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记
时间:2022-06-16 01:06:28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艾 明 字号:【

  “一月葱,二月韭”。

  韭菜,鲜嫩淡雅,翠绿挺秀,是春情荡漾的食材,一直名列南北皆宜的大众蔬菜榜单。

  野生韭菜分布区域很广泛,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中,就有各地众山多韭的说法,《诗经》中也有献羔祭韭的记载。

  云贵高原、内蒙古和青藏高原,至今可见大面积的野生韭菜地,《兰州植物通志》中记述,沿丝绸之路的武山至河西一带,到处可见多年生野韭,野韭菜炝做的浆水脍炙人口,具有清热祛暑等功效。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华夏先民逐步认知韭菜的特性,分蘖、跳根、休眠和多年生宿根性,经过不断的培植,完成野生韭菜从采割、驯化到量产的跨越。

  “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说文》意指韭菜可长久生长,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新一茬。

  韭|薤|葵|葱|藿

  韭菜位列汉代“五菜”之首。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人间烟火的美学意境令人神往,五代书法家杨凝式有名作“韭花帖”传世,南齐诗人周颙在钟山隐居吃素修行,文惠太子问他:菜食何味最胜?他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令蔬菜)。

  中国韭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从形态上可分为宽叶韭与细叶韭。耐寒的宽叶韭多在北方栽培,叶宽软色淡绿,纤维少品质优;耐热的细叶韭多在南方栽培,叶片狭长色泽深绿,纤维较多富有香味。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韭黄是韭菜的变种,韭菜避光栽培无法合成叶绿素,叶嫩柔软呈淡黄色,清雅脆嫩十分可口。

  韭菜苔在北方也叫香葶,以采食韭菜幼嫩花茎为主,韭菜花磨碎后腌制成酱,是涮火锅汆白肉时绝佳调味料。

  广东潮汕地区的人们春天祭祖,有一种风味小吃“菜粿”,其主料就是鲜嫩味美的韭菜。

  广西柳江高友的侗寨人有韭菜节,每年谷雨节气载歌载舞喝酒之外,必吃一道添加韭菜的“谷雨油茶”。

  国民蔬菜

  如果把韭菜称之为国民蔬菜,在诸多方面十分吻合,中国人就像韭菜一样生生不息,历经天灾人祸、朝代更替、战乱饥荒,一直维持着世界上最惊人的繁殖能力,中国人口从少至多达到14亿之众。

  韭菜朴素本分、但也个性鲜明,韭菜所属的葱属,是一个令人爱恨分明的家族,韭菜的兄弟姐妹包括大蒜、洋葱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这些出自硫化物的强烈葱属特色味,是葱属植物广泛具有的特质,喜欢的人会特别喜欢,讨厌者则避之唯恐不及。

  韭菜美食谱

  韭菜的朋友圈非常广泛,算得上是一种百搭食材,韭菜炒鸡蛋和韭菜馅饺子,是国人最日常的韭菜料理。

  会吃的南方人因应季节,用鲜嫩的春笋、豆芽、活泼乱跳的小河虾,就能把春的味道烹制到餐盘里。

  街市的烧烤摊上,热辣滋香的烤韭菜是诸多美女的大爱,在北方人的记忆中,韭菜盒子中常常混杂着深厚的母爱。

  福建、台湾的沙茶干面和贡丸汤,陕西、甘肃等地的酸汤面,少了最后撒进去的那一把翠绿的韭菜叶,就怎么也出不来最感人的滋味。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韭菜最能激发海鲜的味道,韭菜炒蛤蜊、鱿鱼、蛏子,是祖辈传承下来的食谱,韭菜炒花枝是对海味的经典表达,资深食客懂得用韭菜炒墨鲗和小鳤,这是只有在闽南东山岛才特有的美味。

  韭菜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是所有蔬菜中分布最广的,东至东南沿海各省市,西至西藏、新疆各偏远地区,南至云南、海南等地,北至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随处可见到韭菜栽培。河北、河南和山东是韭菜最大的种植区,尽管国人并不挑剔韭菜的品牌,但来自优质产地的韭菜还是备受青睐,诸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四川唐元韭黄、山东寿光独根红、河北南宫黄韭、甘肃武山韭菜、黑龙江呼兰韭菜、内蒙古临河新华韭菜等。

  韭菜于9世纪传入日本,后逐渐传入东亚各国,北至库页岛、朝鲜,南至越南、泰国、柬埔寨,东至美国的夏威夷等均有栽培,在中亚地区也是长期食用的蔬菜,韩国有韭菜泡菜、韭菜饼,越南人常用韭菜炒菜或者调味,印度和尼泊尔人也用其作为调味品。

  韭菜壮阳吗?

  在民间传说里,韭菜号称壮阳草。科学地说,韭菜中含胡萝卜素、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多达20多种。

  道家五荤

  薤 | 蒜 | 韭 | 葱 | 胡荽(香菜)

  佛家五荤

  大蒜 | 葱 | 藠头 | 韭菜 | 兴渠(洋葱)

  佛家和道家都有五荤的禁忌,韭菜一直名列其中。天地不正之气所生的食物味重气毒,吃后气味难闻不利于人与神仙的沟通,还妨碍自己的修为和成长,所以被打入冷宫。

  对于红尘俗世的芸芸众生来说,春风十里,不如春韭炒咸肉,只是韭菜依旧,做咸肉的黑猪却不好找了。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