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龙: 让菏泽木瓜焕发新的生机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通过投木报琼的赠答表达了古人间的深情厚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木瓜可去调和胃,滋脾补肺,食之益人。”,对其药食两用的功效做了详细全面的记载。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编委会出版的 《中华本草》中也收录了木瓜的现代医学研究,木瓜具有保肝、抗菌消炎、抗癌等突出作用。另外,早在1981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同源名单上,木瓜就名列其中。

  据了解,菏泽木瓜是菏泽四大特产之一,古称“曹州木瓜”,主要产于菏泽市的赵楼、李集、芦固堆、观花园等村,是一种蔷薇科落叶灌木、干高一丈许,每年开花结果。木瓜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被誉为“百益之果”,含有丰富的齐墩果酸、熊果酸、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木瓜类凝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木瓜酵素等有效成分,并且含有19种氨基酸和18种矿物微量元素以及大量天然维生素族。现在菏泽市至今还完整保留了明朝时期的木瓜树30多棵,树龄约500年,2013年7月16日,菏泽木瓜树被菏泽市人大常委会评定为菏泽市的市树。菏泽木瓜栽培有一定的历史,但由于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滞后,木瓜产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

  韩金龙来自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目前是中药材创新团队的副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材育种栽培及产地加工研究。2020年8月,根据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工作安排,来到郓城武安镇挂职“第一镇长”。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木瓜地里现场指导。

  “我们平时餐桌上吃的木瓜是番木瓜,原产美洲地区,属于番木瓜科,我们现在看到的木瓜也叫皱皮木瓜。是中国特有品种,是药食同源物质,被誉为‘植物黄金’”,见到我们,韩金龙就开始给我们介绍起木瓜来。来到郓城县武安镇以后,他就对菏泽牡丹区木瓜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调研,菏泽市种植的是光皮木瓜,其品质达不到入药的标准,目前用途主要有两个:一是树苗销售,绿化美化用途;二是酿酒或做醋,开发食品。整体来说,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因此,他首先找准了制约木瓜产业发展的瓶颈:没有好品种,没有好产品,同时也就没有好市场。解决问题是基础,没有好品种我们就引进好品种,没有好产品我们就研发好产品,没有好市场我们就开拓新市场。看准了、选对了就要大胆地走下去。

  首先,需要建设一个核心示范基地,韩金龙在武安镇程庄村培养了一个家庭农场——一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亩,引进皱皮木瓜新品种4个,作为菏泽光皮木瓜的补充。构建了木瓜+中药材的立体高效间作种植模式,该模式可以在木瓜树成长的初期实现亩收入3000〜5000元,显著提高了基地的经济效益。

  一个产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深加工,木瓜的加工可以有效提高产品价值,在这个时候,韩金龙对接了从事药食同源产品加工销售的山东佰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郓城县建有产品生产线,目前主要生产药食同源产品研发与销售,该公司之前也一直想把菏泽市地产特色产品开展深加工开发。山东农科院全力打造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的“郓城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就是以地方特色产品为载体,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销定产,实现企业产品、基地农户、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的科技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目前,山东农科院联合佰诺生物成立山东木瓜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致力于木瓜种植及产品深加工。

  解决问题是基础,探索模式是关键,提质增效是根本。下一步,韩金龙计划将从品种改良和产品深加工方面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以木瓜为主题,打造“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联合的新模式,通过木瓜主题展馆、木瓜健康大讲堂、木瓜主题四季旅养等具体形式充分发扬木瓜文化,重构木瓜药食两用的营养保健价值,以助力木瓜一、二、三产业融合长效发展。

  韩金龙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先后在滨州市无棣县、德州市庆云县挂职,现在又主动参与山东省农科院提出的“三个突破”战略行动,脱产挂职郓城县武安镇。多年来,他先后助力滨州无棣,菏泽东明、巨野、牡丹区,临沂市等省派、市派30余个“第一书记”开展中药农业科技扶贫。联合“第一书记”、千人下基层科技服务队等在德州庆云、菏泽鄄城、滨州无棣等地开展中药材技术讲座10余次,现场指导60余次,累计培训、指导中药材种植户5000余人次。他先后被聘为山东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专家,及无棣县、济宁市、东营市东营区的科技扶贫指导专家。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

  韩金龙每年大约有150多天都是在基层度过,“团队、科技、农户”是生活和工作中最核心的词汇。他始终坚持以中药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把科技赋予木瓜产业,融入农科院的特征元素,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销定产,联合菏泽市其他龙头企业和种植基地,共同让菏泽市市树焕发新的生机,努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做一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践行者。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