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三农”标准化 全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标准贯穿农业产加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过程,是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最严”指示要求,第一个就是最严谨的标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将标准化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标准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质量水平不高、制标用标“两张皮”、农村领域标准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山西省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契机,在创新标准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三农”标准化中形成了典型经验。现将其主要做法予以刊发,供参考借鉴。

  近年来,山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标准化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契机,聚焦“三农”中心工作,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全面提标,为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制标能力

  一是组建标准化委员会。山西省于2018年成立了山西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9年又成立了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省农业农村厅、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委员,委员由旱作节水、杂粮、畜牧等22个专业的56名副高以上专家组成。标委会的成立,进一步规范了山西省农业地方标准研制,提高了标准质量。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对2019—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种植、养殖等部门责任和推进时间节点,确保各项试点任务如期完成。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以标准化促进有机旱作、十大产业集群、三大省级战略发展的措施,“十四五”规划也对农业标准化作了明确安排。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山西省多措并举,将标准研制与重点工作推进相结合,既解决生产发展需要,又保障标准研制经费。结合山西省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创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实经费600余万元。充分利用科研经费,推进果品、中药材、畜禽产品等标准研制。

  研制产业标准,提升贯标水平

  一是全力推进标准研制。山西省把标准作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把立项关、审查关、发布关、推广关,形成年初征集申报、年中审查立项、年底审批发布的工作流程,扎实推进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全省农业地方标准达1000余项。2020年,全省共收到农业标准研制申请205项,初审通过131项,最终立项53项;全年组织审查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0余项,发布105项。山西省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定,2020年参与承担《北方地区绿色食品春播绿豆生产操作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研制任务。二是科学构建标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省农科院等单位研制山西省有机旱作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有机旱作标准框架,有效推进旱作农业。积极推进主要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山西省食用菌标准体系近期将发布实施,正在推进山西药茶标准体系、黄花菜产业标准体系、功能食品标准体系等研究工作。三是强化标准示范推广。种植业标准化方面,在1市5县50个示范片开展有机旱作示范创建,实现省级示范片全覆盖;发挥杂粮高质高效示范片引领带动作用,初步建成高标准杂粮生产基地30个,推动杂粮“品种一致、品质优良、品相上佳、品牌过硬、产品成量”五品兼优全产业链开发;蔬菜、果业标准园全面推进,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畜牧业标准化方面,实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全省建设生猪标准化示范场80家,扶持生猪养殖标杆建设项目3个。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家,其中生猪4家、蛋鸡2家、羊1家。渔业标准化方面,2020年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家、省级12家,有力推进了标准化养殖。

  对标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是深入推进农产品认证。 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三品”有效产品达528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46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165个,位居全国第四。二是积极开展“圳品”认证。积极对接深圳市场,根据“供深食品标准”规定和“供深食品标准体系”要求,坚持“严格标准、重点先行、优中选优”的思路,在全省范围内筛选特色优质农产品,严格供深食品评价与评定,力争将“圳品”打造成山西农产品对外发展的亮丽名片。全年共有30家企业51个产品获得“圳品”证书,“圳品”在深圳市销售额达6463.7万元、在粤港澳大湾区销售额达7452.1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三是全力保障“晋湘”蔬菜直通直供。山西省全力推进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先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大市场,与湖南建立“晋湘”蔬菜直通直供协作,为确保供湘蔬菜和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出省产品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指导生产主体严格按标生产,严格落实有关生产记录、间隔期等制度,强化质量控制。

  拓宽标准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规范职业农民培训。创新研制《玉米种植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要求与评价》等20个农民生产技能评价地方标准,填补我国职业农民生产技能评价标准空白。通过标准推广,在山西省形成以实践操作为核心的技能评价模式,建立“培训—评价—颁证”工作机制,以评促学、学评结合,培训高素质农民5.4万人,评价颁证5万人。二是规范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全国率先发布《农业生产性服务指南》地方标准,极大地推动了山西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屯留模式”“吉县模式”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山西省也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三个整省试点之一。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