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下 “良田良产”须要“旱涝保收”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陈广锋 字号:【

  调研背景

  2019年12月下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了2020年“三农”工作。随后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具体提出了2020年“三农”方面10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一项就是要“稳”字当头,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努力提高产能。两次会议的召开对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针对“稳粮保供”,国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那么基层农村稳粮丰产的条件如何?生产一线的农民又有什么需求?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在2020年春节返乡期间探寻答案。受新冠疫情影响,没有在老家开展大范围的走访调查,而是通过和农民代表座谈、田间实地调查、电话微信访谈、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开展调研,并结合本职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建议。因调研范围有限,报告中的问题仅代表所调查区域。

  现状调查

  我的家乡山东省东平县老湖镇属鲁西丘陵地区,北靠着凤凰山、南邻东平湖,是一个世代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小村庄。仍记得儿时村里的农民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父亲便是其中典型一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养殖捕鱼和农业生产。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发现村里确实变了大模样,二层小楼鳞次栉比、返乡的轿车把乡间小道堵得水泄不通、村民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笑容,无一不彰显出在国家的利好政策下,农民越来越富、农村越来越美。

  在随后几天的调研中,发现农业生产状况却是不容乐观,主要反映出的问题有三个,分别表现在人、水、地三方面。

  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通过座谈了解到,大家明确表示农业投入品成本上涨,种粮收入显著下降,种地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如果算上人工则是“亏本买卖”,远不如外出打工的效益好。特别是近年来干旱等气象灾害多发,更是打击了农户种植积极性。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大多以年龄过大无法外出打工的老年人为主,并且在一些人眼里,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种地也变得“不甚光彩”,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笑谈自己的身份不是农民,而是农民工。

  灌溉设施损毁严重。还记得小时候,得益于完善的排灌系统,村里的耕地都是旱涝保收田。之前的灌水作业主要是由村两委组织,利用三级扬水站抽取东平湖湖水,引水上山,然后发动群众以村小组为单位进行轮灌,灌溉所产生的费用由村委承担少部分后,大部分根据农户灌水时间和面积分摊。但随着种地经济效益持续走低,引水灌溉之事也不了了之。缺乏资金支持,渠系更是长期得不到修缮,几乎全部丧失了输水功能,农户即使想灌水也已成为奢求。

  农田粮食产能下滑。没有了灌溉条件,村里的水浇地改为了旱地,良田退化成了望天田,土地的供粮产能,尤其是小麦产能正逐渐弱化。因为农户更倾向于种植便于管理、可以“靠天吃饭”的农作物,如玉米、谷子等,让本是一年收两季的耕作制度变成了一年一季。另外,家乡的土地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不一,且支离分散,难以规模化流转进行统一种植,所以大面积的土地逐渐被闲置,有的甚至变成了荒地,导致了良田不能良产的尴尬局面。

  个人思考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农民作为农事操作者,虽然对农业生产起着主导作用,但耕地产能却也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上文中三个主要生产问题,就会发现灌溉在中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种植效益差,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开展灌溉、渠道维护等费时费工的投入,农田灌溉设施条件逐渐恶化,导致作物因缺少灌溉而影响单产,种植模式或制度逐渐改变,甚至出现耕地被迫撂荒,使当地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说灌溉在改变现有的生产窘境、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能方面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即要实现“良田良产”,须要保证田块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做到“旱涝保收”。

  相关建议

  调研中发现农民对土地仍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土地因灌溉不畅而被荒置,他们也很心疼。老家的农业生产现状也许仅是个别现象,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增强防患意识。放眼整个华北平原,也面临着粮食产能和灌溉能力下降现象。据有关资料测算,自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机井灌溉以来,华北地下水储存量已累计亏损1800亿立方米,出现了“保粮”还是“保水”的矛盾选择。笔者结合业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稳粮保供”做出贡献。

  充分认识灌溉的重要性。灌溉是稳定粮食产能的有力保障。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农业更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多年持续递增,不仅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也得益于农田生产条件的改善。197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仅6.7亿亩,2018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至10.2亿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52%的同时,粮食总产增加了115%,表明扩大灌溉面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对提高我国粮食单产、总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201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10亿亩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各地应以此为契机,同步推进农业灌溉设施建设。一是建好灌溉设施。多方发动、整合资源,根据《意见》有关要求,高标准开展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提高灌溉供水保障能力。二是管好灌溉设施。明确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快建立权责明确的灌溉设施管理维护机制体制,鼓励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三是用好灌溉设施。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灌溉计量和简化灌溉设施使用程序,提高灌溉设施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推广高效节水技术。集成不同区域主要作物全程节水生产技术模式,加大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把过高的水资源消耗降下来,把利用效率提上去。一是推进工程节水。完善输水渠系建设,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浅埋滴灌、管灌、微喷灌和测墒灌溉等高效灌溉技术,提高输水、用水效率。二是推进农艺节水。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大力建设新型软体集雨窖池等设施,配套推广集雨节灌、覆盖保墒、灌溉施肥等技术。三是推进结构节水。根据区域水资源特点,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效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水定地、以水定种、以水定产,建立适水种植结构及制度。

  协调生产生态用水。农谚道“保水就是保谷仓,积水就是积米粮”,“保水”的本质就是在“保粮”。不论是对水资源实行“掠夺性”开采保障粮食高产,还是休耕弃种、盲目改变耕作制度降低粮食产能保护水资源的做法都不可取。在“稳粮保供”背景下,“保水”应做到两个层面,服务粮食稳产丰产。一是保住“生态水”,即减少对水资源,特别是对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杜绝水污染现象,维持区域生态系统中的水平衡,支撑农业可持续生产。二是保住“生产水”,通过高效的农田灌排体系和配套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让更多农田中有可用于生产的“水”,不断提高粮食产能,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

  假期结束返回北京时,遇到了村里一位正在修理农用机械、准备春耕生产的亲戚。他笑着说道,虽然现在种地挣不了多少钱,但对农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一名“三农”工作者,我也相信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和村民们勤奋努力下,家乡的土地定会焕发生机,实现良田良产。

  (作者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