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清乾隆帝见到北京西郊的稻田风光,慨然赋诗。这片“御田”种着他从江南带回的“紫金箍”水稻。受良好生态环境滋养,京西稻米米粒圆润、晶莹透亮、香甜细腻,一度仅供宫廷食用。普通百姓在京西地区的水稻生态种植与生产历史也有千年之久。
2015年11月,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周边区域,即海淀京西稻栽培区,以及房山区长沟镇、大石窝镇、十渡镇境内,即房山贡米栽培区。
皇室优质贡米
浓郁的皇家元素是京西稻最鲜明的特色。京西稻种植得到清朝数代皇帝的大力推广。康熙皇帝亲自育种,设置稻田厂管理当地稻田;雍正皇帝将当地稻田转归奉宸苑管理;乾隆皇帝兴建水利工程,带动稻田开发。作为清廷的御稻田,其中寄寓着数位清帝“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清朝最高级的农业示范田。
京西稻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品种“御稻”和“紫金箍”从清朝至今持续种植。民国后,经引进与不断复壮、提纯,水稻品种类型趋于多样。这些传统稻米品种适应性强,抗病抗灾,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现海淀京西稻农耕文化系统范围内仍保留了适宜海淀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1650个,是京西稻品种种质资源库。
京西稻种植区旁临西山,水源丰沛。金代起,历代朝廷均在这一地区实施水利建设,特别是元代建都北京后,郭守敬在这一地区实施大规模水利工程,至明代形成宛若江南的水乡景色。清代在这一地区建设皇家园林,并在园林内外进一步开辟稻田,大量种植。海淀京西稻农耕文化系统以玉泉山山泉水灌溉,不仅造就了京西稻优良的稻米品质,也使京西稻作为水乡景观要素与水景园林建设相得益彰,成为三山五园的景观标识之一。
京西稻种植区位于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北京地区,在降水并不充足的区域形成水乡文化生态景观。该区泉流湖泊密布、沟渠纵横,稻田广阔、水生植物多样、园林植被茂密,还有野鸭、寒鸦、白鹭等多种禽鸟和北京鸭,以及夏季相对凉爽的小气候,劳作的稻农和多种农事活动赋予稻田民俗文化的寓意,共同形成以西山、玉泉山、万寿山为背景,以皇家园林为衬托的京西稻农业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意蕴,为首都增添了绿色,成为城市中不可多得的农业湿地景观。
“七蒸七晒,色泽如初”
房山贡米栽培区的核心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是北京市三块“山前暖区”之一,具备适宜水稻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即为燕地水稻种植区。遗产地核心区水稻种植依赖泉水灌溉,水温常年保持14〜16℃,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稻米生长期长,平均在200天以上,是全国生长期最长的稻米。生产出的大米品质优良,富含人体所需的宏量和微量元素,耐蒸煮,“七蒸七晒,色泽如初”。
房山水稻种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于元、金后开始大规模种植,历史悠久。区内保留了良好的汉、满传统稻作文化。核心区所产石窝御塘稻于明清时为御贡品,同时还种植有其他传统京西稻稻米品种。御米皇庄的贡米文化和平民稻作文化深入人心。传统稻作技术、农耕和生态管理知识、节庆和民族文化都仍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和传承。因此,房山京西稻作文化系统是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
与其他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相比,北京房山京西稻作文化系统还合理利用湿地水域,形成稻田与淡水泉、河流、湖泊、草本沼泽、库塘形成相协共建的湿地景观。房山京西稻在平原地区充分利用泉涌实现平原稻田的自流灌溉,是大城市中通过人为干预保存下来的活态文化遗产。
稻乡景象升级换代
京西稻种植于1985年达到高峰,面积达9.7万亩。2000年起,由于水资源匮乏、城市扩建等原因,海淀区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大幅缩减,2015年仅余2000亩,涉及农户60户。针对京西稻面积下滑状态,北京市高度重视,围绕保面积、提品质、强宣传进行了有效探索。
从2014年起,海淀区按照园外园发展规划及京西稻保护性种植规划,陆续发展600余亩京西稻田。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对“稻香小镇”的京西稻田进行了生态景观修复。园林公园、五星级酒店及社区种稻,堪称全国一大特色。海淀区还设立京西稻耕读文化园,举办踏青赏油菜花海、御稻粽情节、插秧节、新米品鉴等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前来休闲体验的同时,保护和推广京西稻文化。
随着京西稻生产和文化传承事业的不断推进,曾经田园牧歌式的稻乡景象已然完全升级换代。为了保证京西稻品质,从良种的提纯复壮、育苗、插秧、收割,到加工销售,全部采用标准化作业,还采用稻田养鸭、螃蟹等有机化种植措施,在维护水土生态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并正在应用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生产出安全优质的京西稻。
2015年2月,京西稻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京西稻作文化系统,并制定了保护规划,签署了保护承诺书。2014年《京西稻香》获首届全国情系三农微电影大奖赛十佳。北京电视台对京西稻插秧和收割活动都给以采访播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30多家报纸、杂志和网站都刊载过京西稻内容的文章。还举办京西稻摄影大奖赛,出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御稻飘香》《情系京西稻》《京西御稻诗汇》等书刊。
京西稻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从少到精,它的身上留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北京农业的巨大变化,也记录了北京城的沧海桑田。
(资料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刘月姣综合编辑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