲈预制菜十佳企业颁奖仪式。目前,白蕉镇有数十家海鲈加工或食品企业,将本地优质的水产原材料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强的预制菜产品,成功开拓了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的预制菜市场,部分产品更是出口到多个国家。

  在多方努力下,白蕉海鲈的招牌不断被擦亮。往年11月至次年1月,珠海海鲈塘头价格一般为7〜9元/斤,但进入2022年1月份以来,珠海海鲈塘头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海鲈水车收购价基本维持10元/斤以上。业内预计珠海养户平均卖一斤海鲈能多盈利2〜3元,平均每亩至少能为养户多带来2〜3万元的收入,预计可为珠海的海鲈养殖增收超6亿元。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