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业在求新求变中拥抱2021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韩雨珂 字号:【

  据统计,2020年农产品初加工加快推进,新增1.4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初加工能力700万吨。精深加工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万亿元。在疫情常态化期间完成逆势增长,农产品加工业从起步就注定了是困难模式。但从更大时间跨度看,这个行业早就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它像一个文武双全的棋手,在不同的阶段争劫、提子,思考下一个落子点,下好了整局棋。

  求新求变,方得进境

  伴随人类文明的出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孕育而出。千百年间,华夏大地上的麦子割了又收,炊火灭了又燃,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乘着时代浪潮经过多次改革和技术更新,渐趋成熟。近代农产品加工业是欧洲工业革命的产物,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直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得到发展。然而历史经验是一座慷慨的武器库,先者和后者都可以从中取用武器。

  1949—1978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及轻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彼时农业加工体系不完善,以传统的、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为主。1979—2000 年随着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农产品加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总量增加,规模扩大,产值逐步提高。但此时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不完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在国际竞争方面处于劣势。

  21 世纪以来,农产品加工业迅速迈向了数量与质量并重阶段,中国农产品产量稳定,各领域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区域性特色逐渐突出。农产品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开始,农产品加工业逐步顺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崛起,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领头雁”的姿态走在前列。

  跨越了时间,还需克服空间障碍。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差异大、物产丰富且文化、习俗不同,特色产品和优势存在明显差异,加工情况也不尽相同。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和第一肉制品大省,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选择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强省富民的战略选择,实现了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黑龙江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和一季度负增长的双重影响下,营业收入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5%。云南省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纳入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优势特色农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截至2019年,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营组织有99.26万个,完成总产值7335亿元(不含烟草制造业1604亿元,规上企业产值2438亿)。求新求变,农产品加工业方得今天的进境。从农田到厂房再到餐桌,唯有敢于在一颗种子之上看见一片稻海的人,才不会因疲惫而无心灌溉,因时日漫长而终止等待。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好势头,展现出的韧性和巧劲,正在改变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局面,已经形成与基本国情相符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形势相对接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把减少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浪费纳入考核

  稻谷香,粮囤满。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与食物短缺的年代相比,今天中国农产品的食用、使用、加工、销售方式已发生巨大的改变。白酒在全社会走俏,火腿肠、速食餐让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酸奶、果汁填补了营养空缺,农产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显著改变。

  然而,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加工、运输和储藏等产后环节,每年损失量巨大。不仅是粮食类产品,纺织类、生产原料类同样面临此问题。“棉花加工损耗主要看采摘棉花的质量,质量差的棉花衣分会低,耗损就会高,一般差的耗损在15%以上。”新疆利华集团相关负责人郭海玲表示,另外,加工的机械设备也会带来损耗。以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来算,哪怕损耗1%都有5万吨。

  当然,生产过程中损耗不可避免。在前工业时代,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生产出的原材料经过简单包装处理送到顾客手中时损耗比巨大。近年来,鳞次栉比的加工厂和产业集群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制造业突飞猛进,信息科技蓬勃发展,新型技术喷涌而出,损耗相较以往不断减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种植手段和加工工艺导致的损耗可交给时间处理,有的损耗如过度加工却需立刻解决。“一定要发展适度加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过度加工导致粮食损耗的现象目前还普遍存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既不利于营养吸收,又浪费了粮食,还加大了社会负担。资料显示,整个稻米加工行业每增加一道抛光工序,将增加用电20亿度以上,这相当于一个三线城市半年用电量。

  减损相当于增供。2020年,节约高效的社会新风在全国蔚然兴起,在刚刚过去的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要降到5%以下。到203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3%以下,并把减少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浪费纳入有关责任制考核内容。从现象到政策印发,这是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一次纠正。

  开好这艘“大船”

  不经一番筚路蓝缕,哪来春华秋实。乡村产业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农产品加工发展到2020年已是23万亿大产业,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吸纳3000余万人就业,沿途或许还会有除加工损耗外更多的“拦路虎”,但如何立足当下把这艘“大船”开稳开好,以及如何带更多人“上船”更值得思考。

  2020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站在全局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案与目标,许多从业人员站在县域和企业角度,设身处地提出了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看法。“优先考虑有无政策支持,其次考虑是否可规模化、技术占比、金融资本等。”王凤忠表示,地方想要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做好这些功课。“首先技术是关键。农产品的加工深度越是精深,其增值程度越大,科技的创新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要向安全、绿色、休闲食品方向发展,要有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宣传。第三,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努力实现质量体系标准化。” 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崔纪娟表示。“市场很重要,生产何种加工产品以及采取何种加工方式主要看市场需求。” 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波说。

  “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宋代苏轼在《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提到。农民希望农作物价格卖得合理,消费者则希望买得实惠,二者之间似乎有天然不可调解的矛盾。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业延伸出来,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也是带动农户、服务消费者、调解二者矛盾的关键。“鄂尔多斯是以羊绒发展起来的企业,与农牧化产业联系比较紧密,早在20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就开始推行惠牧惠民政策,实施贸工牧一体化战略。如为自治区提供优质种山羊、增加羊绒产量,直接促使牧民增收等等。这种生态型经营及发展格局一直延续至今。”鄂尔多斯集团战略资源部经理边丽娜介绍,公司在助农同时会源源不断生产优质的产品给消费者,从而构建一个产销加工组成的良性循环圈。“一产解决了藏富于民的问题,二产解决了组织化问题。”王凤忠说,农产品往往因集中销售而陷入价格洼地,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拉长曲线,延长产销期,保障农产品价值提高农民收益,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且能以合理价格购入。

  “农产品加工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值增效,弥补农业受自然、资源和市场三重影响的弱质性。还可以将农村产业能够融合起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组供应链,推进农村产业与产业边界处交叉融合出更多的产业。”崔纪娟表示,它还能带动农民就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把资源要素、就业岗位和附加价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为农村吸引人口聚集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截至2019年,全国建成农产品加工园1600个。粮食的稳定增收给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陆续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给农产品加工业添加更多活力,时代的航船蹄疾步稳,站在特别的时间刻度上,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值得所有人打开全部想象力来拥抱。这一抱,至关重要。#FormatImgID_0#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