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养殖:走向“蓝海”的朝阳产业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韩超 字号:【

  5月1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期深远海养殖探索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烟台市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科技赋能产业·创领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探索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为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集思广益”。

  “当前我国近海养殖容量趋于饱和,养殖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部分养殖区域水质受到一定污染,推动海水养殖从近海沿岸向深远海扩展,是优化海水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且潜力巨大。对保障食物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表示。

  走向深远海已成必然选择

  本届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在题为《“21世纪蓝色蛋白质计划”——深蓝渔业》的报告中表示,深蓝渔业是人类食物供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水产养殖的饲料利用率相比畜禽养殖更高、更环保,而要保护日益枯竭的野生渔业资源,就必须发展深远海养殖。

  笔者注意到,麦康森在报告中还尝试提出了我国深远海养殖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应以东海、南海深远海养殖为重点,开展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构建“养一捕一加”相结合、“海一岛一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体系,通过国家战略性投入,引入多方资本,建立企业平台,形成全产业链新模式。用10〜20年时间,建成一批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形成海上工业化养殖生产群,为解决人类优质海洋蛋白来源贡献中国方案。

  近年来,为推动海洋经济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山东烟台市计划投入一百个深水网箱,建成亚洲最大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从2020年起,“百箱计划”已开始陆续落地。

  本届论坛期间,烟台市重点打造的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中的“经海001号”网箱迎来下水暨交付仪式。该智能网箱平台为钢结构68×68×40米的坐底式网箱平台,养殖包围水体约7万立方米,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能够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为首批交付使用的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它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的空白,也将海洋产业加速推向智能时代。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依托中集集团在海工装备领域丰富的设计和建造经验,重点打造深远海立体化、生态化、“类野生”养殖模式,通过“一条鱼,一个产业链”全链布局,推动海洋渔业向装备化、智能化、标准化转型升级。

  “‘经海001号’下水后,我们计划以烟台模式为示范,布局100套深远海养殖设施,‘总部烟台、辐射全国’,以海洋蛋白为核心产品,带动全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集聚,打造装备水平更高、综合效益更好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介绍。

  多领域融合创新才能“站稳脚跟”

  尽管深远海养殖是一片“蓝海”,但伴随着产业上升期的困难和风险并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就深远海养殖装备机遇与挑战、深远海养殖模式探讨、深远海养殖水产品的加工与流通等热点问题展开了专题对话。

  “比如我国大陆架纵深较远,浅海多,而台风等灾害又频频发生,这些都对深远海养殖构成了不确定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谌志新告诉笔者。

  为此,他建议坚持陆海统筹、因地制宜、由近及远的发展思路。“事先要尽可能完善本底调查,充分了解养殖区的环境状况。”谌志新说。

  同样的担忧也困扰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郭根喜,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但是在投入和建设上要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经济效益能否持续才是更为重要的。”郭根喜说。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深远海养殖装备方面仍然存在短板。以网箱上的网衣为例,材料本身的耐受程度、更换维修的操作便捷程度等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需要,这也为相关的企业提出新的课题。

  “要实现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涉及多个行业的交叉融合,需要各环节共同发力取得突破。例如在深远海,绿色能源、淡水和食物蔬菜供应、冷链运输等环节目前仍存在技术难题。未来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支撑养殖企业在深远海站稳脚跟。”麦康森说。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付世晓则表示,“深远海养殖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每个环节都需要跟上,当然,每个环节也都会诞生机会。”

  控成本、选品种,都应科学定夺

  研讨会上,尽管“机会”很多,但企业家们似乎还是对“风险”更为关切,专家们也频频支招。

  “深远海养殖企业应选好品种,扬长避短;同时,要控制好成本,深远海养殖投入较大,最终要实现盈利是综合效益的竞争,高额投入并不必然带来高额的经济效益。”李书民在致辞时特意提醒。

  “如此高的投入,能不能换来高产出、高回报?必须依靠科学养殖。深远海的养殖模式,应该是兼具创新性、科学性和环保型的模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杨红生说。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艾庆辉从饲料角度给出建议,他认为,适用于深远海的饲料投喂参数应区别于工厂化和内陆养殖的参数,深远海养殖需要更“高能”的饲料,以增加营养供给。同时,天然抗氧化剂和维C、维E等微量元素的用量或许需要更加充足。他还提到,投入品的吸收利用率很关键,如果大量投入品没有被摄食,那么不仅浪费,还会给水域环境带来压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要进入这一“朝阳产业”,品种选定成了不少嘉宾心中的头一件大事,研讨会上围绕这一话题专家们也给出了见解。

  “选品种,首先是市场容量要够大;其次是产业链完整,要选那些有研究基础的;再就是选可加工的品种,以此来延伸产业链体。”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山东青岛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雷东表示。

  雷东进一步解释说,深远海养殖体量往往比较大,将来上市销售有可能成为困扰一些企业的大问题。另外,无论是用工船还是网箱养殖,实现分层养殖都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养出优质鱼。

  “从市场偏好来说,深远海养殖‘类野生’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或许也是商机所在。作为华南最大的海鲜交易市场,我们也很欢迎深远海养殖的鲜活水产品,市场也很需要新的渠道来供给。”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尚福的话,似乎让不少人感到欣慰。

  他还提到,选品种关键在于定位,养殖企业应明确目标市场在哪里、竞争差异在哪里,无论是已有的品种还是新品种,都应做好商业化研究。

  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约71%的表面积被海水覆盖。我国拥有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空间资源、水体资源和生物资源蕴藏量巨大,具备广阔的开发潜力。作为食物供给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在居民饮食结构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