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农业农村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珠海市长隆海洋王国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开展2021年长江江豚保护暨科普宣传主题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出席活动。
据悉,长江江豚昵称“微笑天使”,是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长江大保护成效的重要指示性物种。由于人类长期高强度活动影响,长江江豚种群快速衰退,目前仅1000余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社会力量,不断强化长江江豚就地保护,全面普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栖息生境,先后成立了9个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开展重要栖息生境修护,并在长江中下游水域建立了5个迁地保护地,形成多个迁地保护群体,迁地群体总量已超过150头;推动成立长江江豚拯救联盟,建立长江江豚协助巡护队伍,动员全社会参与保护工作。
为利用长江“十年禁渔”重要窗口期,有效降低长江江豚群体相对集中的风险,进一步完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网络,今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史上最大规模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共从天鹅洲故道向天鹅洲科研基地、何王庙故道、何王庙科研基地、老湾故道、铜陵保护区夹江水域、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7个迁入点输出长江江豚19头。
活动期间,分别授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为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
“尽管保护工作成效明显,我们仍要认识到,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涉水工程、航运挖砂等影响持续加大,天然水域种群保护形势不容乐观,迁地保护群体规模有限,保护机制还不完善。”于康震表示,特别是长江江豚人工繁育问题成为长江江豚保护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难题,于康震指出,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以长江干流及两湖就地保护为核心,加快推进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加大人工繁育保护力度,着力做好遗传资源保存,推动建立保护长效机制。水族馆是集水生生物宣传展示、科普教育、人工繁育和保护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场所,要利用水族馆优良的硬件设施条件及在鲸豚类人工繁育方向的技术积累,搭建长江江豚保护研究平台,尽快突破人工繁殖技术,积极开展科学展示和公众教育,创造近距离认识长江旗舰物种的条件,提高全社会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
“无论是进行迁地保护,还是努力突破人工繁育、开展科普教育,都是为了留下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副主任赵依民说,此次将部分长江江豚迁入水族馆之前,就已在协议中明确,长江江豚及其后代都是属于国家的,用途限定于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绝不允许驯化和表演用途。
赵依民还表示,农业农村部和有关地方渔业渔政部门将定期进行专门检查,任何时候发现环境不合格的地方都会要求改进,如果影响到长江江豚的生存,将立即把它们调走。
此外,国家林草局、有关省(市)主管部门、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和社会保护组织参加了活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