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稳步推进,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不断完善,产销顺畅、优质优价、公平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市场调控政策措施逐步健全,信息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引领驱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品牌强农上升为国家战略,农业品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农业农村市场信息系统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主动对标对表,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着力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夯实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基础,提升服务农业农村治理能力。统计分析工作代表各地市场信息工作水平,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各地要夯实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工作基础,加强人员力量和工作条件配备,特别是要加强基层体系队伍建设。要增强统计分析的敏锐性,紧盯敏感热点问题,特别是今明两年要做好猪肉市场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生猪产业恢复发展。要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制度,支撑宏观调控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要加强信息发布服务,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和供给侧改革。要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加强数据开放、区域合作,发挥大数据服务政府决策、引导生产和市场的作用。要推动市场信息工作提档升级,加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拓展监测服务内涵,要为农业农村综合治理服好务,为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宏观调控、健康发展、稳定运行服好务。
第二,提升市场化水平,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效、系统、科学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前提和基础。一是以两级市场体系为核心,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布局,编制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规划》。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中型冷链物流企业、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支持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重要枢纽;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以县为单元开展农产品田头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展会市场化改革,塑强农业品牌。2019年农交会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并初见成效,明年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职能,坚持“政府主办、市场运作、专业办展”,以市场化、品牌化、信息化为引导,深化机制创新,将农交会打造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名片。发挥农交会龙头展会的“风向标”作用,以品牌展会、产销对接为平台,以品牌目录制度为引领,以管理办法、标准制定为保障,全面推进农业品牌健康快速发展。
第三,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解决好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发挥手机“新农具”、数据“新农资”的重要作用,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细化实化具体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今年上半年,选择100个县、每个县选择2~3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展试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一是结合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加强优质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进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健全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服务机制,引导各类主体根据市场需求,精准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二是以益农信息社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针对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电商培训、加工包装、物流仓储、网店运营、营销推广等服务;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引导其牵头联合全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带动小农户,统筹组织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品质把控,对接网络销售平台,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围绕乡村五大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布局,拓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服务功能,带动发展农村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工程实施的指导监督和经验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适时向全国推广。
第四,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为抓手,加强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能力。以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特别是春节和“两会”期间以猪肉为主的“菜篮子”产品保供问题,确保重要节点市场稳定运行。加强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特别在猪肉产品保供稳价上,要进一步发挥好考核的作用,可以探索亮“黄灯”“红灯”等警告和约谈机制。
第五,精心组织实施,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2019年,我们会同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动节庆活动下基层,大力加强新媒体宣传策划,形式更加创新、内容更接地气、内涵更加丰富、节味更加浓厚。2020年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要把握好几点:一是要下基层接地气,让农民过节,让节有节味;二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民参与、全民共享;三是要传承好农耕文化,增强节日内涵和生命力;四是要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要坚持节俭办节,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部里正在谋划,各地也要及早研究策划,精心组织实施,让农民丰收节具有持续强劲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