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时间:2022-03-10 02:04:50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工商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发挥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综合服务优势,突出工行特色,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联动,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十三五”时期,工商银行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交出了一份金融扶贫的高质量答卷。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服务乡村振兴更是工商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工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高标站位,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行长任主任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委员会”,立足城市金融、科技发展、综合服务等优势,制定并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作为全行重点战略之一,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城乡联动乡村金融服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由城市向乡村全面延伸。

  2021年6月,工商银行发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推出15条行动举措,打造工商银行乡村金融服务统一品牌工银“兴农通”,设立统筹协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专门机构“乡村振兴办公室”,组建工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专业条线,主动构建“城市+乡村”“对公+个人”“实体+数字”“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一)发挥城市金融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覆盖

  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城市金融领域的客户、产品、服务等优势,融合推进公司金融、机构金融、个人金融服务从城市到乡村的全面覆盖延伸。

  一方面,实施GBC联动服务,积极开展与各级政府、龙头企业、源头项目的合作,同业首创“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三端,提供涵盖党务、村务、政务、财务、金融服务的“五位一体式”服务,与700余家市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达成信息化合作,覆盖全国8.3万个村集体。平台荣获农业农村部“2021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

  另一方面,强化农业产业链金融,让工商银行的金融服务“走进”千村万落、“滴灌”田连阡陌、“惠及”亿万乡亲。截至9月末,涉农产业链供应链已超1000条,为产业链上下游超万户涉农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初步形成工商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特色模式。

  (二)发挥科技发展优势,推动金融服务下沉

  一是积极探索金融科技涉农应用场景。工商银行持续探索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在乡村金融场景的应用,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完善科技资源保障及对口研发支持机制。积极参加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31个项目入围,数量同业领先。通过引入遥感影像识别、电子围栏等技术,辅助监控种植面积、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提升信贷涉农数据采集的易得性和可靠性,已在内蒙古、黑龙江地区试点。通过“工银聚”“农业云”等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依托“工银e钱包”为县域乡村客户提供无界银行金融服务。

  二是完善乡村金融服务触达体系。加快推进县域网点、乡村金融服务点、“工银使者”、工银“兴农通”APP建设和推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协同的乡村服务触达体系。线下渠道方面,推动增设县域网点,加快推进乡村金融服务点和“工银使者”队伍建设,构建以乡村金融服务点为前沿触点、以县域网点为中枢连接、以集约中心为后台支撑的乡村金融服务渠道布局体系,形成“前—中—后”三层乡村渠道布局网。线上渠道方面,突出“门槛降低、流程创新、体验提升、服务增强、区域特色”,打造乡村金融服务线上新型基础设施——工银“兴农通”APP,构建涵盖基础金融业务、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场景融合的特色化乡村金融客户服务模式。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线下渠道已覆盖县域近1800个,县域覆盖率达86%,个人手机银行县域版覆盖超过1500个县域。

  (三)发挥综合服务优势,创新“三融”服务体系

  工商银行充分运用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推出“融资、融商、融智”一体化的乡村综合服务体系。

  “融资”方面,围绕三大主粮生产、“菜篮子”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道路交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人居环境改造等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供给。截至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近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400亿元,增速可比同业领先。围绕光伏、民宿、土地流转等细分场景,创新推出纯线上涉农普惠贷款——工银“兴农贷”,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800亿元,增速可比同业领先。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支持,增加首贷、信用贷;首家与农业农村部新农直报系统直连对接、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与农担公司联合发文开展全国范围合作。截至9月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余额、增量、增速均在可比同业内领先。积极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拓展涉农融资渠道。截至9月末,累计为中粮集团、新希望、华侨城、山东高速等龙头企业发行9支160多亿元乡村振兴债,支持粮食收储、农村道路改扩建工程等,分别为央企首单、民企首单、文旅央企首单、交通领域首单。

  “融商”方面,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开展“兴农撮合”活动,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中的8万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集产品展示、需求发布、磋商洽谈、招商引资、政策解读、交易结算、融资支持于一体的全流程、智能化撮合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发文,共同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强优质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配套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将资源引入县域、农村。

  “融智”方面,联合农业农村部开展“服务千村陪伴万户”新农主体融智活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涵盖党建、农业技术、财务管理、金融知识等方面的融智服务;启动“工银兴农培训”项目,聚焦乡村干部、产业发展带头人、“工银使者”等,引导和培育乡村客户金融行为。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金融质效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过渡期内,保持主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项目准入、融资期限、押品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继续做好对金融帮扶领域的各项支持;持续增强脱贫地区金融供给,保持脱贫地区网点基本稳定,加强易地搬迁安置区服务渠道建设;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截至9月末,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800亿元。积极推广“银行+农业”“龙头企业+农户”“银行+保险+期货”等帮扶模式,以东西部协作为金融帮扶发力点,在产业升级、项目支持、信息共享、消费扶贫、商业服务、劳务输出和人才交流等领域深化东西部分行联动。

  (二)加大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资源倾斜

  机构设置方面,过渡期内,适当在重点帮扶县增设分支机构,已设机构不撤销;信贷支持方面,大力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带动脱贫人口增收能力较强的产业和企业;提高信贷资金适配性,持续实施小额贷款,确保应贷尽贷,从授信审批、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将70%以上的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截至9月末,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近1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百亿元。

  (三)提升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水平

  一是支持农业产业现代化。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融资保障,积极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资源保护、春耕备耕、农机装备、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领域金融需求,重点支持高效节水灌溉、输配电、农田防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择优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加强种业发展融资支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育种基础性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支持南繁硅谷、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提升等领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创新支持休闲农业、海洋牧场等新产业新业态。

  二是支持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贷款投放,增强中长期信贷支持;通过表内外综合化融资方案,支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积极满足红色旅游、茶文化旅游、房车营地游等乡村旅游及农村康养等领域金融需求,择优支持运营规范、盈利能力强的乡村民宿短期融资需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围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国土绿化等领域,主动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截至9月末,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增速可比同业领先。

  三是加强农户服务创新。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机遇,为农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针对农户需求特点,推出涵盖一个专属主题介质(乡村振兴-福农卡)、四项综合服务(“幸福存款”“幸福理财”“幸福贷款”“福农大礼包”)在内的幸福“1+4”系列专属服务方案,为农村客群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生产经营、生活消费、购房、创业、子女教育、赡养、社保医保等方面服务;探索开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大力推广“工银兴农通”信用卡,推动支付结算服务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有效延伸。

  (四)优化乡村金融服务机制

  一是明确考核评价,构建“横向+纵向”协同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考评体系,在分支机构经营绩效中增设“服务乡村振兴”指标,包含贷款总量、贷款结构、贷款比重、金融服务、资产质量等多维度涉农贷款考核指标。

  二是配套专属信贷政策,出台专门的乡村振兴领域投融资政策,完善信贷准入、业务授权流程,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新农村(小城镇)建设融资需求;制定涉农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管理办法,明确尽职免责的认定标准;在法人信贷业务押品目录中增设农业订单、林权等7类乡村振兴专用押品小类,支持抵质押业务创新。

  三是制定专项信贷计划,单列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专项增长计划、配套专项信贷规模。

  四是实行内部定价优惠,实施普惠型涉农贷款、涉农公司贷款、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专属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涉农贷款利率持续保持市场较低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供稿)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