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孙桦 田爱华 石希锋 程家睿 字号:【

  保障粮食安全,在当前国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各级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针对社会各界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担忧,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储备总局等机构也积极发声回应,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粮食总量平衡下,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是能守住的。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

  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民生大事,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保障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都具有“压舱石”“稳压器”的作用,必须引起各级各界的高度重视。结合笔者了解掌握的当前农村基层粮食生产经营消费的现况,应从五个方面入手打好组合拳,进一步夯实我国的粮食自我保障能力,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保耕地建设施强科技,确保粮食能够“产得出”。产出数量足、结构优、质量高的粮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尽管近年来各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食种植结构优化、推广优良种类品种和先进技术,但农村基层仍然存在粮食实际产出能力低于理论值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耕地有数量,但地力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占用良田现象比较普遍,尽管通过土地整理、增减挂钩等措施,做到了土地尤其是永久性农田数量不减,但土地治理大打折扣,相对部分永久农田是山丘望天田或刚复耕的村庄建设用地,生产能力极差。同时,部分地处山丘的基本农田地堰坍塌、水土流失,基本丧失生产功能;部分平原地区土地连年耕作、化肥过量、水源不足,决定土地承载力的有机质含量、团粒结构、抗水土流失能力等要素不足,可能形成有地不担粮的状况。二是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生产所需。既有项目布局不合理、山丘等亟需水电路等设施的地片没有放置项目的问题,也有项目规划设计不科学、所建设施中看不中用的问题,更有设施建后管理维护权责不明晰、建成之后无人管理、长期弃用、严重破坏现象;三是存在先进科技供应不足与推广不力并存的问题。基层所需的优良品种、优质肥料、栽培模式等源头供应缺乏,农民想学想用却求而不得。同时,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分期施肥、适时灌溉、轮作换茬等增产增效明晰的使用技术覆盖率不高,有些所谓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接地气,只能做实验、不宜大田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各级应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一是应同步推进“耕地增量”与“地力提升”,真正增强土地的产粮承载力。切实纠正土地整理只求数量上占补平衡、不考虑地力孬好问题,新复垦耕地与原有耕地地力下降甚至长期抛荒问题,只重种粮规模、不重单产提高问题,在保护基本农田面积基础上,将土地质量及生产能力做好增减挂钩的一项重要指标,全面恢复或提高地力;二是农田基础设施既要建设好更要管好用好。一方面,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区分不同区域,重在满足需要,避免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加强设施维护与利用,对农田基建项目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健全管理机制,避免建成之后无人管理、长期弃用、严重破坏现象。三是农业科技既要抓好研发更要推广到位。科研机构要把科研的目的落脚在农业增产提质、农民增收致富,杜绝以评奖晋级为目的。加大基层农技推广力量,注重良种、农艺、农机、栽培模式的综合推广、套餐服务,使玉米晚收、小麦晚播、轮作换茬等看似不起眼但真正管用的实用技术推广到位,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技术保障。

  调政策建机制促对接,让规模种粮户“有动力”。当前促进粮食种植的主要普惠性扶持及保障政策包括: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一)、粮食作物保险、小麦“一喷三防”(一次喷药,起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补贴。但从目前实施效果看,只是对保有种粮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成效,对于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及单产的政策效应逐年降低。近年来随着土地承包费、农村劳动力价格及化肥、农药及农机作业费用的逐年提高,以种粮为主业的规模种植户面临融资成本高、生产利润摊薄(正常年份亩纯利润在500〜800元之间)等难题,上述政策难以调动规模种粮的积极性。然而,要挖掘提高增产提质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最终依托,还是培育规模种粮户、并保持他们较强的种植动力。各级应正视当前面对的问题,科学评估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激发大户种粮积极性。一是针对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建立价外补贴政策,弥补种粮大户相对于一般农户增加的土地承包费、劳动用工费、生产投资融资成本等费用支出,以及自然、市场风险损失等,让规模种地保持合理收益水平,达到激发大户积极性、国家准确掌握一定数量粮源的效果。二是优化粮食作物保险政策,合理确定赔付标准,解决好实际操作中办理程序繁杂、赔付率偏低、兑现难等问题,真正发挥政策性保险对粮食生产的托底功能。三是推动粮食产地与销地省市紧密对接,使销地省市粮食购置储备直接落实到种粮大户并掌握预期粮源,种植户种植期间知道粮食去向心里更踏实。四是加大对规模种粮信贷支持,探索定向定时封闭运行、无担保低息或无息粮食生产贷款机制,缓解种粮大户投资周期长、金额高、融资压力大等制约因素,保障生产经营正常开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使所产粮食“有下家”。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粮食的种类、品种结构和产销的“适配度”、消费的“适口度”,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粮食虽连年增产但仍然大量进口的原因之一,也是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为解决好消费者需要的“买不到”、而部分粮食、油料作物“卖不出”的供需矛盾,应当由中央有关部委进行科学布局,并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相对平衡。一是在保障小麦、稻谷等口粮绝对安全基础上,提高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的生产能力,可考虑油用牡丹、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的开发利用,增强食用油保供能力;根据畜禽养殖需求状况,保持玉米等饲用粮食作物的生产规模,保障肉蛋奶生产所需。二是依据消费需求变化,充分考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加工食品需求增多的现实,不断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升粮油产品品质,切实压缩市场需求和消费不旺的粮食产品,扩种有益于群众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粮食作物。对于一些“叫好不叫座”的小众消费粮食产品,应切实把控生产规模,避免一哄而上、产后难销。三是依据比较优势及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原则,合理布局各类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域,特别是针对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民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推动省际层面合作,建立跨省粮食保供“飞地”,通过明确规模、种类、品种、品质、价格等要求,定向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形成较为稳定的粮食保供机制。

  探讨收获存储新方式,降低粮食产后“损耗率”。粮食产后损耗体现在收获、晾晒、库存等环节,据相关资料介绍,仓储、加工、运输环节损耗率高达8%,相当于吉林省的粮食总产。当前,粮食储存主要依赖中央及地方粮食储存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城市居民面粉、食用油等主要生活用品的储存量一般不超过2个月,大部分农民也不再保持存够一年自用粮的习惯,所产粮食也是当季销售变现,日常所需则主要从粮食加工企业或商超购置,基层群众粮食产品自我保障能力较差。为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耗、扩大农村居民自备粮的存储量,应从四个环节采取必要措施。一是提升粮食收获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必要的晾晒、烘干设施,减少收获过程及遭遇异常天气时的损失;二是在提高仓储管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上进行科研攻关,进一步降低仓储环节的损耗率;三是采取民办(集体办)公助方式,鼓励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种粮大户建设一定仓容的群众自用粮储存设施,并参照政策性库存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确保一定规模的农民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粮食自给,作为现行粮食存储主渠道的有效补充。

  转变经营理念消费习惯,做到消费环节“不浪费”。消费环节的食品浪费,既有消费者素质及珍惜粮食意识不强的主观原因,也有餐饮行业经营理念不科学、食品加工之后保存手段落后等因素。减少、杜绝浪费,一是应解决部分餐饮企业食品供应单份量大导致用少弃多问题,由大份餐改为半份餐、小份餐,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经营转变,及时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并适度降低消费价格,从而产生降低费用、减少浪费的“双重效果”。二是要引导理性消费、杜绝浪费,提倡“够吃即可”“吃多少做(点)多少”“吃不了兜着走”等良好消费习惯,反对“穷大方、充门面”等不理性消费行为,通过罚款、公开曝光等方式惩戒食品浪费行为,真正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正能量。三是亟需关注保质临界期食品处理及过期食品资源化利用问题,对于加工企业或商超不影响食用、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临界期食品,通过政府适当价格回购等方式,定期捐赠发放福利院等慈善机构及城乡低收入人群。对于不能食用的过期食品,对接相关主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作为工业原料或农业生物质肥料,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农业农村局、章丘区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