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春秋大棚引人注目,星星点点的马铃薯花点缀整个乡野,互助幸福院传来的一串串笑语欢声……”,初夏的坝上,天空明净如洗,今年7月我有幸再次来到河北省张北县金家村就产业扶贫走村串户,驻村调研,与农民拉家常、算收入,与村干部聊规划、话发展,分享他们的幸福与烦恼,探讨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有欣喜,有收获也有思索,调研的收获可概括为展“四美”、堪“四忧”、供“四计”。
精准脱贫展“四美”
金家村位于“沙平草远望不尽”的河北省张北县,2013年被认定为贫困村,金家行政村由金家村、赵家营、小白塔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呈“品”字形分布在9.6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耕地3815亩,林地7200亩,草地550亩,以种养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在册人口258户648人,常住人口178户41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193人,低保户53户62人,五保户1户1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帮扶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金家村在产业项目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良好村风民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业兴民富产业美 曾经“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院荒杂草生”到如今“产业扶到户,致富有门路,村庄有规划,生活传佳话”,金家村以改善生产条件为切入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整村脱贫攻坚力度,建成了马铃薯、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种植园区,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201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尚不足2000元,而到了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通过产业支撑脱贫出列,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地是原来的地,人还是原来的人,观念与经营方式一变,就会变出生机,变来效益。”提起该村通过产业拉动、带动、推动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张洪深有感触。
土豆不土,变土成金 金家村土质沙化,马铃薯是该村主要的种植作物,过去村民一直靠着旱作农业广种薄收维持生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们有了扩种马铃薯等农作物的意识,但由于良种和科技制约,导致产量平平,效益一般。针对这种情况,金家村村委会立足村里的实际情况,把脱毒马铃薯种苗繁育作为金家村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注册成立了公司,建成脱毒马铃薯种苗繁育基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建有年产500万株脱毒马铃薯种苗培育室一处,网棚388个,繁种基地3500亩,年产马铃薯原种和微型薯7000吨。为了方便农户仓储,提高销售价格,抵御市场风险,配建了储藏窖两处,储量能力达2000吨。目前金家村的马铃薯产业已形成了脱毒薯苗培养、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贮藏、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良种不仅出售周边乡村,还远销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等地,合作社年销售额达到840万元,为金家村打出了特色品牌。为深入挖掘马铃薯历史文化,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村里还筹资建成的集科研、科普、观光于一体的马铃薯展馆。在调研座谈会上,马铃薯的种植大户自豪地告诉我们,马铃薯已经成为我们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金家村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马铃薯特色小镇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种菜拾金,户户增收“在家种地就赚钱,就不用再出去打工了”,金家村的种植大户孙守云在座谈会上这样告诉我们,他种植了300亩马铃薯,其中种薯200亩,架豆和西葫芦60亩,大部分土地靠流转,流转费用为300元/亩/年,蔬菜大部分销往山东寿光、内蒙古武川等地,采取电话订单的方式,一年毛收入有20多万元。据村支书介绍,金家村的蔬菜种植主要以架豆、西葫芦、生菜、白菜、西兰花为主,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资36万元建设了蔬菜交易大厅,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4100亩的农业园区,投资340万元新建的1200平方米蔬菜恒温库今年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蔬菜的存储和销售,抵御市场风险,增加产品附加值,恒温库以租赁形式出租,租金归集体所有,用于救助贫困户及村内公益岗位支出。近几年,村里的蔬菜种植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吸引返村创业的人不断增加,外地前来承包大棚的已有30多人,来打工的邻村人高峰期有400多人,打工的人员主要从事种菜、收菜和除草等工作,日薪150-260元。在外地打工十多年回乡种菜创业的村民郭俊利,在经营自家7个大棚的基础上,今年又承包了10个大棚,在座谈中,他因种菜致富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现在我们种菜也蛮自豪的,在城里买了楼房和小汽车,这不还花了3万元新买了拖拉机,以后种田时省时又省劲儿……”。
宜居宜游环境美 金家村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处华北内地连接内蒙古的咽喉地段,历史上是蒙汉文化的交汇地带,距张北县城28公里,距207国道1.5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金家村立足自身实际和发展现状,依托本村产业特色、区位优势、文化特点、自然禀赋,全面实施民居改造、安全饮水、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污水处理等各项工程。张洪介绍,近年来金家村先后完成了180户7500米新建院等“十二个专项行动”。被称为“铁杆庄稼”的光伏发电项目,与扶贫相结合,为村民增收谋出路,建起了200千瓦分布式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年可增加收入20多万元。为满足村民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由闲置旧村委会改建成互助幸福院,配备了公用洗衣间、卫生间、浴室和锅炉室,目前有5户村民居住。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整个金家村已形成一个村在景中,景在村中,自然和谐,功能互补,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乡风文明精神美 时隔一年,再次造访调研金家村,最直接深刻感受就是扑面而来淳朴的乡风民风,入户调研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村民家门悬挂了光荣牌匾,驻村书记和我们介绍,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消除个别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村里开展了光荣榜评选活动,27名村民分获自强、诚信、孝敬、互助、致富、文卫模范称号,为模范村民在家门悬挂了光荣牌匾,模范村民的信息载入村委会光荣榜,先进事迹在村务公开栏公示。评选活动反响强烈,增强了村民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村里还将召开表彰大会,为上榜村民颁发证书及奖品,进一步宣传模范先进事迹,鼓励引导村民学先进、赶先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绿色田园生态美 马铃薯园区、特色蔬菜园区、露天种植园区、林下野生蘑菇采摘区……曾经的僻壤村落,而今的生态小镇,行走在金家村,路边的马铃薯花随处可见,乔木、灌木、农作物相结合的方式为金家村装扮出一条秀美的景观带。据村书记陈立新介绍,生态建设是金家村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一项重点工作,全村已形成了“一路、一村、一带”的战略格局,一路,即打造一条景观路,村旁十华里的环形路两旁生态植被保存良好,在路两旁进一步补栽旱柳、杨树等树种,突出低碳绿色景观,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一村,即以金家村自然村为主体,全力打造田园风光综合体。一带,即在赵家村至小白塔一线规划建设乡村旅游带,发展乡村旅游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石,金家村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制约发展堪“四忧”
金家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坚持“想走致富路,念好产业经”,多措并举,全方位,多维度,精准发力“拔”穷根,用“绣花”的功夫落实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但在我们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和问题。
“一忧”——市场体系建设薄弱,农民品牌意识不强 金家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以马铃薯和架豆等作物种植作为切入点进行扶贫开发,但扶贫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导致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畅,供求关系不能进行有效传递。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还是靠经验种植,标准化、品质化有待提升,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扶贫产业未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区域农产品内在独特价值、生态环境价值不能完全实现转化,没有充分挖掘到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增长空间受制。通过对农户座谈,我们了解到菜农最关心的是可以通过包装上市的方式,让自家种的菜卖上好价钱,如:金家村普通的架豆卖3元/斤,包装贴上商标可以卖到6元/斤。
“二忧”——人口老龄化,产业化程度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金家村的常住人口年龄偏大,劳动力缺乏,且村内劳动力以年老、残疾、体弱人员居多,“年轻人不论在外挣不挣钱,也不愿意回来干农活”这是在调研中提及村里劳动力问题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金家村村民经济主要来源于蔬菜种植,而在调研中发现,种菜农民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自身学历水平低,致富能力不强,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产业发展要有一定的组织化程度作保障,该村缺少一定数量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扶贫的效果。
“三忧”——科技支撑力不足,产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一是由于缺乏科技支撑和产业化水平,金家村其他养殖业、林果业资源还未充分开发利用,多数农产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深度、系列化开发的产品少,没有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等新媒体销售渠道,造成消费者欢迎的特色农产品苦于找到买家。二是单纯从种植业上获得收益还是比较有限,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和开展高质量脱贫的目标还很难达到。金家村有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然而目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程度还不深,效益不明显,乡村生态旅游业还没有充分挖掘发展,扶贫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没有健全和延伸。村里也着手开始规划,但是缺乏相关的科技支撑和运营经验。
“四忧”——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贫困户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与贫困户的合作 方式比较简单。一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种植大户换取土地流转收入,但贫困户不能充分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无法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新的技能和持续利益。二是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和二次分红等利益分配的机制,一些入股分红的农业产业项目,只是简单分红,没有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分红多少只与入股资金相关,贫困户参与程度不高,不能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
筑梦小康供“四计”
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压力,难度较大,如何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金家村找到脱贫致富的持久动力,使高质量脱贫成果显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一计”——注重品牌打造,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十分强烈。有效开发和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找到产业扶贫、产业脱贫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而且可以奠定贫困地区产业兴旺的基础;一是要重视市场渠道建设、品牌建设,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来往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提质增效,延长产业链和完善产业布局,有效连接一二三产业,通过市场拉动、品牌推动提升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二是发展壮大扶贫产业要借助农业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加强市场与品牌建设宣传推广,普及产品商标,通过政策资金、补贴扶持等形式支持经营主体做品牌认证,创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公共品牌+产品品牌”等多种形式,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计”——注重主体培育,锻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贫困地区面临的屏障之一是缺乏与外界市场打通的中间力量,即带动力量。首先,要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不同主体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带动强度,发挥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引擎作用,提高产业扶贫效率。这其中龙头企业是带动扶贫脱贫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农产品品质,提升贫困户技术水平和专业生产能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通过推广新品种、培训新技术,为贫困人口提供新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益;农民合作社通过联结小农户和大市场,帮助贫困户提升技术水平、找准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并通过按交易量或交易额分红对贫困户给予二次返还。其次,人才是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主体力量,一方面要在贫困地区制定特殊的人才政策,鼓励区域外的各类人才投身到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来,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使之“走出去”并“回得来”,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环境。最后,还需加大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培养力度,提升贫困地区应对大市场的能力,增强脱贫信念、提振信心。
“三计”——注重支撑保障,筑牢脱贫攻坚“新后盾” 完善的支撑保障机制是贫困地区开展农业产业扶贫的坚强后盾。一是构建政策扶持保障机制。要根据本地的发展特征实施具体产业发展政策,在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承担扶贫任务的企业、合作社等主体更多的政策扶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推动扶贫;二是构建科技支撑机制。构建农业科技平台,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升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程度。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社会保障差距,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保障。
“四计”——注重利益共享,构建持续增收“新机制” 始终要把农民利益放在高位,构建多元化、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持续增收的机制。一是可以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思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雇工用工、订单生产、资金入股等方面向贫困户倾斜,一方面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将贫困户手中的资源适当集中,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入股企业或合作社,既为企业发展蓄水,又给企业创造自主经营决策的空间。二是对“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进行规范化引导,鼓励引导他们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找到位置,更多分享扶贫产业带来的增值效益。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2013—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多万人,全国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 ,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预计到2019年年底,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95%左右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党和国家掷地有声: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脱贫攻坚似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拔出穷根种富果,逐梦小康意正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