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是具有1000多年养殖历史,以开化山泉流水养鱼为特色的生态养殖模式。遗产保护区位于开化县地势最高的中山地区,总面积884.9平方公里。整个系统实现了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
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地处钱塘江源头,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利用山地溪流资源在房前屋后或溪边沟旁建造流水坑塘,通过投喂自然青饲料来养殖草鱼、鲤鱼、鲫鱼等,形成了山地、溪流、坑塘和村落相连成一体的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景观,内含丰富多样的鱼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保障当地农民的生计安全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可分成三部分:提供持续流动优质水源的山林泉水系统、由引排水通道和坑塘组成的人工水利系统、以种草养鱼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
通过山泉流水养殖所获得的各类鱼产品被统称为“开化清水鱼”。独具的生态优势和特有的养殖模式,使开化清水鱼具有鲜、白、飞、慢等特点。清水鱼鲜味氨基酸指标远远超过普通草鱼,肉味鲜美;经简单烹制,肉质雪白晶莹,汤色奶白;鱼身肌肉紧致,反应灵敏、野性十足,放养在盆里、水池里易“飞”出;因为是在冷凉的流水中养大,鱼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1斤左右,为淡水鱼中珍品。
独特的山泉流水养鱼模式
开化先民自北宋时期开始引用山泉流水在溪边沟旁挖筑坑塘养鱼。据开化县何田乡《汪氏宗谱》记载,北宋咸平年间,汪氏始祖带全家自徽州婺源迁徙至何田乡盘溪而居,因好读书修心、养鱼养性,于是“塘開一鑑”,之后演变成人们普遍采用的山泉流水坑塘养鱼模式。
开化山泉流水养殖模式的形成与当地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山峦重叠,山上亚热带常绿阔叶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水源涵养功能,保证清溪常年迂回曲折于峰谷之间,然后顺势而下流入茶园、梯田和房前屋后的坑塘,形成一条生态系统的纽带,直接利用此水养鱼既可保持水中的溶氧量,又便于管理。
山区农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溪边沟旁石砌坑塘,引用优质的山泉溪水,来养殖草鱼、鲤鱼、鲫鱼等。一进一出的进排水设置,既能维持水质清澈,又能保持常年流水不断。草鱼的排泄物和食剩残渣可通过搭养的鲤、鲫等底层鱼消化,或及时捞出,塘底少量淤泥又可作为草肥,形成循环农业生态养殖系统。Ⅰ类水流入,排出水优于Ⅱ类,实现了对山区优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流水坑塘虽小,但具有蓄水调水的功能。山泉溪水自上而下流速加快,而利用乡土石块打造的坑塘作为溪流途经的一个调节池,具有储蓄水流、预防水患的作用。水源丰沛的时候,坑塘作为山泉溪水途经的一个中转池,能将部分水截留,同时将多余的水排出塘外,起到调节水势的作用。水源短缺的时候,流水坑塘又可以作为一个蓄水池,将水资源储存起来,暂时维持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近年来,开化县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清水鱼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口塘,一条鱼,成为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好途径。目前,清水鱼养殖已由原先的何田、长虹、中村等少数乡镇拓展至全县所有乡镇40%的行政村,产业规模由原先的坑塘1500多口、200亩,发展到11000多口、2200多亩,从业渔农6200多户。2019年,清水鱼总产量2200吨,总产值2.1亿元,农民利用空闲时间便可户均增收近6000元。开化清水鱼先后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基本形成鱼养殖、加工、休闲旅游一二三产相融合的局面,呈现“量价齐升”。目前,1年的清水鱼均价已从10元/斤提高到了25元/斤,并走出开化,销往浙江衢州、杭州、嘉兴,上海等地。
悠久的清水鱼文化
在延续千年的养殖过程中,开化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目前,养鱼、抓鱼、吃鱼、烧鱼、送鱼的习俗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当地还以清水鱼为题材编制了舞蹈《人欢鱼跃》,集中体现了它在文化传承、文化繁荣方面的重要价值。
每到中秋佳节,村民都会吃鱼。据说吃了这天捉来的鱼,人的体质会非常强健,很有精气神,尤其以鱼头和鱼尾最有营养。中秋吃鱼也很有讲究,其过程分为捉鱼、烧鱼、吃鱼三步。捉起的鱼用稻草绳捆住脖子,取意“五谷有余”。在每年的中秋节,开化县何田乡家家户户开塘抓鱼,而且要比比谁家的鱼儿大、谁家的鱼儿好。这一天非常热闹,村民们舞草龙做大戏,庆贺丰收,期盼年年有鱼。之后,逐渐形成清水鱼文化节,2015年被列入开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年也有抓条红鲤鱼过节的习俗,年夜饭时只将红鲤鱼吃一半,剩下的等来年再吃,意在“年年有余,日子红红火火”。并将鱼尾剪下贴在门边,以鱼尾大小表示家庭富裕程度,也象征连年有鱼、富贵有余,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每逢贵客来临,村民们都会烧鱼,这是当地待客的最高礼仪,当地老百姓有句待客的口头禅:山坞里,没好菜,抓条活鱼把客待。送鱼也有讲究,女婿要选家中最大的鱼送给岳父岳母。女婿送的鱼越大,岳父岳母就越觉得有面子。
(作者单位:浙江开化县农业农村局)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