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桑蚕茧市场与产业调查 分析报告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字号:【

  我国是种桑养蚕发源地,桑蚕茧生产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是贫困户最易接受、收入最有保障的产业,为全国各地助农增收、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系统调查分析我国桑蚕茧产业发展现状及扶贫效果,研究组成员收集整理近几年产业发展基础数据,并深入四川凉山州及广西河池、南宁的6个市县开展实地调查,总结归纳发展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桑蚕茧产业发展现状

  生产面积、产量稳中有升。我国是世界最大茧丝生产国和出口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8年,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蚕茧产量居世界前四,合计约占97%,其中我国约占66%。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环保主义兴起刺激丝绸消费,蚕茧产量持续增长;1996年受世界丝绸市场供过于求影响,我国蚕茧产量直线下降;2000年国家进行蚕茧流通体制改革,蚕茧产量恢复增长,2007年刷新蚕茧生产纪录;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蚕茧产量有所下降;2010年随着经济复苏,蚕茧生产进入恢复发展期。

  2018年全国20个省区桑园面积1184.9万亩、蚕种发种量1643.3万张、蚕茧产量67.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2%、2.5%和3.2%。广西、四川、云南位居全国前三,其中广西蚕种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占全国近50%。广西、四川等12个省蚕茧产量均有增长,江苏、广东等8个省有所下降。

  蚕区分布“东桑西移”。将蚕区按照蚕茧产量小于0.1万吨、0.1〜1万吨、1〜3万吨、3万吨以上划分为四类,绘制1994—2018年产量空间分布演化图。江苏、四川、广西、云南、浙江、山东是中国六大主要蚕区,四川、江苏一直位于高产量区,安徽、山东、浙江先后于2000年、2010年、2018年退出高产量区,广西、云南2010年升至高产量区,蚕区整体呈现“东桑西移”。

  蚕品种不断改良。重点蚕区几乎每隔10年更换一次当家蚕品种。据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冯家新《全国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茧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介绍,2015年全国饲养量最大的是“两广2号”,分布在广西、广东、重庆等省市;其次是“菁松×皓月”,分布在云南、江苏、浙江等省;第三是“871×872”,分布在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另外,我国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已选育出多个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优良的蚕品种。

  加工流通及消费。2018年,我国蚕茧收购达65.8万吨,较上年增长8.1%,较2014年增长11.7%。2014—2018年,广西、四川、云南、江苏、广东一直位居全国前五,2018年累计收购量占全国的84.4%,其中广西自2016年起占全国五成以上。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内需市场成为丝绸产品消费主力,2017年内销比重已超过60%。2018年全国50家丝绸样本企业内销额为41亿元,较2014年下降9.3%。家纺、真丝绸缎需求较多,累计内销额比重为72.1%。居民消费行为趋向普遍化、品质化、平价化、网络化和弱品牌化。

  丝绸加工总量下降。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711家,主营业务收入805.9亿元,分别较2013年减少28.3%和32.8%。规模以上企业生丝产量8.2万吨,绢丝产量0.4万吨,绸缎产量51563万米,蚕丝被产量1215万条,分别较2014年下降50.9%、62.0%、27.9%和50.9%。其中广西、四川、江苏、浙江丝产量累计占全国丝总产的74%,江苏、浙江、山东、江西蚕丝被产量累计占全国蚕丝被总产的66%,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真丝绸缎产量累计占全国真丝绸缎总产的89%。

  进出口情况。2018年,我国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总额为31.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1%,贸易顺差为27.4亿美元。

  2018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29.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9%,较2014年下降3.9%,主要源于丝绸制成品、丝类出口的下降。其中丝绸制成品、丝绸绸缎、丝类制品出口额之比为61∶22∶17。2018年真丝绸商品出口额排前五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合计占87%;出口排前五位的目的地依次为美国、尼日利亚、意大利、印度和中国香港地区,合计占47.3%。

  2018年我国真丝绸商品进口额为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3%,主要源于丝绸制成品和丝类制品的增长。丝绸制成品、丝绸绸缎、丝类制品进口额之比为76∶15∶9。进口来源地区主要有欧盟、中国境内保税区、印度、韩国、东盟,累计进口额为92%,我国主要需求省市为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合计占全国总进口额的92.6%,其中上海占64.7%。

  蚕种有出口无进口。2019年我国蚕种出口量11.9吨,较2018年下降12.7%,较2017年增长6.4%;出口额0.2亿元,与近年持平。山东、浙江出口最多,合计出口额比重为94.3%,其中山东占54.6%。主要出口目的国有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合计出口额比重为98.4%。

  蚕茧市场价格。鲜茧收购价格总体上涨。2014—2015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加上厄尔尼诺事件,鲜茧收购价持续下跌;2016年国家放开蚕茧收购加工资格许可,收购价格开始回升,2017年上涨至2371元/50公斤。蚕农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供给过旺,2018年收购价小幅下降。

  干茧生丝价格波动上涨。茧丝价格波动趋势与鲜茧收购价大致相同。2014—2015年干茧、3A级生丝价格持续下跌;2016年宏观环境恢复,干茧、3A级生丝价格分别较上年上涨31.4%和24.9%;2017年初茧丝价格经过一次小幅下降后持续上涨到2018年中,之后因下游需求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再次下跌;2019年初茧丝价格继续震荡下行,6月后开始上涨。

  2017年,全国桑蚕茧亩平均总成本为4575.6元,较2013年上升10.6%,其中人工、土地成本分别上升12.6%、19.5%,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由77.4%增加到78.8%,这也是桑蚕茧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重要原因。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的亩产值高于全国平均值;四川、云南、浙江的亩总成本低于全国平均值。

  桑蚕茧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生产持续稳定,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桑蚕茧产业仍是中西部扶贫富农重点,将抵消东部减产影响,总体生产持续稳定。商务部、工信部先后发布《关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茧丝绸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推进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预计将有效提升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多元化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桑蚕茧产业对传承文化、修复生态、美化生活作用重大。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逐步拓展,丝绸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正积极调整布局,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国内消费继续增长,国际竞争机遇并存。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健康理念和环保意识增强,时尚低碳的丝绸产品将产销两旺。巴西、印度、泰国、越南等在产品品质、价格、风格上各具优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一带一路”倡议给丝绸贸易增添的新活力也值得期待。

  桑蚕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规模化标准化基础薄弱。小农生产经营方式、技术人才匮乏、从业人员老龄化、科研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种养标准化水平低下,技术及机械化应用滞后,部分蚕区仍存在人蚕共居,生产效率低下。

  加工水平不高,综合利用不足。缫丝和坯绸等前端产品加工居多,炼白、染色、家纺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水平不高,深加工企业仍占少数。中西部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低,蚕桑资源挖掘利用不足。

  市场运行不规范。一些蚕区产能过剩的蚕种场或蚕茧加工企业,未在当地登记备案,低价出售蚕种和抢购蚕茧,扰乱市场秩序,易导致蚕种、蚕茧质量得不到保障。

  丝绸消费受国际形势影响大。我国丝绸高附加值产品尚未占领国际市场,低附加值产品又面临印度、巴西等国挑战,两头遭到挤压。同时不断受世界纺织科技发展产生的低价合成纤维冲击,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冲击。

  配套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多数地区资金投入力度不大,扶持措施少,风险保障措施不到位。贫困户前期资金投入压力大,导致种养意愿不强。小规模企业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扩大发展受限。

  政策措施建议

  打造高效省力的生产方式。在山区和干旱地区建立小型水源工程,条件稍好地区加强灌溉、路网、标准化蚕房等设施建设。加快建成一批优质桑蚕基地,推广省力化技术装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逐步实现科学化、省力化、标准化种养。

  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加大对丝绸印染、成衣技术的投入,延长产业链。充分利用桑枝、桑叶、桑果、蚕沙、蚕蛹等蚕桑资源开发医药、美容、保健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蚕桑新业态,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加强蚕种、蚕茧市场管理及准入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蚕茧储备体系和市场风险基金,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积极拓展国内外丝绸消费。提升丝绸产品技术研发及创意设计能力,创新流通和销售模式,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拓展国内市场。同时推动产品“走出去”,拓宽贸易合作渠道,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设施修建补贴、良种补贴、省力化机械机具补贴等,出台惠民政策及项目资金适当向蚕桑产业倾斜,实施奖补激励机制。积极扶持桑蚕种养意愿强烈的贫困地区将蚕桑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

  (报告撰写人:叶露,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郑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刘燕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邓春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