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聚焦“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通过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成功打造全省首个“三农”金融网上超市,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满足“三农”发展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19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5.44亿元,增长2.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1347元,增长9.7%,绝对值跃居全省第一位,增幅连续13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5∶1,城乡差距位于省市最低行列。
构建一套组织体系
增强“三农”金融工作系统性
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体系,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余杭区“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财政、农业农村、林水、农合联、农信担保、有关银行及保险公司等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区“三农”金融改革工作。
二是完善队伍建设。建立“管理到区县、机构到镇街、网络到村组、服务到农户”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其中,区级层面,整合各金融部门力量,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队和20个金融专员服务队。截至目前,共开展金融服务50余场次,服务村社200余个次、农业企业300余家次,解决金融服务问题56个。镇街层面,设立20个集贷款、担保、保险功能为一体“三农”金融便民服务点,落实专人负责“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村级层面,探索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协管员队伍,让老百姓足不出村便可享受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共有“三农”金融服务协管员300名,涉及村社262个。
三是突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强化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电商、民宿经济、品牌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政策扶持。2019年,“三农”领域区级扶持补助资金达9亿余元,撬动社会资金250亿余元。
完善一套市场体系
推进“三农”金融供给多样化
深化与银行、保险、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健全多方联动、协同高效的市场体系,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一是构建“三农”信贷服务体系。与中国农业银行余杭支行、余杭农村商业银行开展战略合作,明确至2022年末,两家银行提供不少于250亿元信贷规模支持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区涉农贷款余额达227.66亿元。建立余杭区“三农”信贷风险池,实行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共同参与,农户、企业自愿参加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提供2亿元专项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共收到贷款担保申请6830万元,审批通过担保额5430万元,发放贷款额度3130万元。
二是完善“三农”风险保障体系。联合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财险余杭支公司,组建余杭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小共保体”,成立余杭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实验室,围绕乡村振兴资金融通供给、产业兴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富民增收保障、创新技术平台等五大领域开展合作,不断提升农业主体风险抵御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办农业险种25个(其中特色险种9个),参保农户1.1万户,为全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0.05亿元,理赔款达1510万元。
三是建立乡村振兴投资体系。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农产品保供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建立总规模达3亿元的余杭区乡村振兴投资基金,采用定向基金、非定向基金等子基金,让利性直接投资等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合力打造引领性、标杆性农业农村项目,以点带面促进全区“三农”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套产品体系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普惠度
积极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依托“禹上金融”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产品丰富、功能完善的“三农”金融网上超市,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
一是搭建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农业农村部新农直报平台为基础,结合余杭实际,建立“禹上金融”大数据管理平台,架起金融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信息桥梁,实现政府实时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平台上报生产经营信息,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手段划分农业主体授信等级,为经营主体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银行5家、保险公司3家,民宿、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经营主体168家。
二是推行金融业务在线办理。在平台上线各类涉农贷款和保险产品,让群众在手机端“点一点”就可对接业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推出民宿贷、土地承保经营权抵押贷、种粮贷、股权信用贷、基金池贷等贷款产品和枇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新型经营主体综合险、民宿综合险、土地履约保证保险、乡村治理综合险等保险产品,通过平台线上预约保险业务59笔、贷款业务34笔,涉及贷款余额3000余万元。
三是完善平台功能模块。在信贷、保险等服务基础上,持续对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完善“我要服务”“我要买卖”“村集体资产拍卖”等功能,如推出“记账本”功能,以项目建设和主体评级为抓手,引导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有资质第三方会计记账公司进行线上记账,推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平台与相关“三农”金融政策衔接,在线开展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申报工作,有效降低农业主体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贴息涉及贷款余额3.3亿元,预计补助资金达300余万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