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花开 传统承续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代 赟 字号:【

  辛夷花别名为“木笔花”,俗称“老木花”,主要生长于四川、云南、河南、陕西等地,尤以四川省江油市吴家后山的辛夷花树多、规模大,6万多株百年以上辛夷花树集中分布在吴家后山25平方公里、海拔落差近800米的山腰上。

  2014年,四川辛夷花传统栽培系统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系统的栽培体系

  吴家山辛夷花栽培历史悠久。根据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鉴定,吴家后山辛夷树最长的树龄近400多年,最大的辛夷树胸径达1.4米,树高达30多米,树冠达10多米,花径达20多厘米,花开时颜色多样。

  长久的栽培历史中,这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辛夷花传统栽培技术。探索出“人工拨苞—种子集中播种—幼苗集中栽培”的人工栽植方式,大大提高了辛夷花苗成活率;采用绳子和竹叉等工具就近将辛夷树枝捆缠,人工一朵一朵摘下,确保辛夷花蕾、果实不损伤花枝;不再剥取活树皮,只对疏株部分和修枝后的残枝采取剥皮方式收获“羌朴”(树皮入药称羌朴),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保护辛夷花树。

  吴家后山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代表川西北高山农业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即:幅员面积大、林木资源和物产丰富、人少地多、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独特,开发潜力巨大。当地形成了原始森林(山顶)——辛夷花等药材林(中部腹地)——林下种养业(山野菜、天麻、养蜂、牛羊、山鸡等)——乌药、土豆种源地(平缓腹地)的立体种养结构。

  文化底蕴浓郁

  四川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具有丰富的地域历史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是典型川西北高山传统农业文化的代表,也是李白文化所承载的地方文脉与传统文化历经沧桑的见证。

  当时间追溯到五千多年前,人类古文明已在这里显现,古羌人以洞穴而居,依山生存,用智慧创造了人类古羌文明——新石器时代,留下了用火遗迹、陶片、石器、砺石、石凿、石斧、石锛、骨器等文物。

  当时间追溯到1300年前,吴家后山的文脉传承达到了鼎盛时期,儒、佛、道、医等文化留下不同寻常的印记,更成为道教文化的发祥地。少年李白曾在这里寻仙访道,拜师结友,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太华观》《别匡山》等著名诗篇。

  相传300多年前,吴氏(吴三桂)家族后人,为躲避战乱和灭族之灾,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隐居,繁衍生息,有碑记“千里来龙归此地,万代子孙永兴荣”。吴氏后裔进山后发现并开始大量种植辛夷花,并把辛夷花作为大自然赐予的神花,形成了一条严格的族规:家族中什么都可以不传,但辛夷种子必须世世代代相传。至今,每年3月,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全体出动,房前屋后、山里山外,凡人能去的地方,都播下辛夷树种。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植被和林木资源等得到保护。吴家后山的人们与花结缘,尽全力保护辛夷花古树。正是在吴氏家族这种世代相传,锲而不舍的植树精神下,才有了今天这样壮观奇特的辛夷花海。

  每逢重大节气,红白喜事,修房垒屋,祭祀庆典,久远的民俗风情仍然延续至今。今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历史与现实、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大美画卷。

  绽放新光芒

  辛夷花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吴家后山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个性鲜明的风景资源和深邃厚重的人文景观,在辛夷花这一农产品的引领下,形成了突出的品牌效应。

  当地立足农业文化遗产、地域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自然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推出“江油辛夷花节”“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技术科技博览会”“江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等会展及旅游品牌。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办法》,印发了《加强山林木资源保护通告》,将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的核心区纳入村级规划,让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有诗云“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描绘了辛夷花花开似锦的模样。尤其是吴家后山6万多株古辛夷树花竞相开放时,气势磅礴的花海蔚为壮观。每年花开季节吴家后山游人如织,高峰期每天游客量达6000余人次,不少国内外游客专程前来观赏花海奇景。

  此外,当地围绕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实行农业、林业、药业三位一体的推进模式,通过林下山鸡,放养和圈养猪牛羊,饲养药蜜蜂,为游客提供美味佳肴。作为中药的辛夷花产地均价40元/千克左右。正常年份,百年以上大树全株采摘花蕾每颗产值可达1000元左右。

  如今,通过对辛夷花保护性开发利用,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光芒。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农业农村局)

  栏目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