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自2011年起,国家在全国主要草原牧区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以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目前已实施了两轮。
为了实现草原补奖政策“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截至2020年底,国家累计安排1701.6亿元支持地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草原补奖政策覆盖内蒙古、新疆、西藏、吉林等13个省(区),1200多万农牧户,38.2亿亩草原。
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表示,近十年来,政策的持续实施,有力促进了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了牧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牧民的欢迎和拥护。
生态美: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接着补。”曾经的吉林省白城市草原沙化严重、风沙肆虐,如今却已今非昔比。11月中旬,记者来到白城市,虽然已是冬季,但枯草期的草原仍显出茂盛之态。
白城市洮北区畜牧局局长周连庆介绍,洮北区通过草原补奖政策,引导牧民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全区禁牧草原面积皆在镇南种羊场境内,今年已与草原承包户签订禁牧与草畜平衡责任书63份,补助草原面积9.38万亩,使用补助资金70.37万元。
“不让牛羊去啃食,草场更茂盛了,长势越来越好了,这两年很少见到大风卷着沙尘跑的天气了。”48岁的草原承包户任伯河在这里承包了125公顷草场,平日里主要对草场进行维护,给长势不好的地块播种草籽。任伯河告诉记者,不让牛羊去啃食,草场更茂盛了,长势越来越好了,这两年很少见到大风卷着沙尘跑的天气了。
周连庆表示,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草原植被覆盖度,加快了羊草顶级群落的恢复,每亩羊草干草增产达100〜200千克,优质牧草比重占50%。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整体较脆弱,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1/3以上,全国草原“局部好转,整体退化”的趋势仍然没有扭转,草原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通过实施补奖政策,牧民自我保护草原意识明显增强,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在保护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王加亭介绍,据第三方评估结果,2020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平均牲畜超载率较2010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
“草原的变化肉眼就能看出来,以前风沙大的时候白天屋里都要点灯,草场沙化很严重,牛羊基本上没有草吃,自从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政府给牧民发了禁牧补助,虽然不让放牧了,但收入也有了保障;近两年来草场逐渐得到恢复,风沙少了,草也更多、更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脑木更苏木的牧民乌力吉高兴地说。
据悉,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近12.1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封育得到休养生息,26.1亿亩草原通过季节性休牧轮牧和减畜初步实现了草畜平衡,草原承载压力显著降低,草原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6.1%,较2015年提高2.1%;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1.13亿吨,连续9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全国草原牲畜承载能力达27139万羊单位,较2015年提高8.8%。
生产兴:草原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
过去,我国草原畜牧业沿用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草原超载过牧,牲畜舍饲圈养比例低,良种覆盖率不高,冬季饲草短缺。实践证明,草原补奖政策既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又兼顾了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既做到补偿牧民损失,又促进了草牧业转型升级。
“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民, 1974年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市来到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由一名城市青年成为普通牧民。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带领牧民划区轮牧、种植饲草、调整畜群结构,实现生产生态双赢。
廷·巴特尔引进了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少养精养,发展育肥牛。他家的牲畜虽然数量少,收入却比周边牧民高出几倍。这种方式不仅使草原得到休养,恢复了生态,牧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后来牧民们纷纷效仿。
记者了解到,各省区在草原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发放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确保政策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草场牧户,增加牧民政策性收入;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等措施,优化畜群结构,发展人工种草、棚圈建设、畜种改良等,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想要发展畜牧业,让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应该重视畜牧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吉林白城市通榆县畜牧局负责人孟庆祝介绍,第二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以来,通榆县将补奖资金用于草食家畜标准化舍饲圈舍建设补助,对符合环保、动物防疫、养殖数量等要求的新建标准化圈舍进行补贴。据统计,2020年,通榆县草原补奖政策项目共申报53个养殖场,符合标准的畜棚舍9.49万平方米,共计121栋,涉及补助金额1192万元。
除了通榆县外,2020年洮北区补助圈舍面积3590平方米,养殖场4个,使用补助资金为71.8万元。吉林白城市洮北区鹏翔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鲁克告诉记者:“2018年养殖场刚建成时用的是简易圈舍,今年我们场新建的标准化圈舍共投资45万元,拿到了20万元的圈舍建设补助。”
据统计,2020年,13省区新建人工饲草地5768万亩。肉牛、肉羊出栏率达47.4%、94.4%,分别较2015年提高1.2个、8.1个百分点;牛、羊肉产量达445.9万吨和341.2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长9.5%和12.6%,为保障牛羊肉市场供给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策的实施还推进了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部分牧民将草场和家畜以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专业化养殖水平持续提升,带动了草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王加亭说。
生活富: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牧区资源禀赋差,产业基础弱。禁牧封育不仅染绿了片片山丘,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禁牧与草畜平衡制度有力推进,农牧民转产就业能力逐步提升,让农牧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巴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涛介绍,作为生态移民区,巴庄村昔日沙化严重,如今草原添绿意,农民得实惠,国家实行草原补奖政策后,通过补播改良,草原植被不断恢复,同时加大了人工种草扶持力度。禁牧封育前全村养羊量不到1.2万只,2020年底全村羊只饲养量达到 3.1万只。全村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养殖业占农民收入的47%以上,农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此外,补奖政策通过培育建立健全生态畜牧业股份制合作社,让牧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牧业变产业、社员变职员的转变。
“今年我家从合作社分红分到了8万8,再加上我打工挣的钱,一年收入过10万了,现在吃得好喝得好,日子过得美着呢。” 青海省泽库县拉格日村牧民三知才让高兴地说。
“以前村里很多人进城打工,很多地都撂荒了,养牛户还得从别的村买秸秆喂牛,如果把这些撂荒地租来种草,既解决了饲草料来源,对农民来说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就这样,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哈城村的边寿基从专业养殖大户变成了专业种养大户,他组织村民以“土地托管”的形式入股,成立了哈拉库图生态畜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托管土地”2500余亩,种植黑麦草、燕麦等牧草,不仅能满足自家牲畜饲草料需求,还能出售给其他养殖户。据介绍,2020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13.8万元,给成员分红22.6万元,实现了以草业发展促舍饲畜牧业、以舍饲畜牧业促进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
“补奖政策将资金直接发放到户,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有了托底保障,这既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承载力,又促进了富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人草畜之间的矛盾,推进农牧民向旅游业、城镇服务业、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二三产业转移,丰富了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空间和农牧民转产就业增收渠道。” 王加亭介绍,据统计,农牧民人均每年来自补奖资金的政策性收入近700元,户均增收近1500元,在补奖政策的推动下,农牧民发展二三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农牧民外出务工机会增多,收入渠道更加多元。2020年,13省区畜牧业产值达1.77万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6%,较2015年增长46.3%。牧区县和半农半牧区县牧民人均牧业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62.3%和49.5%。
甘肃省碌曲县尕海乡的尕秀村,瞄准旅游产业发展前景,采取“技能培训+党员带头+群众开办”的营业模式,大力发展二三产业。2020年全村接待游客69.8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7500元,初步形成了“旅游+观光+娱乐+餐饮+住宿+购物”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链条。新疆天山水源涵养区,依托补奖政策资金,一方面实施牲畜转移安置工程,另一方面拓展草地经营途径,依托水源涵养区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据悉,补奖政策实施10年以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加强顶层设计,保持政策目标、实施范围、补助标准、补助对象“四稳定”,坚持“四到省”,即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资金到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各级畜牧(饲草饲料)技术推广部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体系服务能力,强化信息化管理、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对1200多万牧户的人、草、畜和资金等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落实培训。各级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发挥最大效应。坚持“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坚持政策封顶和保底相结合,避免补贴过高“垒大户”,防止补贴太低影响牧民生产生活。坚持严监管,确保草原“禁得住”,放牧牲畜“减得下”,资金“用得好”,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继续在相关牧区省份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共同印发了《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提出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共同推动补奖政策落地落细,持续让广大农牧民有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助力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