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稞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字号:【

  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当地藏族群众主要口粮。产区分布集中、产业集中度高、品种多,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净利润趋于下降。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青藏高原旅游业兴起,青稞的特色食品加工迅速发展。

  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当地藏族群众主要口粮。近年来,我国青稞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扩大;产区分布集中、产业集中度高、品种多,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净利润趋于下降。消费以食用为主,消费量稳步增长。2020年,青稞种植面积稳中有降,产量随单产水平提升平稳增长。未来直接食用消费将趋于下降,加工消费将平稳增长,价格将小幅上涨。

  青稞产业发展现状

  据调研,2014—2018年,全国青稞种植面积从527万亩增至579万亩,增9.8%;青稞产量从120万吨增至139万吨,增15.1%;青稞平均单产从每亩228公斤提高到239公斤,增4.9%。

  青稞耐旱、耐瘠薄、易栽培、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目前,各产区主要种植品种有藏青系列、冬青系列、喜马拉系列、昆仑系列、柴青系列、北青系列、甘青系列、迪青系列、康青系列等。

  青稞产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青海、甘肃甘南州、四川甘孜州与阿坝州和云南迪庆州,是当地栽培历史悠久的特色粮食作物,新疆、江苏和湖北也有少量种植。按种植季节不同,分为春青稞(3月中旬—4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9月下旬收获,主要位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和冬青稞(10月上旬—11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5月中旬收获,主要位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

  2018年,全国青稞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的主产省份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种植面积合计占全国的98.4%;青稞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主产省份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产量合计占全国的98.2%。西藏是最大青稞产区,2018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3.2%和58.1%。

  食用是青稞最主要用途,作为藏族群众口粮,包括制成糌粑和加工成食品、青稞酒等。近年来,青稞食用消费约占总消费80%,其中直接食用约占70%、间接食用约占10%;青稞籽粒及秸秆也是畜牧业主要饲料,饲用消费约占5%;其余15%用作种子和储备粮。

  消费量平稳增长,2014—2018年分别为120万吨、124万吨、136万吨、136万吨和139万吨,以增为主。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青藏高原旅游业兴起,青稞的特色食品加工迅速发展,呈多样性:一是酿造青稞白酒、青稞红酒、青稞啤酒、青稞汁、青稞露等饮品;二是制成青稞挂面、青稞营养粉、青稞馒头、青稞麦片、青稞饼干、青稞沙琪玛等加工食品;三是加工成藏稞红、青稞苗麦绿素等高附加值营养保健品。近年来,青稞加工用量约占产量的10%。

  青稞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区种植并主要由藏族群众消费,供需关系完全取决于地区内青稞产量。“农户+市场”是最普遍、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流通模式,在西藏、四川、青海分别约占产量的50%、85%、30%。

  青稞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且地区内耕地面积总量有限,2020年种植面积稳中有降;由于重视青稞育种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青稞单产持续提升,2020年产量小幅增长。

  青稞是区域性很强的自给消费型特色粮食作物,青藏高原藏族群众是其消费主体。随着藏族群众膳食结构的持续调整和改善,预计青稞直接食用消费量将减少,大米消费量将增加,青稞直接食用量占总消费量比重将趋于下降。

  青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藏区大部分农牧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现代农业技术接受能力有限,青稞种植和日常土水肥管理大多处于较低水平。青稞大田生产技术落后,种植区多属雨养农业区,水分调控完全依靠降水,导致青稞单产低且不稳定。通过几十年的育种工作,青稞育种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青稞的功能认识和现代食品加工起步较晚,针对保健医药功效成分和加工特性的优良专用品种选育改良也是近些年才开始,目前相关优质资源与品种还较为缺乏。

  青稞加工主要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阶段,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较少;加工主体以家庭、个体作坊和小型企业为主,大型龙头企业较少。青稞保健功能与食品医药原料研究较少。青稞食品安全保障、加工标准和技术规程还不完善。青稞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各产业链环节基本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青藏高原地区内进行,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市场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导致青稞市场信息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都不高。

  政策措施建议

  青稞是我国藏族群众口粮,确保青稞产业持续平稳发展,对于确保藏区粮食安全、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加强育种体系建设,选育适合不同产区的优良新品种。充分发挥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加强青稞新种质与基因资源特别是加工型种质与基因资源发掘和利用、青稞分子育种平台建设、青稞收获后处理与品质测试技术和设备研发等方面研究。育种目标为春性、耐低温、中秆抗病抗倒伏、大穗大粒;育种重点是进行青稞粮草双高型优良品种培育攻关,选育适合藏南河谷半干旱产区、青海中西部盆台地灌溉产区、(青)海北-甘南草原旱地产区、川西藏东荒漠干旱产区等地种植的生物量大、抗倒伏性强、耐寒性好、抗病性广、粮草双高的新品种。

  强化技术推广与培训,扶持合作社发展。动员地方农技部门工作人员,大力推广现有成熟栽培技术和丰产优质品种,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为后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奠定基础。积极扶持合作社发展,对于发展形势良好且积极参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育种及栽培技术研发的合作社,给予税收减免、优惠信贷等方面支持,并在栽培与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深加工技术和市场信息上加强指导,支持合作社不断改善生产经营条件,逐步增强发展能力,更好发挥对农户的带动促进作用。

  制定加工业发展规划,引导行业快速发展。明确青稞食品加工发展方向,研究制定青稞加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青稞原料及其加工生产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生产规程、质量卫生和产品标准。扶持优势青稞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优势企业和特色优势产品扶持力度。在青稞主产区筛选具有加工基础与传统优势的地区,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现代青稞食品加工园区。建立健全跨省份跨地区青稞市场调度工作制度并适时启动,统筹兼顾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供求稳定。

  提高流通效率,强化市场监测。改善和提高青稞的仓储条件、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提高青稞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青稞流通的物流服务水平。鼓励国有粮食企业和大型收购企业延伸经营链条,发展青稞的赊销、仓储、加工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规范青稞流通中间商经营行为,充分发挥其在活跃青稞市场、方便种植主体售粮等方面优势。建立健全青稞销售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和第三方质检验收制度。强化国内青稞市场信息监测、分析、研判等方面工作,构建权威的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并及时发布。

  尽快建立产业联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快建立青稞产业联盟,强化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鼓励并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优势,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等形式,联手合作社、农户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引导合作社、农户从事标准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原料生产、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市场营销环环相扣,做大管理一体化和科学化,有效形成青稞原料产地、食品研发单位、生产企业、销售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FormatImgID_0#

  (报告撰写人:孙致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小组成员:李先德、张京、谭琳元、刘婧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