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茶:再续千年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龙丽红 字号:【

  沿河茶的前世今生

  地处乌江下游的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战国时属黔中郡,是现今贵州境内最早被称为“黔”的地方。到了唐代,沿河成为思州治所。茶圣陆羽在《茶经·卷下·八之出》中,特别提到茶树“黔中生思州……”。这是关于沿河茶最有名的历史记载。

  在陆羽之前,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将沿河茶有据可考的种植年代,上推到了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巴国时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南极黔涪(含今乌江流域下游的重庆涪陵,贵州沿河等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鬼、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进贡之。其果实之珍者……园有芳蒻、香茗。”这段话说明,周代初年,茶是巴国敬献朝廷的贡品,而且人工种植的茶叶品质较野生茶叶为优。由此可以推断,曾属于巴国的沿河,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品质良好的人工培植茶园。

  又查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也有“有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的明确记载,与《华阳国志》《茶经》一起,一脉相承地佐证了沿河茶生产种植年代的久远与品质的优良。

  而最能形象说明沿河茶悠久历史的,当属北宋学者黄庭坚。他晚年时曾贬谪黔州(治所在今彭水县城,与彭水一衣带水的沿河同为其辖地),在《答从圣使君》一文中说:“此邦茶乃可饮。但去城或数日,土人不善制度,焙多带烟耳,不然亦殊佳。今往黔州,都濡月兔两饼,施州入香六饼,试将焙碾尝。都濡在刘氏时贡炮也,味殊厚。”又有记述当地茶俗的词作《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园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黄庭坚以文学的形式,为沿河茶的古风时韵,再添了一段色香味俱全的佳话。

  与上述历史文献遥相印证的是——2006年,贵州省茶科所专家在沿河塘坝镇发现了人工连片栽培的古茶树群,其中最长树龄已逾千年。换句话说,在黄庭坚歌咏黔州摘茶人之前,这片茶园就已经存在若干年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历史际遇!

  之后,沿河启动了古茶树资源摸底调查。查证全县共有5万余株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有1200余株。这些人工栽培比例高达90%以上的古茶树遍布沿河全境,又以塘坝、后坪等乡镇最为集中,仅塘坝一镇,就先后发现了9处古茶园。这样早的种植年代,这样大规模的人工古茶园,不单在贵州,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为此,县有关部门专门发放了八千多本《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广泛深入地有效保护了古茶树资源。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古茶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沿河不仅认真开展地方古茶树标准制定工作,还在古茶树适制性研究开发方面下了大量功夫,研制出了“古树绿茶”“古树红茶”“古树黄茶”“古树乌龙茶”“古树白茶”等系列产品,让藏在深山千百年的古茶树焕发了第二春。也为贵州古茶树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发挥了积极的支撑助推作用。

  千年前,古茶树泽被一方;千年后,古茶树再放异彩。而今,古茶树被命名为沿河的“县树”。沿河也被有关单位授予了“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等特色称号。

  千年古茶与老茶妈

  2019年4月,由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选送的马家庄绿茶和红茶,喜获第四届亚太名茶大赛金奖与银奖。

  这已经不是来自沿河的千年古茶,第一次荣获世界级声誉了。早在2014年9月,由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选送的“塘坝千年古茶”就荣获过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18年8月,该公司选送的“塘坝千年古茶”再次荣获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而沿河千年古茶在国内、省内所荣获的奖项与荣誉,更是不胜枚举。沿河千年古茶,已然成为了贵州乃至全国茶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沿河千年古茶,沉寂千年之后重放异彩,与一位传奇女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在茶海里迎风搏浪的女士,就是人称“老茶妈”的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仕梅。

  2007年,是沿河千年古茶从“养在深闺人不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房前屋后比比皆是的古茶树,并未让当地人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竟然是饱有历史含金量的稀世嘉茗。为了腾出地来种粮食,好多古茶树连根兜底地进了灶膛。在大家眼里,这些木质坚硬,燃烧持久的“烧火棍”,最大的好处,就是触手可得,砍了还生。

  乡民们对这世所罕见的古茶树资源听之任之的漠然态度,让了解古茶树价值的肖仕梅扼腕叹息,备感痛心。她决定在塘坝镇楠木村创建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保护性地利用好古茶树资源,引领农户在家门口创业生财,脱贫致富。

  初踏茶界,肖仕梅凭的是土家女子的聪慧坚韧与一腔热情。那时的她,已过不惑之年,且对茶叶的生产销售知之甚少,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认准了道路,她一咬牙,就出发了。

  这一路走来,深一脚,浅一脚,个中滋味,唯有肖仕梅自知。踏破铁鞋,她广拜国内名茶专家为师,赶赴多地茶园茶厂考察;费尽口舌,她在古茶树农户的质疑与期盼中,千方百计稳定军心;八方求助,她为古茶树生产基地建设所遇到的困扰奔走呼喊;独步孤标,她为挽古茶树于濒危用古茶树于当代而上下求索。她曾两次参加中国品牌演讲赛,为沿河千年古茶重出江湖宣传造势;《中国日报》也先后两次以中英文向全世界报道了沿河发现千年古茶,以及她带领茶农勤劳致富的创业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肖仕梅“破釜沉舟”,终于赢来了“百二秦关”。十三年的坚守,她建立了基地,开拓了市场,创新了品牌。她一手创建的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公司+专业合作社+茶农+市场”的运行模式,不仅使当地的古茶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使古树茶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得到了持续可靠的保障。而肖仕梅对从植保到采摘、加工、包装、商标、储运等方面的精细化科学管理,与销售平台从实体店到网络的产品流通渠道的横宽纵远,更使得沿河千年古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茶叶名品。

  受古茶树生长特性的制约,古树茶不能完全实现机器量产。为了让古茶树的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得到利用,肖仕梅受沿河土家人手搓麻绳的生活习惯的启发,历时三年,采摘古树茶叶片,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手工揉搓发酵,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制,终于成功自创了一款手工古树红茶。而今,公司将这款茶命名为“古茶妈”,并申请注册了商标。

  2020年4月3日,沿河千年古茶开始了新一季的开采,“古茶妈”手工古树红茶也迎来了新一季的制作。肖仕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古茶妈”,深入了解沿河千年古茶,并和她一样真心喜爱包括沿河茶在内的所有贵州茶。

  思州新绿

  2020年3月27日,饱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的“白茶一号”扶贫茶,在沿河中寨镇首次开采。

  时间前推两年。2018年的4月份,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同年10月,360万株“白茶一号”扶贫茶苗运抵沿河中寨镇。在黄杜村派来的技术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中寨镇茶农精心呵护的360万株“感恩茶”在沿河的土地上扎下深根,蓬勃生长,并于今年实现了首次开采。沿河抓抢发展机遇,正奋力将中寨镇规划打造成先富带后富样本展示基地、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基地、脱贫攻坚示范基地、感恩奋进教育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基地。

  中寨镇“白茶一号”基地的初见成效,是近年来沿河以千年古茶为龙头,带动全县生态茶产业稳步向前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沿河全县共有茶园总面积达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达15万亩,涉及全县181个贫困村,全年茶叶产值突破亿元,带动季节性用工10万余人,带动贫困户12454户、贫困人口42562人实现脱贫,并取得了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2654元的好成绩。

  同时,县内大宗茶叶的生产加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茶叶品种也日渐繁富,“红黄白绿青黑”,应有尽有,“千年古茶”“画廊雀舌”“懿兴雀舌”“盖懿白茶”“富硒茶”等品牌茶,先后在全国各类品茶、斗茶会上过关斩将,喜获大奖。由沿河农技师何军先生研制的“兰香大翠”,作为沿河绿茶中的新秀,以扑鼻的兰香,甘醇的口感与优美的形态,赢得了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注重植保与品质,沿河还积极加强茶叶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工作。沿河茶是新时期最早进京开疆拓土的黔茶之一。自2013年起,沿河茶就在京城大显身手,在马连道建设品牌展销店,并连续参加了六届玉渊潭樱花节文化活动和四届香山红叶节文化活动。

  在继续巩固沿河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贵阳等茶叶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沿河还积极强化新市场的拓展,并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与对口帮扶城市江苏省张家港市深挖沿河茶的生态优势与文化优势,共同创立了“洲州茶”品牌,并以“扶贫茶”的方式,将这深藏在沿河大山中的珍宝,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

  以生态茶产业为依托,以乌江风景与土家风情为滋养,沿河正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合理开发利用古茶园,积极兴建新茶园,走上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和集群发展茶叶产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康庄大道。生态茶产业已经成为了沿河助推脱贫攻坚的骨干产业,这个古老的茶叶产地,正在茶农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上焕发新颜。

  蓦然回首,就是千年。而今,千年而立的沿河茶,将砥砺奋进,再续辉煌!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