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嘴金菜:黄花金招牌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倪陆军 字号:【

  丁嘴金菜即丁嘴金针菜,曾叫丁庄大菜。金针菜即黄花菜,古名萱草,俗名忘忧草、安神菜。在江苏宿豫,最优质的金针菜主产区位于原丁嘴镇(现大兴镇,2021年3月原丁嘴镇和原大兴镇合并成立新大兴镇)。据明万历年《宿迁县志》记载,县东30里有湖泊,相传西晋富豪石崇曾在岸边建立粮仓,遂取名曰“仓基湖”。后有山东丁氏兄弟逃荒来到湖东嘴居住,并逐渐繁衍成村庄,丁嘴之名由此而得。

  丁嘴传统金针菜种植系统所孕育的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呈现出鲜明的以金针菜生产为主导的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征。

  独有的金针菜品系

  宿豫境内水系众多,雨笼雾罩,气候温和。原丁嘴镇作为宿豫区的金针菜种植区域,曾为仓基湖黄泛冲积土,以沙壤土为主,土壤条件优越,有机质含量丰富,金针菜生长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宿豫地区金针菜栽培历史悠久,古时便作为贡品沿古运河北上南下。万历《宿迁县志》土产志蔬菜类中,就有金针菜种植的记载,标志着400多年前丁嘴金针菜就已从由观赏兼药用植物向可食用蔬菜转变。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的种植记载:“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清朝时期更是热门的出口商品,在东南亚尤负盛名,被誉为菜中珍品。

  丁嘴金针菜以“条长粗壮、色泽黄亮、花大肉厚、营养丰富”的特点,享誉海内外。独特的栽培方式是保证丁嘴金针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宿豫人民在种植金针菜的历史中,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丁嘴金针菜的种植体系。充分利用当地适合金针菜生长的土壤成分优势,通过水稻绿肥套作、轮作,有效地改善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磷、钾的含量;发挥金针菜自身耐旱性的品种优势,有计划地进行品种更新换代;通过浇灌开沟作畦,宽行距密穴植,加强秋季管理,改进丁嘴金针菜的栽培技术;同时,利用独特而有效的古法在田间控制病虫害。完整的丁嘴金针菜种植体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持、水源涵养和营养物质循环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丁嘴金针菜品质优良,除了气候、土壤等特有的自然条件优势,要归功于其不断培植和拓展的金针菜品种资源。丁嘴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培育品种的过程中,多次推行金针菜品种的引进与融合,极大丰富了当地品种资源,并经长期培植选育,优选出了闻名中外的大菜、大乌嘴等优良金针菜品种。当前,宿豫地区金针菜独有的品种有6个,分别是早熟紫花、秋八尺、大八杈、小黄壳、大乌嘴及大菜。丁嘴金针菜的主品种“大乌嘴”具有高产优质的性状,部分小黄壳品种抗逆性强,不仅是珍贵的植物资源,也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对优质金针菜品种选育、留存起着重要作用,在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研究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世代相传的加工技艺

  早在明代,宿豫人民就开始了金针菜的采收及加工生产,流传至今,其加工工艺日益成熟。在传承传统加工技艺的基础上,根据金针菜发展的需求,宿豫人民形成了更加完善多样的加工技术体系,所产出的各类金针菜制品深受人们喜爱。

  适时的采收是保证金针菜产品成色、花蕾大小的前提条件,过早则弱,过晚则过,只有经验丰富的菜农才能准确地掌握金针菜采摘的最佳时机。采收要轻,自上而下,循序渐进;而后是用菜筐蒸制,将严格挑选后的花蕾放入准备好的菜筐内,并用蒸笼头密封,根据温度调整蒸制、密封程度以及焖制时间,观察颜色变化,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时,方可取出。根据天气的情况合理选择晴天用芦苇编制帘子在阳光下曝晒,因此宿豫丁嘴金菜又被形象的称为“太阳菜”。因其全程无添加的传统加工方式,宿豫金针菜的干菜颜色通体金黄饱满,口感绝佳,久煮不腐,并且口感与外观也好于烘干设备加工的金针菜。

  世代相传的加工技艺更是保证产品品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金针菜作为宿豫农业的主导产业,如今已形成以丁嘴地区金针菜为主的优质产业链,新增生态高效农业4.2万亩、休闲观光农业2.1万亩,建成2000亩成方连片单一品种生态农业示范园6个、万亩富民产业园3个,创成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2个。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推进,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户、家庭农场140个、家庭农场集群2个;农产品质量有效提升,建成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示范点25个,新增“三品”认证52个。

  目前,原丁嘴镇27个家庭农场结成合作社联盟,目前已经在淘宝、京东上开出100多个网店,扩大丁嘴金针菜的品牌优势,把销售市场从周边扩展到全国。这些网店今天接单,明天物流就开着大货车上门收菜。合作社联盟遏制低价竞争,抱团拿单,一家一社吃不下的大单,由联盟统一组织调配货源。几年下来,全镇黄花菜亩均效益稳定在8 000元左右。

  相伴相生的民俗文化

  宿豫地区悠久的金针菜种植历史以及金针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高度渗透,铸就了本地相伴相生、气氛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丁嘴金针菜民俗文化。

  金针菜是丁嘴地区的民生产业,群众对金针菜有着特殊的情结,不仅形成了许多有关金针菜的风情、习俗、食俗和礼俗,同时形成了兴盛而独特的金针菜文化。如金针菜主题的民间表演艺术;又因其形如金条而象征富贵,结婚聘礼中放入金针菜;妇女在“坐月子”时吃金针菜催乳的习惯,中秋节必吃金针菜烧鸡、金针菜烧肉等菜肴……一系列与金针菜有关的文化都促进了金针菜的传播与品质的提高。

  诗经里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代表母亲,古时大凡孝道的人,为求取功名,离家前都爱在北堂前种植萱草,目的是告诉母亲,儿子要出去做大事了,老人家不要牵挂,以此抚慰母亲思子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针菜文化的内涵,就是感恩文化。一个人既要有远大理想,还要有孝心;一个人不论走多远,回家的路都时刻记在心里。

  历代文人雅士为金针菜吟诗作赋者更是不胜枚举。唐代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苏东坡诗云:“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晋夏侯湛称赞萱草为“大邦之奇草……远而望之,灿若丹霞照青天。近而观之,华若芙蓉鉴绿泉。”#FormatImgID_0#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